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宋官窯最新拍賣成交價格

北宋官窯最新拍賣成交價格

北宋官窯是宋代著名瓷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乃宋徽宗因不滿於當時現有貢御瓷器的瑕疵和缺缺陷,引入汝瓷及開封東窯等窯口窯系的製作精華,在東京汴梁,即今河南開封,按照自己的設計、親自指揮燒制和創製的巔峰之瓷,其不僅是我國陶瓷史上第一個由朝廷獨資投建的「國有」窯口,也是第一個被皇帝個人壟斷的瓷器種類。

北宋官窯也稱舊官,南宋為新官。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寘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宋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北宋官窯瓷的基本特徵:

1、胎有灰白、灰褐兩種,胎骨較為厚重,紫口鐵足是共性。

2、釉色有天青、粉青、蝦青、月白、油灰、鱔魚黃等釉色。絕大部分器物,胎釉與汝瓷有極其相似之處,官窯的釉色更趨向追求玉色。

3、造型多為祭祀、文房類:爐、瓶、尊、洗、盆、觚等,尊、觚系仿商、周青銅器造型。

4、開片為金絲鐵線與冰裂紋同存,開片有大、小之分,大器小開片與小器大開片都是難得之物,開片紋自成體系

,獨樹一幟,不同於北宋任何窯口的產品。不開片器物應是該窯的極品,是胎釉膨脹係數一致所造成。

5、燒制方法,有支釘支燒和墊餅支燒。支釘支燒的器物,支釘痕迹稍大,多數器物是採用墊餅支燒。

6、北宋素有汝官不分,與汝窯的區別:金絲鐵線的區別、紫口鐵足的區別、胎體厚重的區別(與民汝不能一概而論),釉下直觀的區別、開片紋自成體系的區別。

要鑒識官窯瓷,還是要從它的胎釉入手去進行辨別。北宋官窯(張公巷窯)與汝官窯的燒造差不多同出一地,在創燒時間上幾乎是先後銜接的,同出於皇家的專用窯,可以看到其間的承接和發展。所以,這兩個窯口的瓷器胎釉特徵和工藝特點雖多有相仿之處,但還是有差別的。北宋官窯的胎骨與汝窯相似,但較汝窯器要薄些,胎質細膩堅實。胎色一般作灰白色,也有粉白、深灰的。由於北宋官窯器胎質中含鐵成分比汝窯要高,因此,也有一些呈紫灰色、紫褐色胎體的器物。北宋官窯器一般都用正燒法,以平直圈足露胎者為多,也有少量是滿釉裏足用支釘支燒的。其支釘與汝窯的芝麻粒狀不同,呈圓形的小米粒狀,支釘數量也較汝窯器多,3、4、5、6枚都有,既有單數也有雙數。

北宋官窯的施釉較厚,釉質精細,釉面光潤,成乳濁狀,有玉質感。由於燒造溫度比汝窯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質感較汝窯要稍強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綠色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種。釉面上都有較稀疏的開片,開片呈淺黃色,是這個窯口所獨有的。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觀,胎釉結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層深醬色的護胎釉。凡刷護胎釉的,燒成後,底足露胎處就顯出醬黑色,而口沿處由於流釉緣故也呈現出淺紫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這一方法也一直延續到南宋官窯。

北宋官窯的裝飾與汝窯相仿,大多數是素麵無紋的,個別器物上有弦紋裝飾。器型多數是仿古代青銅器而製作,造型比汝窯要多些。主要有盤、碗、瓶、壺、爐、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類。這一點,與南宋官窯也差不多,但瓷品又比南宋官窯要顯得古樸渾厚。汝窯和南北兩宋官窯均罕見大件器物,所見的傳世品一般都是小件器。

部分北宋官窯瓷器拍賣價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明景泰青花瓷器最新拍賣價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