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後期倭寇猖獗,其實在朱元璋時代早已結下樑子!

明朝後期倭寇猖獗,其實在朱元璋時代早已結下樑子!

朱元璋對日本人的痛恨

如果給朱元璋出一個問題,他這一生最恨的一個國家是誰?毫無疑問,肯定是日本!有史書這樣記載朱元璋:帝得表慍甚,終鑒蒙古之轍,不加兵也!什麼意思呢?就是朱元璋收到日本人的國書,看了之後臉色很難看,很生氣,但是最終吸取蒙古派兵伐日本全軍覆沒的教訓,沒有派兵討伐。那麼日本究竟給朱元璋上了什麼國書讓他火冒三丈?明朝與倭寇的梁子在朱元璋時期就結下了!

朱元璋的房裡據說掛著一把倭扇,是當時明朝打敗倭寇後繳獲的戰利品。而朱元璋也饒有興緻的提了首詩:國王無道民為賊,擾害生靈神鬼怨;觀天坐井亦何知,斷髮斑衣以為便;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日本彈丸小國的鄙視和嘲諷。說日本國王人民都是盜賊,光著腳丫,說話像青蛙叫。

而當時日本派了一個使者來拜見朱元璋,這個叫答里麻的使者也是膨脹了,朱元璋問了一句:爾國風俗如何?本來作為天朝上國對蠻夷小國也就是隨口一問,沒想到這個使臣卻來勁了,用一首充滿傲慢和吹噓的詩來回答: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銀瓮儲清酒,金刀燴素鱗;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陽春。整首詩明顯是和朱元璋唱反調,而且彈丸小國也敢自比唐宋,這把明朝置於何地?完全是對朱元璋和明朝的蔑視。朱元璋惡其不恭,絕其貢獻,示欲征之意。

朱元璋對日本的訓斥

鑒於倭寇屢屢侵犯東南沿海諸縣,朱元璋於洪武二年派楊載帶著國書出使日本,國書對日本國的屢屢騷擾大加斥責,分明是老子教訓兒子的口氣: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盜,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國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

就是告訴小日本,如果要稱臣,就來上表稱臣,如果不稱臣,就自己在家好好獃著,別出來惹事。如果一定要做倭寇,那我朱元璋就派人到你們島上把倭寇斬盡殺絕,再把你們的國王綁了,國王你自己好好考慮吧!日本人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在收到朱元璋的國書後沒有好好反省,反而把朱元璋的使臣先殺了兩個,把楊載扣留了三個月才放回去。

使臣居然被蠻夷小國給殺了,這是多麼大的奇恥大辱。但是朱元璋忍了,因為明朝剛立國不久,百廢待興,另外一個蒙古當時雖然被趕到漠北,但依然還是明朝的心腹大患,而日本遠在海外,勞師動眾出兵遠伐,朱元璋是沒有多大把握。

如果當時朱元璋知道自己的子孫後代會飽受倭寇侵犯,可能會派得勝之師順便橫掃彈丸小國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如果你也喜歡歷史,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聊聊歷史那些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