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這個中國最西邊的哨所中,有多少戍邊衛國的戰士死去?

在這個中國最西邊的哨所中,有多少戍邊衛國的戰士死去?

中華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領土變遷,為了保護神聖土地不被侵犯,無數將士遠離繁華在祖國的邊境衛國戍邊,讓人肅然起敬。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塞圖拉哨所的故事。

賽圖拉哨所位於地球第三極的喀喇崑崙與西崑崙的分水嶺,海拔4000多米,由此前往印度,是古老的商貿通道和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哨所建築在8萬多平米的黃土平台上,如今已經荒涼成殘牆斷垣,只留下營房和哨樓遺址在雪山冰河懷抱中。

1877年,左宗棠收復南疆後,一百多名清軍敢死隊騎著駱駝,歷經艱險,跋涉數月來到這裡建立了軍事哨卡,起名為賽圖拉哨所,成為中國最西邊境的防禦大本營。賽圖拉是維語,意思為殉教者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茬茬軍人在這裡戍邊。清朝滅亡後世民國,賽圖拉哨所守卡兵力達到200人。據記載,當年守卡兵燒牛糞取暖,吃的最好是玉米麵糊糊,天冷時官兵緊緊擠在一起取暖,天天盼著來個人,但天天看到的是寂靜的雪山。

1950年3月,一支解放軍來到中國最西邊邊防要塞賽圖拉哨所,沒想到這裡還駐紮著一個班的國軍士兵。4年沒有見到外人的國軍守防士兵看到後流著眼淚說:「總算有人來換防了!」接著又說:「怎麼又換裝了」。與世隔絕的守防士兵哪知道,山上守四年,山下天地換,新中國成立了。這些忠誠於祖國的軍人,始終堅持默默無聞地衛國戍邊。看著這些國軍士兵,解放軍們深受感動。

在哨所附近有20多個墳包,裡面埋葬著因病去世的戍邊官兵,他們活著時戍邊,死後就地掩埋,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悲壯的哀曲,只有寒風為他們送行。一位士兵曾在賽圖拉發現了一具穿著國民黨衣服的木乃伊,臉被鳥啄出了各種洞,士兵將他重新安葬了。

英雄尚不問出處,先烈亦不分黨派,他們戍邊衛國奉獻犧牲,都是中華民族的好兒郎,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英雄犧牲後,日軍剖開其腹部,肚子里沒有一粒糧食!

此人是我國國防工業奠基人,他為什麼一輩子拒絕穿將軍服?

張學良為什麼不回東北?這個花花公子,軍事才能怎麼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英雄犧牲後,日軍剖開其腹部,肚子里沒有一粒糧食!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