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小米估值1000億美元2018年IPO,已經在做這件最關鍵的事了

傳小米估值1000億美元2018年IPO,已經在做這件最關鍵的事了

1月16日消息,據國外著名媒體彭博社、businessinsider等多家媒體報道,中國手機製造商小米正在尋求2018年下半年的IPO做準備。那麼,在謀求上市之前,據知情人士透露,小米公司正在做一件最關鍵的事情——尋找IPO的承銷商

據價值兄了解,這次小米率先選擇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等國際銀行,當然也包括歐洲和中國承銷商,特別是中國承銷商,小米似乎極為看重,畢竟小米的90%以上用戶均為中國人。

根據知情人士介紹,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也被選中參與本次小米的IPO。小米公司對自身的估值高達1000億美元,看得出非常心高氣傲。該人士在曝光上述信息時候要求匿名,因為這些細節都是私人獲取的,外界對此還不了解。

這位知情人士說,這家總部位於北京的公司仍在考慮中國承銷商,目前尚未決定上市時間和地點。但據價值兄從多位行業人士打探到的消息顯示,小米將在2018年下半年進行IPO。來自Businessinsider的報道稱,目前小米是中國第四大智能手機製造商,僅次於華為、Oppo和Vivo。

據價值兄了解,小米曾在2014年以45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如果本次成功上市的話,1000億美金的估值,可能是自阿里巴巴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IPO。在經歷了2016年如災難般打擊和市場份額暴跌後,如今這家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似乎如鳳凰涅槃般重生了。

在2017年年初,小米創始人雷軍曾公開表示,2016年為最壞的時候。在2015年到2016年的一年多時間,小米的出貨量也被國內幾大競爭對手華為、Oppo和Vivo所超越。

進入2017年,這家智能手機製造商通過改進銷售模式,大舉進軍印度市場,迅速反彈。在印度,小米起初並未獲得絕對優勢,因為在那裡蘋果的最大對手三星曾經是當地最大的供應商,但小米似乎已經完成了對三星的趕超。截至2017年10月底,小米公司的銷售額達到了1000億元(150億美元)。

但是對於小米是否即將上市以及在尋找IPO承銷商的消息,彭博社表示小米、高盛、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和德意志銀行的代表均拒絕置評。

對於是否價值1000億美元的高估值?彭博社給出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牛虻。這個詞語來自希臘神話,蘇格拉底曾自比「牛虻」,認為自己是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人,這裡或許認為小米一直扮演著對於傳統手機市場的挑戰者角色。

再來看看小米的競爭對手們的表現,聯想集團股價下跌1.8%,中興通訊下跌2.4%,二者在港股的表現也讓小米似乎有著一定的優勢地位。

彭博社稱,在董事長兼聯合創始人雷軍的領導下,小米正尋求進入發達市場,並在印度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鞏固其地位。該公司去年進入西班牙,據說還在與美國運營商談判,在最大手機製造商蘋果公司的本土市場銷售設備,這有點像太歲頭上動土的意味。

除了智能手機,小米還投資了數十家初創公司,小米生態鏈下的公司生產的產品種類繁多,從可穿戴設備到電飯煲,似乎你都想像不到有什麼是小米生產不出來的,儘管如小米空氣凈化器、小米電源等產品此前爭議不斷。該公司上月表示,2017年其生態系統總銷售額翻了一番,達到200億元。但是對於小米收購以及合作夥伴組成的「MI」品牌的銷售額,小米三緘其口。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旗下生產可穿戴設備的華米公司(Huami Corp.)上周向納斯達克申請了IPO。據價值兄了解,華米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前9個月中,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1160萬台,排名全球第一。小米手環的銷量達到4000萬個,公司完成了12.962億元人民幣(1.948億美元)的營收。這或許也從側面印證了小米及其旗下生態鏈的實力,畢竟這家智能硬體製造商的40%股份來自雷軍。

彭博社連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師James Yan談到,除了硬體產品,小米在網路社區——小米社區的運營經驗預計有2億,開發軟體可能對投資者有吸引力。例如,它可以從應用內廣告中獲得更多收入,並利用用戶不斷增長實現數據的提升。

這位分析師表示,「小米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看起來現在看來比較穩定,從生態系統合作夥伴那裡擴充銷售,可能會推動小米的估值進一步擴大」。在軟體方面,「小米在其他中國供應商缺乏成熟的軟體業務方面具備很大優勢。」

據彭博社了解,小米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包括華為(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Oppo。但小米似乎是「中國蘋果」最好的門徒之一,因為其在早期成功推出了在線銷售模式(網友和媒體稱其為「飢餓營銷」),該模式在其網站上秒搶和爭搶F碼等行為,很多三四線城市的用戶們為了搶購F碼似乎樂此不疲,周而復始非常興奮。但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種方式,小米也經歷了滑鐵盧。

因此,小米發現自己被Oppo和Vivo等國內競爭對手超越後,原因則是這些競爭對手與零售商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他們幫助競爭對手贏得了新客戶,因為大多數用戶更想在購買前觸摸和測試新手機,而不是祈禱中了一個F碼這種「誘騙」的行為。

作為回應,雷軍雄心勃勃地推進了小米自己的零售網路。該公司計划到2019年建立1000家「小米家」門店——大約是蘋果全球門店數量的兩倍——目標是到2021年實現700億元的零售銷售。如果真能實現,這家「中國蘋果」並非僅僅是估值1000億美元了,似乎更能夠代表中國手機製造商在國際上掀起一些風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價值 的精彩文章:

他是谷歌創始人和精神領袖,這15句經典言論印證了野心和天才謀略

TAG:科技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