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萬維鋼的2017書單

萬維鋼的2017書單

萬維鋼,科學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課》專欄作者(資料圖/圖)

《成功與運氣:好運與精英社會的神話》,[美] 羅伯特·佛蘭克著,張琪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

如果你問一個成功人士是怎麼成功的,你大概會得到兩種答案。一種答案是列舉自己的種種努力奮鬥故事,你會覺得他的成功是應得的,而且可以複製,就好像深受成功學讀者喜愛的查理·芒格說的那樣,「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保險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那個東西。」 另一種答案,卻是列舉了自己成功路上種種機緣巧合之處,你發現如果沒有這些偶然的因素,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

真實的情況,更像是第二種答案。每個巨大成功背後都有一系列運氣因素。作者佛蘭克是康奈爾大學經濟學教授,他使用嚴肅研究結果,說明越是高水平競爭,運氣因素越重要。了解這一點,對個人、對社會,都意義重大。

《穿越平行宇宙》,[美] 麥克斯·泰格馬克著,汪婕舒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中文版書名很像是科幻小說,但這本書的思想比科幻小說更可能讓你吃驚。泰格馬克是活躍在第一線的物理學家,他顯然繼承了物理學家會寫書的光榮傳統。

這本書的前半部分講的是現代物理學科普書里的熱門話題:時空、平行宇宙、量子力學、暗物質和暗能量……但泰格馬克寫得特別流暢易懂,而且用了一個有個人特色的、有溫度的寫法。等到了後半部分,連職業物理學家都會屏住呼吸:泰格馬克回答了一個看似應該留給哲學家的問題:所謂「現實」,到底是什麼東西?答案是數學!宇宙和人,都是數學的一部分——如果你能真正理解這個還有爭議的觀點,你的世界觀將會有一個躍遷。

《你能做任何工作:「無用的」自由技藝的驚人力量》(You Can Do Anything: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a "Useless" Liberal Arts Education),喬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著,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August 8, 2017)。

用中國話說,這本書就是文科生就業指南。但這本書里說的「文科」可不是商業管理、財務會計那種職業教育,而是歷史、政治、哲學、文學藝術這些大學問——用美國話說,這些學問叫做「自由技藝」(liberal arts)。這些大學問似乎只有「大」用,比如治國安邦文化傳承之類,但安德斯這本書恰恰告訴我們,大學問也可以有「小」用,比如市場研究、社交網路經歷、管理諮詢之類。

在技術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一技之長」已經不能確保給你一個穩定工作,而「自由技藝」這種充滿哲學精神、能面對矛盾,善於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值錢。「勞心者制人」這句話到頭來畢竟還是對的,關鍵在於你是否真的「勞」夠了心:大學就學管理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搞不了真正的管理——大學學哲學、學歷史的人,更應該、也更有機會去管理別人。

《端粒效應》(The Telomere Effec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 Healthier, Longer),伊麗莎白·布萊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埃利薩·埃佩爾(Elissa Epel)著,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January 3, 2017)。

此書第一作者布萊克本因為對端粒的研究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而她這本書內容超出了自己獲獎工作的範疇。「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 DNA 序列,布萊克本的獲獎工作就是發現了端粒在染色體複製過程中的保護作用,和端粒本身的一些性質……這些知識聽起來有點枯燥,但布萊克本這本書要說的是,端粒,代表人體衰老的秘密。

她這麼說可能有點過頭了。更新的研究似乎表明衰老還有端粒以外的機制……但不論如何,你仍然可以把這本書當作一本抗衰老指南。兩位作者詳細解說了現代科學對「衰老」的相關理解,而且提出了很多具體到營養食譜的抗衰老方案。我不能肯定這些方案是有效的——但我敢說,如果這本書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你在別處看到的東西肯定更不對。

《給忙碌者的天體物理學》(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著,W. W. Norton & Company; 1 edition (May 2, 2017)。

尼爾·泰森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但他更著名的身份則是科普達人,有個拍得特別漂亮的系列紀錄片叫《宇宙》就是他主持的。這本書的關鍵詞是「忙碌者」——你整天忙著生活忙著賺錢,那你為什麼還要了解天體物理學呢?因為這可能會改變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我在《精英日課》專欄講解這本書的時候,好幾個讀者表示聽哭了。暗物質的陪伴、暗能量的惆悵,物理學家煞費心機的探索和意外發現,了解一點宇宙學,你能獲得一個全新的視角。泰森有句名言說「這個宇宙沒有義務讓你理解」,而讀這本書,你也許可以稍微理解一點宇宙——對此你應該感到非常慶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周末 的精彩文章:

日本採購電子戰飛機,意在攻擊性

TAG: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