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致敬!一段情、一封信詮釋熾熱擁軍情懷

致敬!一段情、一封信詮釋熾熱擁軍情懷

原標題:致敬!一段情、一封信詮釋熾熱擁軍情懷


「軍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一首《十五的月亮》唱出了軍嫂對駐守邊疆丈夫的思念,以及對肩負全家重任的無怨無悔,傾訴著廣大軍屬與軍人的兒女情長,讓不少熱血男兒淚流。


由於保家衛國使命在肩,軍人要在高強度訓練中強健體魄、操練比武,要在紅藍對抗中奮戰硝煙戰場,提升實戰技能……他們的執著堅守換來了國家昌盛、萬家團圓,卻無法常常陪伴他們的愛人、孩子,無法照顧年邁的父母。


軍營中,擁軍的故事數不勝數。在東部戰區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軍屬們用一段情、一封信詮釋出他們心中熾熱的擁軍情懷。


葛夢欣為男友曾孟超頒獎。王路加/攝


8年軍戀「准軍嫂」:他立功,我驕傲


1月10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晚會在該旅大禮堂舉行,在新年度開訓表彰環節,5名三等功、8位旅嘉獎獲得者成為官兵矚目的焦點,他們戴著大紅花和綬帶光榮地走上舞台,受邀前來的家屬們為這些精兵們頒發了得來不易的獎勵,現場掌聲雷動。


1992年出生的曾孟超就是其中一位三等功臣。當晚,溫柔可人的女友葛夢欣與他見證了這一莊嚴時刻。在台上,他們相視而笑,身為軍人和軍屬的榮譽感瞬間爆棚。


「能登台給他頒獎,我感覺很開心也很興奮。感覺他挺厲害,我也蠻驕傲的。」葛夢欣說出了一名「准軍嫂」對於軍人榮譽的感悟。


據了解,曾孟超於2010年入伍,現為該旅組織科幹事,曾被評為優秀學員、優秀基層幹部、優秀機關幹部,獲得過團嘉獎和旅嘉獎。他與女友葛夢欣是高中同學,兩人一個是軍隊幹部,一個是小學老師,已經歷8年的「異地+軍戀」,深感彌足珍貴。



葛夢欣正在給學生們上課。


身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葛夢欣平常主要忙於教書育人。她直言,閑暇下來尤其是周末時,她還是會感覺有些無所事事,希望有男友的陪伴,但只能通過看電視、逛街等來打發時間。

「畢竟他長期不在身邊,所以我的怨言肯定也會有,但我沒有因為抱怨而選擇放棄。」葛夢欣直言,堅守8年,或許也談不上什麼有所謂的信念支撐,但「這麼多年就這樣過來了,或許這就是愛的力量吧。」葛夢欣笑中帶淚。


對於相守多年的女友,曾孟超有很多話想說,他首先要說的就是感謝。「由於工作原因,我給她的陪伴比較少,少了很多本可以有的風花雪月,還好我們一路堅守,初心依舊。」



葛夢欣與男友曾孟超甜蜜合影。


曾孟超的一席話,道出了一名軍人的鐵漢柔情。


在官兵眼中,曾孟超是一名優秀幹部、三等功臣。但在葛夢欣看來,軍隊中的曾孟超比較嚴謹,而生活中的他,就比較孩子氣。「我還是更喜歡生活中的他吧,工作太辛苦,太嚴肅了。」


據了解,今年10月他們將結束長達8年的戀愛長跑,步入婚姻殿堂,葛夢欣也將正式升級成為一名軍嫂。對於未來,她希望曾孟超可以成為一個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人,立足崗位獻身軍營,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女人選擇成為軍嫂,就選擇了默默忍受與聚少離多。


作為一名軍人,曾孟超想對廣大軍屬說:「作為軍屬長期異地自然有很辛苦的一面,但要相信會有苦盡甘來的一天。」


曾孟超語重心長,因為軍營不僅讓他收穫了成長、收穫了愛情,更讓他知道了一名軍人、一個男人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為此他將矢志不渝。

70後退伍尖兵:盼兒子成為精兵,願軍隊不斷強大


今年1月份,該旅某營電子對抗連收到一封特殊的家書,長達三頁的信紙上,寫滿了一名70後退伍老兵對整個連隊的殷切期盼,和對95後兵兒子的鼓勵。


這封信來自江西吉水,作者是1971年出生的李有志,曾在部隊服役5年,期間帶過4年兵,當前,1998年出生的兒子李立昊正在電子對抗連服役。


「說來我們也算是老戰友了!……雖然離開部隊二十多年了,但部隊的生活還歷歷在目,常常懷念。」在信中,李有志回顧了軍旅生涯,訴說了對軍人使命、戰友情的理解以及對連隊的期盼,語言幹練,筆鋒遒勁,頗有軍人風骨。



陽光溫暖的午後,李立昊與父親重溫信件。


據了解,李有志在部隊時是讓人敬佩的「老班長」,在三次軍事大比武中榮獲三等功兩次,團嘉獎多次,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優秀班長和優秀黨員,是一位尖兵。


這封信寄到連隊後,官兵們進行了深入學習,也讓李立昊備受鼓舞。「看到老爸的這封信,我感覺在部隊的刻苦訓練特別值得,對我是一個特別大的鼓勵。」



李有志信件的第1頁

原來,李立昊一直把老爸當做榜樣,從軍也是受了老爸影響。作為電子對抗連戰士,他時刻要求自己要努力沖在前面,獲得了不少榮譽:新兵營軍事比武3000米跑獲得第三名,優秀新兵,超短波專業集訓比武,5000米跑獲得第二名,信號截獲專業比武第一名。


李有志也覺察出了兒子的改變。「他這個孩子有點靦腆,以前打電話,他都說『還好吧,還好吧。』現在他變化很大,他都說『好!沒事!』,果斷乾脆。」但這些成績和改變,與李有志的預期還相差甚遠。



李有志信件的第2頁


由於這封家書,「奮進新時代」主題晚會當天,李有志也受邀來到軍營,與兒子共同感受軍功章的榮譽和分量。


「十九大報告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這句話,我最喜歡,也讓我很興奮。」陽光溫暖的午後,在軍營的草地上,李有志希望兒子不要錯過比武機會,「是騾子是馬,要拉出去溜溜」。


在信中,李有志寫道:「強國必須要強軍。唯有祖國軍隊強大了,國家的安全才能有保障,中國的強國夢才能得以實現,否則都是空話。」



李有志信件的第3頁


軍人退伍不褪色。李有志說,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和一名軍屬,他會一直為廣大官兵鼓勁,為我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強軍夢貢獻微薄之力。

的確,正因為有葛夢欣、李有志這樣的軍屬的默默付出和鼓勵帶動,我們的80後、90後新時代軍人才會心無旁騖,在軍營中盡情放飛青春夢想,實現報國之志。在此,向廣大軍屬致敬!


作者 | 邱曉琴


來源 | 光明網


感覺不錯請點贊,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編審:王士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記者部 的精彩文章:

TAG:解放軍報記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