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美蘇冷戰期間發生過多次對峙事件,雙方從古巴導彈危機這種戰略級對抗,到地中海紅海軍驅逐艦一艦盯緊一艦與美國航母對峙,再到黑海「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事件中紅海軍的霸氣和鋒芒畢露,對抗可以說是比比皆是。萬幸的是一方面由於核武器的震懾,另一方面人們都不願輕言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最終沒有打響。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在陸地上,美蘇雙方也有著一次十分緊張的「短兵相接」,在最激烈的16個小時內,雙方坦克部隊炮管對炮管,堪稱是距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最近的一次對峙,不消說坦克開炮,只要一方的士兵開上一槍,整個歐洲都極有可能重新陷入戰火。這就是發生於1961年10月25-27日,東西柏林間查理檢查站前的那一幕,史稱「查理檢查站對峙事件」。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二戰後,德國被戰勝國蘇聯及美英法控制,蘇聯控制的東部被稱為東德或民主德國,西方國家控制的西部被稱為西德或聯邦德國。蘇聯為了擴大自己的控制權力,曾多次採取行動試圖讓西方國家撤出西德,1948年蘇聯封鎖了盟軍進出西德的必經之路,引發了人類空運史上史無前例的柏林空運事件。1961年為了防止東德居民逃往西德,蘇聯又開始修建柏林牆將東西德國隔離。

對於隔離牆的修建,英美方面表達了明確的反對,經過數輪談判,最後達成一致:英美方面同意蘇聯建立隔離牆,但蘇聯方面不得限制英美等國官方人員自由通過隔離牆。

漫長的柏林牆把整個柏林一分為二,人員往來只能通過為數不多的幾個檢查站,按照規定,英美官方人員通過檢查站是可以自由出入的。然而在1961年10月22日,美國駐柏林最高文職官員艾倫萊特納和妻子開車準備通過一個名叫「查理」的檢查站去東柏林看戲,該檢查站位於弗里德里希大街上,是當時東西柏林間盟軍軍人唯一的出入檢查站,也是所有外國人在東西柏林間唯一的一條市內通路。

由於他們駕駛的是私家車,東德警察要檢查他們的護照,而艾倫表示他擁有自由出入檢查站的權力,拒絕出示護照,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執。道理講不通,艾倫萊特納便試圖駕車強行沖關,這樣的行為當然會被東德警察視為非法入境,於是他們便將艾倫萊特納的車團團圍住。

這一幕被檢查站西側的美國軍警看到,立刻報告了美國駐柏林軍隊的憲兵司令羅伯特·薩博克。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到了晚上9點,薩博克將軍命令斯塔茲中尉帶領8名美國憲兵進入東德境內,將萊特納夫婦接了出來,當然,戲是看不成了。如果這件事到此就打住的話,也就不會發生之後的緊張對抗了,但是偏偏萊特納先生心眼也小,他覺得自己是受到了侮辱,於是在他把妻子安頓在查理檢查站後,他又帶著一群美軍憲兵開車返了回去,這回是直接衝過了東德防線,在別人的地盤溜達了一圈。面對著武力值明顯高於己方的美國大兵,東德警察也無可奈何。

這事的起因明顯是蘇方理虧,所以事後蘇聯通過發言人也表態了,認為萊特納事件的責任在東德一方,是東德警察打破了慣例。這是該事件中的第二個可以避免矛盾激化的點,按理說蘇聯也道歉了你也羞辱了人家,就此相安無事才是正常的,然而這個點再一次被美國人給無視了。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萊特納事件後的第二天,東德通訊社——德意志通訊社就代表東德內務部發表聲明:「以後,所有身著平民服裝的外國人,通過邊境時都必須向東德官員出示身份證件」。也就是說,東德方面以後只認穿制服的,不認穿便服的。

美國覺得這項規定等於是否定了四個佔領國在前德國首都享有特權的理念,於是白宮便授權美國駐西柏林軍隊,如果再次遇到美軍官員進出東柏林時被要求出示證件,可以動用坦克強行破除查理檢查站的障礙物,進行威懾。1961年10月25日,美國決定實驗一下這個策略,當天上午9點25分,一位美軍文職官員駕著一輛掛著美國軍用車牌的小車經過檢查站,被東德警察攔截住要求出示證件,他嚴詞拒絕了,並要求與蘇聯軍官直接對話。經過交涉無果後,美方威脅東德警察說如果再不讓該官員過境,他們就會進行武力破障。隨後,美國第6步兵團第2裝甲營E連和第40裝甲營F連的10輛M48坦克及一些裝甲車輛被調往衝突地域,打頭的兩輛M48還加裝了推土鏟,準備強行破障。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軍坦克停在了距離東德檢查站50米遠的地方,幾個小時後,又來了5輛滿載美軍士兵的吉普車,同時兩架美軍直升機在上空盤旋,強行依靠武力壓迫護送著那位官員進入了東柏林境內。而且在10月25日下午,除了這位官員外還有更多的美國民用車輛被護送進入東柏林,並在東柏林稍微轉悠一下才回到西柏林。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完全是一次美國對蘇聯的挑釁,為的就是測試東德底線,上圖中的白色轎車就是那位不想出示證件就要入境的美國官員所乘,而後面的坦克和吉普車上的美國大兵們則隨時準備武力破障,而且當天下午美國在柏林所有的軍事力量都處於全面警戒狀態,完全是已經做好了全面開戰的準備。

坦克都開來了那就不是萊特納事件的等級可比的了,幾分鐘之內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和科涅夫元帥就知道了這件事,這麼明顯的找茬不表示表示還了得!於是10月25日的晚上,科涅夫元帥命令謝爾蓋耶夫上校指揮蘇軍第68軍團第三營的33輛T-55坦克停在了距離查理檢查站幾百米外的街區。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10月26日一整天,除了10輛T-55坦克開到距離查理檢查站50米遠處,剩下的蘇聯坦克就停在美軍看不到的大樓後面,而首當其衝的10輛T55與10輛M48便面對面,炮對炮,美蘇雙方此次對峙高潮正式開始,戰爭似乎隨時都可能爆發。當晚雙方坦克一直在街區對峙,東德用探照燈射向對面的美軍,而後美軍又在坦克上加裝大功率探照燈還以顏色,將當晚查理檢查站附近街區照得猶如白晝一樣。

面對自1953後首次出現在柏林的蘇聯坦克,美國一方面馬上構築起反坦克陣地,部署反坦克炮,另一方面又發動新聞媒體,大肆發動宣傳攻勢——「事實就是,蘇聯坦克出現在現場了。這表明,弗里德里希大街上的騷擾事件不是自封的東德政府自己所為,而是經過其蘇聯主人授意的。」並聲稱讓美軍官員出示證件是蘇聯人指使的。下圖為美軍當時的反坦克陣地。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而且美軍似乎認為只有反坦克炮和火箭筒不足以對付這麼多坦克,於是他們挨門逐戶地到附近的西德老百姓家中尋找他們認為可派上用場的東西,他們籌集到了50多瓶烈性酒,很快做成了一些「莫洛托夫雞尾酒」,這種燃燒彈使步兵們手中多了一些反坦克武器。畢竟對面已經不再是隨便欺負的東德交警,而是蘇聯坦克集群,誰知道那些大樓後面還隱藏著多少紅軍坦克。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事實上美軍的判斷完全正確,蘇聯果然留了後手,雖然他們有反坦克炮陣地和10輛M48,但與對面的33輛T55比起來簡直不佔任何優勢,一旦雙方爆發衝突,美軍將被暴揍。

而且蘇聯的T-55坦克不論車型還是火力都要優於美軍的M48,T55車身低矮,其主炮為100毫米,而M48空有大架子主炮卻是90毫米的,T-55坦克不僅火力佔優,防彈能力也比M48強。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對峙持續了16個小時,那天晚上很冷,天還下著細雨。這是冷戰期間美軍和蘇軍坦克集群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近距離對峙,雙方都是荷槍實彈,如果任何一方輕舉妄動,便會引發戰爭。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當天向蘇共中央委員會指出,此次危機並不僅僅局限於柏林。美國和西方盟國的戰鬥機和戰艦都已經處於全面備戰狀態。而據後來解密的文件顯示,在查理檢查站對抗期間,美國確實有4艘北極星核潛艇上的核導彈全部瞄準了蘇聯。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雙方的對峙一直持續到27日,當天早上科涅夫元帥給向赫魯曉夫的報告是:美軍坦克的發動機已高速運轉了半個小時。在發動機高速運轉時,雙方坦克手的神經都十分緊張,如果任何一方的坦克手出現一時衝動或者操作失誤,那麼後果不堪設想……赫魯曉夫沉思片刻後,下令蘇軍坦克撤出美軍的視線,把坦克開到街區後,赫魯曉夫說,「美國人讓自己陷入了窘境,他們肯定在給自己找出路,我們給他一個台階下吧,我們撤了他們肯定也會跟著撤出的」。下圖為T55坦克調頭撤離。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20分鐘後,鬆了一口氣的美軍坦克部隊也接到了撤退指令,在西柏林居民的注視下撤出了對抗的查理檢查站。隨著美軍的撤離,美蘇冷戰歷史上離擦槍走火最近的一次「查理檢查站事件」就此結束。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後來赫魯曉夫回憶稱這個決定是突然而至的靈感。他決定撤退是因為直覺告訴他,美國人也會照做。實際上,在10月8日至27日期間,白宮和莫斯科之間的聯繫一直沒有中斷,白宮許諾將緩和柏林的邊界通關問題,給足了赫魯曉夫面子,他知道一旦蘇方撤出坦克,美國也必定會作出回應。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不過,查理檢查站並沒有隨著這次對抗的結束而被被遺忘在風中,時至今日,這裡已經是柏林的一個重要景點,可以說到柏林旅行的人都會去那跟裝扮成美國或蘇聯士兵的人照張相,尤其是美國人們還特別喜歡拿上國旗去照相。當年的一個關卡,一個東西方兩大陣營的交接點,如今則變成了一個有些玩鬧的獨特旅遊景點,這前世今生的變遷不可不說有些滑稽。

10輛M48對陣33輛T-55,美蘇這次事件差點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們經常說蘇聯或中國的某某城市歷史上屢遭劫難,其實柏林又何嘗不是?戰火、轟炸、被外族控制甚至於親人間只隔著一道牆卻不能相見......這就是一座城市的故事,它承載的不僅是一個民族的驕傲,也有教訓。走在柏林街頭,你會感受到柏林對那段歷史的尊重,從而這也使得柏林成為了一座與眾不同的城市。歷史不光是用來回憶和緬懷的,更重要的是反思與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布衣論道 的精彩文章:

TAG:布衣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