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證券:中國人的消費支出正在趕超美國
摘要:像通用汽車、波音和蘋果這些美國跨國公司,逾20%的銷售額來源於中國。儘管中國政府對自美國進口的高檔轎車和卡車收取高達10%的關稅,中國市場上每賣出5輛車,就有1輛由美國廠商生產。
美國公布的最新2017年12月零售銷售數據顯示,雖然美國年末消費支出增速大幅放緩不及預期,但仍是自去年6月以來連續第六個月出現攀升。與此同時,美國個人存款率觸及十年新低,而個人消費貸款則達到歷史新高,目前的美國消費繁榮,可以說是以個人/家庭槓桿的增加作為支撐的。
美國年末消費支出增速大幅放緩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消費崛起」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華盛頓郵報》1月11日刊登對瑞穗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沈建光的採訪,文中稱2018年中國零售銷售額有望首次趕上、甚至反超美國!
瑞穗證券預計,今年中國零售銷售額將有望超過5.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萬億元),趕上甚至反超美國的數據預期。這一數字較2000年時增長了十二倍,而當時中國的零售業銷售規模還不到美國的七分之一。
來源:華盛頓郵報、瑞穗銀行
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與中國的貿易摩擦時有發生,但其在2016年選戰時叫囂對華採取全面提高關稅的設想並未兌現。沈建光在採訪中強調,
中國是諸多美國跨國公司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這對中國來說是強有力的談判籌碼。
2016年美國市場共售出1760萬輛汽車,創歷史紀錄,而同一時間中國汽車銷售額則達到2400萬輛,可說是「小巫見大巫」。儘管中國政府對自美國進口的高檔轎車和卡車收取高達10%的關稅,中國市場上每賣出5輛車,就有1輛由美國廠商生產。
中國國內零售市場的增長,釋放出巨大的吸引力。像通用汽車、波音和蘋果這些美國跨國公司,逾20%的銷售額來源於中國。從汽車製造企業到化妝品公司,所有人都希望從中國人身上賺到錢。
中國快速擴大的中產人群渴望購置名牌服裝、汽車、手機以及其他各類產品。中國上海現在也被稱為「東方的巴黎」。
越來越鼓的錢包,給中國人現在的消費習慣提供了支持,中國人的人均年收入,也已經從10年前的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快速躍升至目前的8000美元(約合人民幣5.2萬元)。


TAG:華爾街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