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30歲血黏,60歲偏癱!避免悲劇,這些東西必須常吃

30歲血黏,60歲偏癱!避免悲劇,這些東西必須常吃

現如今,血脂異常者,在體檢中屢見不鮮。有些單位體檢,甚至全軍覆沒,沒有一個不存在血脂異常的。

令人擔憂的是,血脂異常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會對血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形成誘發腦梗、心梗等重大疾病的危險因素。可以說,如果從30歲開始就出現血脂異常,始終未能很好控制,那麼到了60歲左右的時候,就容易出現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誘發偏癱等後遺症。

實際上,衡量一個人的血脂水平,一般從膽固醇、甘油三酯、磷脂質和遊離脂肪酸四個角度來衡量。其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最大。因此,對於這兩項治標的異常,醫學上是最為在意的。坊間所說的一個人「血液粘稠」,一般也就是針對這兩個指標異常而言。

那麼,是什麼導致我們的血液越來越粘稠呢?在諸多因素之中,我們想提醒您的是,有很多完全可以幫助控制膽固醇、調節血脂的食物,被我們忽略了。

1,洋蔥。

洋蔥可以幫助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抗氧化,抑制血液過於黏稠。洋蔥裡面的硫化物能促進腸道吸收維生B1,實現降血脂的目的。洋蔥還可以抑制血小板的不正常凝結,促進血液凝塊的溶解。

製作洋蔥的時候,最好急火快炒,不要烹飪太長時間。因為時間一旦加熱超過30分鐘,或者溫度超過65攝氏度,大蒜素就會遭到破壞。

2,秋葵。

秋葵含有黏液果膠,能減少腸道吸收脂肪和膽固醇,並可以促進毒素的排出。其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都可以增加血管彈性。

秋葵的鉀含量很高,所以腎衰竭和血鉀高的人,應該將其汆湯之後再食用。因為秋葵所含的黏液果膠是阻滯身體吸收膽固醇的有效武器,所以我們在烹飪秋葵的時候,最好整株烹飪,或者切成長段,不要切得過細。

3,大蒜。

大蒜裡面的硫化物,可以減少肝臟中膽固醇的合成,使得膽固醇不易於沉積在血管壁上。大蒜裡面的大蒜素可以減少脂肪堆積,降低膽固醇、血壓和血脂,促進人體吸收B族維生素。大蒜裡面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血脂和血糖的代謝,起到抗氧化作用。

和洋蔥一樣,大蒜不要經過太長時間的烹調,否則會影響食療價值。

4,山藥。

研究發現,山藥裡面的黏液蛋白,可以減少皮下脂肪的沉積,增進血管壁的健康,預防動脈硬化的同時還能減少低密度膽固醇含量。人體腸道在吸收脂肪和糖類的時候,受到山藥水溶性膳食纖維的影響,其功能會得到一定遏制。山藥裡面所含的多巴胺類物質,可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暢通。

有急慢性腸炎的人,正在腹瀉的人,或者經常胃中脹氣的人,不適合吃山藥。

5,胡蘿蔔。

胡蘿蔔所富含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減緩腸道吸收膽固醇,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另外,它含有的類胡蘿蔔素能夠清除自由基,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功效,可以抑制膽固醇氧化沉澱於血管壁。

胡蘿蔔在烹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和含有油脂的食材一起來製作。因為其所含的類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的。不這樣做,就很難被腸道吸收。另外,胡蘿蔔在烹飪的時候要避免和醋碰在一起,同時還要避免和酒同食。這些都會影響到胡蘿蔔的營養食療成分。

6,冬瓜。

冬瓜所含的丙醇二酸,胡蘆巴鹼,都可以抑制人體內糖類轉化為脂肪,減少脂肪的堆積。冬瓜裡面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冬瓜的維生素C含量豐富,可以避免血脂氧化沉積在血管壁上。

冬瓜不適合脾胃虛寒、腹瀉、尿頻的人服用。平時手腳發涼的人,也不適合吃。

7,綠豆。

一般而言,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E、類胡蘿蔔素、類黃酮和硒。這些物質都能阻止血液中脂質氧化沉澱於血管壁。另外,綠豆含有的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延緩腸道對糖和脂肪的吸收,降低體內膽固醇含量。綠豆所含的鉻,可以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

綠豆性味寒涼。所以體質虛寒的人,千萬不要多吃綠豆。

8,薏米。

薏米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並且可以協助血糖、水分的新陳代謝。薏米所含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改善血脂,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薏米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促使肝臟代謝膽固醇,抑制腸胃對油脂和糖類的吸收。

薏米每天食用30到50克為宜,不要吃太多。

9,蕎麥。

蕎麥裡面的芸香素、槲皮素和兒茶素,能抗氧化,維持毛細血管的健康。蕎麥裡面的維生素P、芸香素,可以強化血管,減少血栓發生,避免脂肪堆積,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服用它最好。

平時有過敏史的人,初次食用蕎麥務必小心,不要量太大。其次,消化不好、經常腹脹的人,不要吃太多蕎麥。

10,紅薯。

紅薯裡面含有亞油酸,可以降低壞膽固醇的含量。紅薯中的黏液蛋白,可以促進膽固醇代謝,保持血管的彈性,阻止脂肪在血管中的沉澱累積。

糖尿病人不要吃太多紅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膽固醇 的精彩文章:

TAG:膽固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