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司馬懿留下的殘局,困擾了隋唐兩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決

司馬懿留下的殘局,困擾了隋唐兩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決

在魏蜀吳三國當中,最迫切希望完成統一的是弱小的蜀漢,而最有實力完成統一的卻是實力強大的曹魏,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魏蜀吳三國相互拼殺了數十年,卻讓司馬懿一家三代坐收漁翁之利,成功兼并了曹孫劉三家,建立了繼秦和兩漢(含新朝)之後第四個大一統王朝——西晉。

司馬懿留下的殘局,困擾了隋唐兩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決

曹操做丞相時,聽聞司馬防的次子司馬懿很有才能,於是徵召他做了自己的屬官,雖然司馬懿極力掩蓋自己的鋒芒,但還是讓識人善任的曹操看出了「狼顧之相」,並預言司馬懿絕對不會久居人下,將來必是曹氏大患。

曹操生性詭詐,卻不料被司馬懿這個更狡詐的後生給矇騙過去,至死都沒有殺掉他口中的這個隱患。而當時的司馬懿無兵無權,在曹氏宗族的包圍圈中,也似乎很難對曹魏形成威脅。

司馬懿留下的殘局,困擾了隋唐兩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決

但蜀漢的強勢進逼和孟達的突然反叛,成就了司馬懿從文臣到將軍的華麗轉身,靠著擒殺孟達和擊退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司馬懿成功掌握了雍涼兵權。如果說抗衡蜀漢是司馬懿父子崛起的第一步的話,三國當中最先被滅掉的政權則是司馬懿的獠牙初露。

眾所周知,三國當中蜀漢最先滅亡,但其實在蜀漢之前,還有一個政權率先被平定,這個政權就是公孫淵的燕國。公孫淵世代是遼東大族,先是依附曹魏世守遼東,後來又向東吳稱臣,而且實力並不強大,所以通常我們只算魏蜀吳三國,而不算魏蜀吳燕四國。

司馬懿留下的殘局,困擾了隋唐兩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決

公元237年,自認為山高皇帝遠的公孫淵自立為燕王。不過這個時候的燕國人口不過30萬,能動用的兵力也區區數萬。公孫淵一度認為路途遙遠,又有孫權從海上援助,魏國必定不敢來攻。但沒想到司馬懿率4萬魏軍長途奔襲4000里兵臨城下,三戰三捷攻破襄平,公孫淵於驚駭中被殺。

但城破之後,司馬懿卻仍未罷休,他將城中15歲以上的男子7000餘人盡數屠殺築起京觀。又將公孫淵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2000餘名官員全部斬首,遷徙大批百姓到中原,遼東數十年才積累起的精英一夜覆滅。

司馬懿留下的殘局,困擾了隋唐兩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決


司馬懿的這一殘暴舉動,使得原本人口就有限的遼東遭遇嚴重破壞,此後遼東劃歸幽州。由於人為造成了一個「真空」地帶,「潘多拉魔盒」被打開。

原本盤踞在遼東東面的高句麗趁勢崛起。這個高句麗本是西漢玄菟郡治下的一個民族縣,主體人群是濊貊和扶餘人。漢朝內亂時趁機建立政權,但因漢朝邊郡人口眾多,高句麗始終臣服於中原。公孫淵實力不強,但還是能夠壓制住高句麗。

然而遼東殘破之後,擺脫束縛的高句麗開始壯大並襲擊魏國邊境。幽州刺史毌丘儉不得不從幽州出發遠征,雖成功擊潰了高句麗,但卻暴露了邊郡再無力壓制高句麗的隱患。果然,西晉建國不到50年,中原再次大亂。

司馬懿留下的殘局,困擾了隋唐兩朝50年,李世民至死未能解決

到隋朝再次一統海內時,經過400年發展的高句麗已經擁眾500萬,成為東北亞大國,直接威脅隋朝東北版圖。隋煬帝發出「勿遺子孫憂」的感慨,動用百萬兵力三次征伐,但遭遇失利。

後繼的唐朝又歷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君主,前後用50年時間,終於在公元668年徹底滅亡高句麗,消弭了這個大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 的精彩文章:

皇帝無子,相士說:找個黑人奴婢試試,果然生下一代雄主

TAG:秦皇漢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