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9歲高齡,確診胰腺癌5年仍健康!

79歲高齡,確診胰腺癌5年仍健康!

長期以來,合併遠處轉移,尤其是多發轉移的實體瘤患者,均被認定為晚期癌症,是不可手術、無法根治、不能治癒的。

然而,這個觀念,近年來不斷受到挑戰,尤其是隨著「轉化治療」(conversion therapy)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醫學家嘗試通過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局部微創治療,讓全身腫瘤縮小,讓全身的病灶減少,讓病人的癥狀改善,從而創造手術等根治性治療的機會。目前,轉化治療在晚期腸癌等實體瘤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

今天,本文要分享的是一例晚期胰腺癌,即萬癌之王,經過成功的轉化治療,長期生存的正能量故事。

一個73歲的老年男性,因為腹痛就診。這個老爺子,伴隨著一身的基礎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前庭施旺細胞瘤(註:一種良性腫瘤)。腹部CT檢查提示:膽囊增大、胰腺腫物與肝總動脈、腸系膜上動脈、門靜脈分界不清。患者的腹痛是由於腫瘤壓迫導致的急性膽囊炎。因此,本著先處理急症的原則,醫院先安排了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隨後,該患者被轉診到了著名的日本東北大學附屬醫院。

一系列檢查發現:患者所有的腫瘤標誌物(包括CEA、CA19-9等)都是正常的、沒有肝轉移。但是由於腫瘤很大,且與多條重要的大血管分界不清,直接手術的難度非常大。因此,專家團隊給出的治療意見是:先打化療,然後做遠端胰腺切除術+腸系膜上動脈切除+人工血管形成術。化療方案安排的是:吉西他濱+替吉奧。2程化療後,腫瘤保持穩定,不大也不小,直徑約2cm左右。

隨後,超常規的手術就緊鑼密鼓地安排起來了:手術前3天,先進行肝總動脈和胃左動脈的彈簧圈栓塞(逐步鍛煉肝臟、胃對缺血的適應力)。3天後,進行了開腹手術:遠端胰腺切除術+腸系膜上動脈切除+人工血管形成術。術中發現肝臟表面已有一個3毫米的轉移灶,術中冰凍提示:轉移性腺癌。胰腺癌合併肝轉移了,手術做不下來,止止血,關腹——這種轉移灶,實在是太小了,術前的檢查沒有發現,病人比預想的要嚴重,手術開進去,做不下去了。類似這樣的情況,其實是不少見的,你看,無論國內外都避免不了。

接下來,病人又接受了3個療程的吉西他濱+替吉奧的化療。化療結束後,完善了CT、MRI以及PET等多種影像學檢查,未見新發的轉移灶。於是,專家們建議再嘗試一次手術。在高度懷疑胰腺癌半年之後,手術終於順利做了下來,這個手術足足做了429分鐘,超過7小時,術中出了1150毫升的血。術後病理確診:高分化胰腺癌,分期是T1N1M1,IV期。

術後患者一度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胃排空障礙,經過積極治療後好轉,住院3個月後順利出院。此後,患者隔日口服替吉奧鞏固治療,為期半年。半年後,徹底停葯,定期複查。目前,老爺子已經79歲高齡,確診胰腺癌5年,依然健康生活著——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奇蹟!在這裡,祝福老爺子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晚期胰腺癌,尤其是合併肝轉移的胰腺癌,近年來也是轉化治療積極探索的對象。術前的化療、放療、局部微創治療(肝臟的射頻、介入等)可以將一部分不可手術的患者,轉化為可手術的患者,從而獲得長期生存。這方面,包括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內的國內幾所頂尖腫瘤專科醫院,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有需要的患友們可以去醫院詳細諮詢。

參考文獻:

[1]A long-term survival case treated with conversion surgery following chemotherapy after diagnostic metastasectomy for pancreatic cancer with 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 Surgical Case Reports20173:13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胰腺癌 的精彩文章:

胰腺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幾個早期徵兆全被你忽略了!

TAG:胰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