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孕婦如何進行口腔保健

孕婦如何進行口腔保健

經常有年輕的准媽媽一手托著大肚子,一手扶著腫痛的牙齒來Dr.Wu我的診室就診。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放開,現在高齡孕婦也隨之多起來了;有一大批人群為了搶最後一班車,更是來不及再孕前做好口腔衛生的準備;這種現象就更比以往多一些了。由於妊娠期間的牙齒治療問題目前還不十分明確,基於妊娠時間是有限的,而牙齒治療的後遺症是無法預測的,所以我們的治療應該是比較保守的;所以如何進行孕婦的口腔保健就變得很有意義了。孕婦的口腔健康水平,全身健康和營養狀況,對胎兒、嬰兒的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都會產生影響。比較充分的證據表明,孕婦患有牙周病可能會導致嬰兒早產或出生時低體重。孕婦鈣攝入不足會影響胎兒牙齒髮育。

下面Dr.Wu我就來給朋友們聊一聊妊娠期如何進行口腔保健。

首先,我們來認識為什麼妊娠期比較容易出現口腔衛生問題。這是因為:妊娠期間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內分泌發生改變,會使牙齦的易感性增強;妊娠性嘔吐,使唾液pH值稍有下降;妊娠期飲食攝取次數和數量均有增加,以及偏食現象;食物中糖等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若不注意保持口腔衛生,很容易導致菌斑的堆積,引發口腔疾病體力下降,身體活動減少,日常生活不規則;因為當心流產的危險,而未能及時進行治療,使口腔疾病加重。

妊娠期常見的口腔問題有:齲齒、阻生牙冠周炎、牙周及根尖腫痛、妊娠性牙齦炎。

為了盡量減少這些口腔問題的侵擾,下面是一些可能用得上的建議:

1:准媽媽們在計劃懷孕時就應主動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及時發現並處理口腔內的疾病或隱患,避免在懷孕期間可能因為發生口腔急症,而帶來的治療不便和風險。

2:提高口腔衛生護理意識,掌握正確的口腔護理方法,有效刷牙,徹底清除菌斑及食物殘渣,特別應加強餐後衛生清潔。

3:若有齲齒可填補,可以停止病變發展;若有阻生牙需儘早拔除;若有牙周疾病可及時去除牙石,多吃有維生素的食物,並可服用維生素C、B、A、D;同時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防範於未然。

4:懷孕後,應堅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注意避免腹部X線照射;膳食要均衡,注意營養攝入,攝入足夠量的維生素D與鈣質。

5:若發生妊娠性牙齦炎,甚至發生妊娠性牙齦瘤,也不必驚慌,除了堅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外,可用清潔的手指放在牙齦上作按摩,促進牙齦血液循環,還需注意營養全面,多吃水果,適當補充鈣片;必要時到醫院作牙齦瘤切除術。

妊娠期,若有未處理的牙病,可酌情在妊娠中期(4-6月)進行治療。因為懷孕早期和晚期接受複雜口腔治療,會因為緊張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懷孕1~3個月,口腔治療一般僅限於處理急症,要避免X線照射。懷孕4~6個月是孕期治療口腔疾病的最佳時期,口腔治療最好在此階段完成,但也應注意在保護措施下使用X線。懷孕7~9個月儘可能避免口腔治療,急症需治療時,選擇不含腎上腺素等收縮血管的藥物進行局部麻醉。

幾乎所有的准媽媽及家屬都非常顧慮,不接受所有的治療措施,而願意自己忍受痛苦;母愛的力量真的是很偉大和強大。但其實,一些簡單的處理是可以實施的,比如簡單的齲牙填補、潔治等,甚至根管治療也是可以實施的。當然,首先准媽媽和家屬們得消除顧慮,同時醫師在操作過程也應細心輕柔。

(溫馨敬告:圖文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或留言獲取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孕婦 的精彩文章:

TAG:孕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