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新型潛艦導彈性能曝光:射程是俄產品3倍

中國新型潛艦導彈性能曝光:射程是俄產品3倍

看起來,朱坤不像是個「狠角色」。

現任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的他,平時著裝休閑,說話樸實,手裡常捧著保溫杯,笑起來甚至有幾分孩子氣。

但在工作中,朱坤卻帶著一股「狠」勁,壓不垮、打不爛,即使屢戰屢敗,也能屢敗屢戰。這股勁頭讓他創造了輝煌:解決100多項關鍵技術,取得300多項發明專利;某殺手鐧系列武器跨越式提升我國反艦導彈水平,推動海軍由近海防禦向遠海防衛戰略轉型;某反艦系列導彈全面裝備多型飛機和艦艇,成為海軍空軍主戰裝備……卓越的成就也讓他得到了自己都不敢接受的評價——「一代宗師」。

2018年1月8日,朱坤登上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領獎台。

失敗只是經歷,不是結果

2014年,某型號首次演示驗證試驗,遇上了萬里晴空的好天氣。然而,現場人員的心情並不晴朗。

之前,針對一項關鍵技術的試驗進行了十多次,但大多遭遇失敗。很多人心裡沒底:「他們到底行不行?」果不其然,接下來兩次測試任務又以失敗收場。

然而,朱坤帶領的試驗隊員卻沒沮喪。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分析討論,忙到深夜。

轉天試驗,在場所有人都瞪圓了雙眼,屏住了呼吸。只見一道白光閃過,試驗場傳來歡呼聲,幾乎降至冰點的氣氛被震耳欲聾的掌聲所引燃。後續三次試驗接連獲得成功,試驗隊員終於把積在心中的壓力連同興奮一起宣洩出來。一位隊員忘情地吼叫著,擺出了后羿射日的姿勢。

按照計劃,這項試驗成功一次就算通過,結果後續數十次試驗連續成功,這樣的成績在世界上都屬罕見。眼前的結果讓朱坤連連感慨「想不到」。據悉,通常一個型號的技術創新率能達到30%至40%,就處於創新率的高位,而該型號的技術創新率高達70%,產品零部件數以十萬計,做到100%無誤,難度可想而知。

在一次動力試驗中,懸掛裝置上的試驗品在點火後突然飛向試驗間側牆,穿牆而出,落到了大街上。大家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好在沒有人受傷。在一項國內從未進行過的關鍵部件試驗中,試驗品啟動十多次,但該實驗80%都失敗了,要麼因為部件被燒壞,要麼因為產生控制力不足。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心有餘悸,卻並沒有讓朱坤的團隊退縮。

作為一個長沙人,朱坤非常推崇曾國藩的名言「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失敗只是經歷,不是結果。咱們目標很明確,最後肯定是成功。」他說。這股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團隊中的每個人,成為這支「打不倒」團隊的共識。

敢想敢幹,「吵」出重大型號來

新一代潛射反艦巡航導彈,在核心技術上實現自主創新,主要指標國際領先,綜合指標國際先進,是全國唯一連續納入國家某工程一期、二期、三期的重大型號。

朱坤主持了該型號的預研、立項、研製、批產工作。他把該型號稱為「吵出來的創新」。

該型號立項時,很多人質疑:「你們比國外同類型號『迷你、輕便』,指標還要比人家翻倍,憑什麼?」一位老領導也認為,朱坤的想法「非常吸引人」,但不可能實現,為此他甚至拍著桌子,沖朱坤大吼。

是創新還是炒作?對外界的質疑,朱坤毫不服軟:「就憑我們敢想敢幹。」他把具體實施方案拿給老領導看,講明自己的理由,最終把老領導說服。

型號取得進展,一位上級首長聽完彙報後吃驚地說:「你是『一代宗師』啊!」朱坤嚇了一跳,不知道怎麼接話。「這個提法太高了。」後來他說。不過更高的評價接踵而至。七名院士在對該型號進行成果鑒定後,認為其「主要性能指標世界領先」,這在我國相關領域是鮮有的最高評價。

在三院,「朱坤帶領的團隊膽子最大、最敢幹」已成公認。因為朱坤一直在團隊推行的思想就是:「要贏得立項,必須通過創新超越前人。」他將此歸結於自己隨性的性格。「我的思維比較開放,不受約束,所以能提出很多奇怪的想法。」他說。

朱坤在國內首次提出亞超結合潛射反艦導彈總體方案,解決大射程與超聲速突防雙重難題,比俄羅斯「克拉布」(俱樂部)導彈更短更靈巧,射程是其3倍;比美國「戰斧」射程多100公里。

同時,他提出水下有動力有控發射方案,主持突破海上複雜環境下各種技術難題,成功研製我國第一型水下點火導彈。該型號國內水下發射深度最深、適應浪高最高。此外,該型號在國際上首創隨海況自適應超低空掠海飛行技術。創造世界上掠海飛行高度新紀錄,比美國「海麻雀」「標準」導彈攔截低界還低。而朱坤首次提出的反艦巡航導彈「360度」全向方案,使我國潛射反艦導彈攻擊區域擴大600倍,成為主戰殺手鐧級裝備。

沒有權威,用事實說話

「創新離不開一些怪想法,但奇思妙想也需要繼承和積累。」在朱坤看來,積累經驗是創新不可或缺的一環。

他認為自己很幸運。「我的運氣比較好,擔當了承上啟下的角色。」他說,「經驗豐富的老一輩專家手把手帶著我參加了國家重點型號的研製,後面來的這一批年輕人敢想敢幹,我帶著他們一起奮鬥,把老一輩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傳給了新人。」

就這樣,朱坤打造了一個創新團隊。在這個團隊里,不用墨守成規,不必迷信權威,可以質疑、吵架,但要用技術、事實說話。

在一次零部件改進工作中,年輕同志提出的方案與老同志的方案存在巨大差異。雙方爭執不下,朱坤做出「判決」:「做實驗。」

老同志的方案曾用於多個型號,穩定性毋庸置疑。試驗中,該方案使零部件性能提高了50%。然而,年輕同志的方案將性能瞬間提升了120%。最終新方案被採用,並被其他型號選用。

多年來,朱坤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但他更看重的是,將科學嚴謹、敢闖敢創的作風傳給學生、助手和身邊同事。目前,他的團隊中已有20餘人擔任不同型號總師、副總師;他擔任研究生導師培養出碩士38人、博士後1人。

「我們設計型號就是設計未來戰爭,要打破慣性思維,逼自己創新,拿出全新方案。」朱坤說。(科技日報)

人物檔案

朱坤,生於1966年2月,系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型號總設計師。他從事飛行器總體設計、制導系統研製工作,曾先後主持了我國多個型號的總體設計、方案論證、研製和預先研究工作,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國防科大研發無人機集群作戰起飛場景震撼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