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所具備的空基反衛星能力,這是我們被成功沖昏後忽略掉的差距
2007年1月11日,我國首次進行了陸基反衛星試驗,擊毀了我國已報廢的「風雲一號」衛星。相比於美國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的失敗,國內很多一直瀰漫著我國反衛星技術強於美國的自信。然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國始終都沒把精力放到陸基反衛星上。因為實戰中成長起來的美軍相信,準備周期長、機動性差的陸基反衛星系統戰時會被第一波打掉。他們關注的是機載反衛星武器的發展。
近日,美國新聞網報道了美國軌道ATK公司成功在一架飛機上發射了一枚火箭,並將8顆微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立刻遭到了俄羅斯的強烈抗議。俄羅斯始終認為,美國的空基火箭發射項目最根本的目的是反衛星。這在冷戰中被忽悠簽署不發展該武器的俄羅斯來說當然不可接受。
空基反衛星系統相比於陸基反衛星系統具有極大的優勢。陸基發射反衛星系統需要依靠複雜的陸基發射系統各輔助單元的支撐,並且彈體龐大、機動性差,具有較長的反射準備時間。相比較而言,陸基發衛星系統和陸基移動的導彈導彈十分相似,系統複雜程度要更高。相比較而言,空基反衛星系統則要簡單的多了。利用載機的飛行能力,可以在萬米高空實現火箭發射。並且依靠載機較強的機動能力,可以獲得更好的戰場生存能力。
美國空基反衛星的想法由來已久。1960年,美國就提出了「天空閃電」空基彈道導彈研發項目。但是後來,蘇聯也上馬了類似的項目並取得了相關突破。為了避免冷戰中不必要的資金投入,美國便忽悠蘇聯簽署了太空和平開發協議,雙方同時停止了該項目的研發。
除了該項目外,美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近年來還提出了快速火箭發射系統項目:「機載輔助太空發射」(ALASA)。該項目就是打著民用航天發射的幌子,大搖大擺的發展空基反衛星系統,唯一不同就是把火箭上的火藥戰鬥部換裝衛星而已。
當我們沉溺於自己的反衛星能力的時候,美國其實並沒有閑著,空基反衛星系統是我國目前所不具備的。相比具這種不具備的能力,能可怕的是國內對這種差距的無視。畢竟按照我國目前的科研實力,專心攻克某一技術的話,用不了多行時間一定可以攻克。但是,如果不加以重視和有選擇性的忽略,這才是最大的危害。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關注頭條號「長纓講堂」和微信公眾號「長纓防務」,您的關注是我們的動力。同時歡迎大家討論、發表看法,為我們提供話題。也歡迎大家投來原創文章,可以用今日頭條私信功能聯繫我們,一旦採用有現金紅包答謝哦!


TAG:長纓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