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有哪些分類標籤?只知道985雙一流遠遠不夠!

大學有哪些分類標籤?只知道985雙一流遠遠不夠!

大家都在說「985」、「211」,而除了這幾個名詞以外,還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名詞,比如「C9聯盟」、「兩電一郵」、「兩財一貿」等等,這些名詞又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逐一了解。

2 1 1

「211」,指「211工程」,即1995年11月啟動的國家級建設工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

1995年12月第一批入選的大學共16所。中山大學於1996年12月入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於1997年12月入選。

9 8 5

「985」,指「985工程」,即1999年啟動的國家級建設工程: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1999年第一批簽署「985協議」的大學共9所。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於2001年簽署「985協議」。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中包含暨南大學的「華僑華人研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雙一流大學

國家最新的建設方向為:「雙一流大學」,指的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共36所A類,6所B類。

A類: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B類: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95所。

能得到國家評選入選,當然在科研經費預算上是十分充足的,根據已經公布的預算方案,「雙一流大學」中,清華大學以233.35億元居榜首,廣東的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經費預算也不低,分別是116.41億元、63.24億元。當然,「雙一流大學」的建設任務並不輕鬆,其中具體任務包括:建設一流師資隊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傳承創新優秀文化、著力推進成果轉化。

C9聯盟

「C9聯盟」,指「九校聯盟」,中國九所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九校聯盟形式類似美國常春藤聯盟、澳大利亞八校集團,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加強和深化合作交流、進行優勢互補。

這九所均是「985工程」里首批簽署協議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九校聯盟的教學資源、科學研究合作十分多,比如本科生交流以及研究生聯合培養。這指的是本科層面開展課程學分互認及交流學習:本科生可申請在另一學校學習課程,回校可轉換成對應課程學分;研究生層面設立學科培養平台項目,研究生可進行為期半年或更長時間的訪學研究,9校互認訪學期間在他校取得的課程成績與學分。

E9聯盟

「E9聯盟」,指「卓越大學聯盟」,由9所工業信息化部和教育部直屬的985工程大學組成的高校聯盟。卓越大學聯盟以卓越人才培養為核心,共同探索人才培養規律與模式,在本科生研究生招生及聯合培養、國際合作交流、資源共享、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和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卓越大學聯盟」成員包括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卓越大學聯盟」就在2012年開始開展了「卓越人才培養合作高校聯合自主選拔錄取學業能力測試」,高三考生可以根據考試成績獲得「卓越聯盟」9所學校的自主招生降分錄取資格。2013年推行「國內遊學」機制,聯盟內學生可以申請在其他學校進行課程學校,回校課轉換成對應課程學分。

建築老八校

「建築老八校」,指業內乃至學界較為認可的較早開設建築學、城市規劃相關專業且在行業內有重大影響力的八所高校,包括:清華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併入)、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建築大學併入)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其中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天津大學,被戲稱為「四花旦」;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被戲稱為「四小生」。八大高校地處東西南北中,均各據一方,各有特色,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專長。

「老八校」在建築學領域培養了大量的土建類優秀人才,同時建築學一級學科排名均在全國院校前列,得到學界的認可,專業實力毋庸置疑,對於很多用人單位來說,「老八校」的出身是一塊就業的敲門磚。

建築新八校

「建築新八校」指的是在二十一世紀新發展起來的實力能與「老八校」抗衡,學科特長突出的建築類專業優勢院校,包括: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瀋陽建築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深圳大學。其中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瀋陽建築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這四所發展迅速的名校,被稱為建築學「新四軍」。

五院四系

「五院四系」,指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這幾所高校的法律學科在中國法學教育界具有較大影響力。

五院: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西南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前身)、華東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前身)、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前身)。四系分別是北京大學法律系(北京大學法學院前身)、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前身)、武漢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學院前身)、吉林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學院前身)。

2012年啟動的培養工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五院四系」成員高校均在該項目中。

這九個地方被外界稱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法學領域裡面的「名門」。當然,隨著法學教育的發展,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等院校也逐漸崛起,躋身為「法學新貴」。

國防七子

「國防七子」,指原國防科工委(現工信部)所屬的七所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此七所高校或多或少都具有一定的軍工背景,因此對外都十分低調,但是這絲毫掩蓋不了這些院校霸氣側漏的一面。

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長征7號」「國產大飛機ARJ21」「嫦娥三號」「JM-1精密離心機」「防爆機器人」「水下定位」「水下作戰」等等國防成就均是「國防七子」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結晶。

兩電一郵

「兩電一郵」,指我國信息技術領域三所著名高校,包括: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由於這三所高校的信息領域的科研工作開展較早,因此在教育部的公布的專業排名中名列前茅,屬於老牌信息科技高校。

近幾年4G網路的成熟、5G的崛起、移動互聯網的繁榮,均離不開信息技術學科發展的支持,雖然老牌信息技術領域「老大哥」的地位受到一定衝擊,但是仍然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學科評估結果中,「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這一學科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評估結果為A+,北京郵電大學評估結果為A-。這三所學校的企業界知名校友有:柳傳志、丁磊、孫亞芳、李默芳、張立貴、唐駿等。

軍地四醫

軍地四醫:指的是地方四所精英醫學院以及軍隊四所精英醫學院。

地方四大精英包括:同濟醫科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華西醫科大學(現四川大學)、湘雅醫學院(現中南大學)。

軍隊四大精英包括:第一軍醫大學(現南方醫科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三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兩財一貿

「兩財一貿」,指我國在財經外貿領域的三所著名高校,包括: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這三所學校雖然沒有「綜合性大學」的光環強加持,但是這三所高校其中兩所位於北京,一所位於上海,從地理位置來說,均處於中國經濟金融行業的大動脈地區。

中央財經大學是新中國新成立後的第一所財經院校,被譽為「中國財經專家的搖籃」,培養了大量高級財經管理人才,在國有銀行、地方官員中具有較多傑出校友。

對外經貿大學以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國際經濟法)、外語(商務外語)等優勢專業著稱,早年更是對錄取的考生有外語的分數要求。在上世紀90年代外貿高速發展的年代更是比肩北大的錄取分數,畢業學生中在駐華外資企業及政府對外相關部門有較大影響力。

上海財經大學,位於我國金融中心上海,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其中財政學、會計學均為國家級重點學科,近年來更是為資本市場的買方培養輸送了十分多優秀的基金經理。

四大工學院

理工科高校哪個好,請往「四大工學院」裡面找,這四所高校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四所著名的重點工學院,在1952年院系調整時,是基於國家工業建設需要,同時也為了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國家要大力發展的工科院校, 他們分別是: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

師範類

師範類當屬六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和西南大學(原西南師範大學)。

農林類

中國「211」農林類大學一共八所,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列「985」大學行列。其餘六所分別是南京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

武漢七校聯盟

地方高校聯盟中,做的最好最有名氣的就屬武漢七校聯盟了,他們是由位於武漢地區的七所部屬211高校組成,分別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在聯合辦學過程中,他們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等互利,相互促進的原則,各自拿出本校特色優勢專業聯合辦學,這七所高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選其中一所學校的公共選修課或專業課,可拿雙學位,相當於「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這也是我國持續時間最長、實質性參與高校最多、合作範圍最廣、受益學生最多的一種聯合辦學模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三屆 的精彩文章:

全國學科評估結果出爐,你心儀的專業,哪家學校排名好?

TAG:高三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