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報告:日本必須大量引進外來勞動力 才能維持經濟發展

報告:日本必須大量引進外來勞動力 才能維持經濟發展

中國日報網1月1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月14日報道,日本勞動政策研究機構發布報告稱,日本面臨嚴重的工人短缺,絕非聘請高齡人士和鼓勵女性就業就能解決。報道指出,日本在2020年以後只有大開門戶,大量引進外籍人士,才能維持經濟發展。

《日本經濟新聞》13日引述勞動當局的數據稱,日本對外來勞工的依賴程度有目共睹,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事實。隨著日本人口萎縮,外籍勞工人數在這四年里增加了40萬。

報道指出,日本很多行業都面臨棘手的人手短缺問題,除體力勞動外,零售和服務業目前也出現了嚴重的人手不足。去年,日本零售業新增人手裡,外國人比率為67%,大大突破了紀錄。

此外,建築業去年增加了2.8萬名外來勞工,雖為歷來最多,也不足以應付需求。讓日本當局最感到吃驚的是,以往被視為難以接受外國人擔任的送貨員和郵差,也都被迫打開了門戶。

日本國立人口問題研究所認為,日本勞動人口短缺課題將在2025年面臨挑戰,那時日本當局就算大量聘請高齡人士和增加女性就業也無從彌補。2000年到2016年,日本15歲到64歲勞動人口減少了397萬,預計到2025年,還將減少270萬人。

過去16年,日本每年以增加女性就業和聘請高齡人士10萬人來填補勞動力短缺。基於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將不斷增加,日本的「自救」方案將山窮水盡。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也必須以外來勞工來彌補在醫療和老人護理方面的短缺,估計將來會面對多達150萬的護理人員短缺。若是無法解決,日本下滑的生產力將讓它面臨每年約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91億元)的經濟損失。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日本政府一直沒明確制定外來勞工政策,日本企業只能以「研修生」、「留學生」等名目來僱用外來勞動力。這種暗度陳倉的做法,不但助長了日企的違法作業,也無法讓日本生產力獲得提升。

《日本經濟新聞》引述勞動政策研究機構的報告稱,日本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擴展外來勞工的空間。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外來勞工占勞動人口比率都在10%以上,美國將近20%、英國和德國也在10%左右,而日本目前是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M站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經濟網M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