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斯德哥爾摩,有童心也有野心

斯德哥爾摩,有童心也有野心




這座北緯59度的城市並不冷淡,它最不缺乏的就是色彩。圖/視覺中國




文/李樹波





北歐事物在寒冷的氣流里是那麼堅固、樸實、美觀,還會給人一種笨拙且不善誇耀的錯覺,儘管宜家、絕對伏特加、H&M等都行銷全球——瑞典畢竟是一個征服欲滿滿的國家。




也在夏天去過斯德哥爾摩,比起來還是某年元旦時造訪的體驗更對。




鐘樓尖頂上的鐵公雞在粉紅蛋青的天際里醒來,光幕渺渺茫茫,是慾望誕生之前沒有瑕疵的喜悅。從11樓窗口俯瞰,陽台上的雪呼應著對面屋檐上的,一片光明。路面的雪被踢到一邊,團團塊塊。闊大安詳的樓宇聳立在臟雪中,營業中的餐館外,地上放著小蠟油罐,火焰噴起長長一條。





冬日時節,斯德哥爾摩與雪。圖/視覺中國



斯德哥爾摩是在工業和商業文明中崛起的。義大利建築師阿爾多·羅西認為城市由其標誌性建築和城市中最普遍的建築「母體」組成。如此說來,斯城的母體就是那一幢幢奶白、土黃、棗紅的厚實聯排磚房,高不過四五層,裝飾極少,如方頭著彩的石獸,缺乏風格卻象徵著飽足和安穩,隱含霸氣。




瑞典近兩百年沒有戰亂騷動,沒有異族壓迫,沒有極權統治,沒有災難突襲,沒有瘟疫。這些磚房四平八穩地迎接著一年的到來和過去。




作為北方的運河城市,斯德哥爾摩俯瞰是個扇面,卻被橫平豎直的街道分割為棋盤格,與旁邊的水域全無呼應。看似有條有理,行走其中卻無法把握方位感。運河兩岸是厚厚的矮石牆,急流在下方低吼而過,寒冷而兇險。





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塔樓上,你可以俯瞰到整個騎士島。



於1866年啟用的國家博物館是德國建築師施圖勒(Stuler)設計的新文藝復興式建築,冬天裡卻似只立在水邊的獃頭鵝。佐恩(Anders Zorn,瑞典畫家)不愧是大匠,筆觸流暢,沒有凝滯,沒有牽扯視線之處。一幅畫室外的聚會,春天,翠色,晨光,紅潤的血色,光滑的皮肉,衣裳舞起,人影浮動,像特意調慢快門照出的相片,一切都拍到了,一點都捨不得放棄。




卡爾·拉松(Carl Larson)的作品也多,從結婚生子到孩子長大,娓娓畫來,淳樸自滿。虞美人的紅,藤蔓的綠,新藝術風滲透室內設計製圖效果,分量十足的眼睛蜜糖。




瑞典的社會題材繪畫,總體來說死氣沉沉,表情誇張,內里空虛。好像一個倫理學教師拿著教鞭敲黑板:看!道德,道德!這很重要!





各式各樣的博物館,是斯德哥爾摩的一大特色。



瑞典人善造飛機、大炮、炸藥,善不講原則。14世紀國王和貴族鬧矛盾,貴族們迎了丹麥軍隊來推翻國王;17世紀和德國結盟在波羅的海稱霸,18世紀和法國結盟打德國和奧地利,19世紀又加入反法聯盟打拿破崙,結果貴族們迎了拿破崙的一員大將來做王儲;1814年和挪威結盟,可1940年入侵挪威的德國陸軍由瑞典入境,又拒絕了挪威國王的避難要求。




瑞典一邊供應鐵礦石給德國,一邊對英美示好。瑞典發明了炸藥,也發明了諾貝爾獎來定義人類文明的高度。搞懂瑞典發家史,大概就領會了現代世界遊戲的精髓。




書店裡有《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紙板旅行遊戲,童年的回憶簡直就在面前。那些和雁群共同度過的日子,白天在風裡滑行,晚上在葦塘的深沉夜色里棲息;飛過大地和山崗,背誦每一座山峰和湖泊的名字。





斯德哥爾摩老城裡有中世紀小巷、圓石街道和古式建築,它們深受北日耳曼式風格的影響。圖/視覺中國



瑞典是童話之國,老城(Gamla Stan)在梅拉倫湖中心的島上,密不透風地豎著杏黃、橙紅、灰綠、天藍的房子,像孩子們打的一個盹兒。某任瑞典國王很羨慕義大利,命令全城的房子都採用這類柔媚色調,可搬到這雪地上,風情頓時化成一團稚氣。




下午4點的暮色比一個玩笑更輕盈。薄薄的夜空,一彎月兒,鐘樓下兩個老人手揣在口袋裡聊天。人流漫過老城窄窄的石頭街面,店鋪門口溢出蜜黃的燈光和咖啡帶煙熏的香味,賣的都是閃亮甜美之物:布暖袋做成紅色和白色的貓形,玻璃櫃里沾著砂糖的肉桂麵包。




玩具顏色新鮮,線條簡潔有力:長腿長腳的棉布工人,大象,黑貓,麋鹿,袋鼠。家居店裡展示著成人的生活:地毯、墊子、桌布,有著海洋和魚的藍,火焰的暗紅,岩石的深褐,沙子的黃,天鵝的白,工業在繁殖對自然的幻想。





如果是在冬天,下午三四點,斯德哥爾摩就開始進入黑夜。圖/視覺中國



斯德哥爾摩的冷比想像中新鮮、強大,它夾在風裡,顆粒分明地打在臉上、手上,激起你全身的反抗和小心。北歐事物在寒冷的氣流里是那麼堅固、樸實、美觀,還會給人一種笨拙且不善誇耀的錯覺,儘管宜家、絕對伏特加、沃爾沃汽車、H&M等都行銷全球——童心以外,這畢竟是一個強勢、征服欲滿滿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