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南明王朝100萬軍隊擋不住15萬清軍南下,讓百萬人統治一億人

為何南明王朝100萬軍隊擋不住15萬清軍南下,讓百萬人統治一億人

煤山殉國的消息傳到南京之後,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較量,福王朱由崧成為了南明第一位皇帝。此時的南明面對著一系列的對手,首先是剛剛敗退的李自成,隨後還有虎視眈眈的多爾袞。當時清軍的兵力並不多,滿洲八旗、漢八旗、蒙八旗加上吳三桂的降軍,總數也就15萬左右。

為了防止清軍南下,史可法在安徽、江蘇布置了三道防線。守衛這三道防線的是著名的江淮四鎮,這四鎮軍隊加在一起不亞於40萬。再加上其他地方的軍隊,數目不下100萬。但由於朝廷已經沒有多餘錢老供養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雖然江南地區是明朝的財富中心。但在此之前,這片地區的賦稅全部都要上繳到北京,南京只不過是一個擺設而已。在這樣的情況下,南明朝廷被迫同意各鎮可以在自己的駐地徵收賦稅。

這就形成了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明朝的江淮四鎮不僅擁有在駐紮地徵收賦稅的權力,而且還可以負責當地的民政。這就逐步形成了一個個半獨立王國,他們名義上是南明的官員,但實際上是一個個利益集團。他們手裡的40多萬軍隊從名義上說是明朝軍隊,但是從現實中說,他們更像各個軍閥手裡的私兵。

緊接著左良玉東征,這是導致南明弘光政權迅速瓦解的直接原因,其實左良玉所謂的東征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為了躲避李自成殘部,第二為了贏得更多的財富。但是為了師出有名,他提出了清君側的口號。想殺掉馬士英和阮大鋮。

良玉調動自己的大軍東進之後,馬士英不顧北方清廷的威脅,調動江淮地區的軍隊主力向西迎戰左良玉,江淮四鎮西進截擊左良玉。但這給北方的清廷極佳的機會,多爾袞命令清軍主力南下。此時面對清軍情況又變了,面對左良玉最多是搶地盤的問題,而清軍卻是來滅國的。已經形成了一個個利益集團的軍閥自然不會為了所謂的朝廷,去拼光自己的老本。

所以清軍南下之後,除了黃得功之外,其餘三個軍閥全部投降。黃得功戰死之後,他的屬下也選擇了投降。左良玉這時已經病死,他的兒子左夢庚也率軍向清軍投降。至此南明弘光政權已經喪失了自己所有的軍隊。

除了軍閥混戰的內在因素之外,南明還在其他方面漏洞百出。在南明初建,大部分大臣居然提出了「聯虜平寇」的錯誤政策,對於吳三桂降清以及引清兵入關沒有清醒的認識,而且也沒有吸取歷史,南宋聯蒙古滅金反被蒙古滅等歷史教訓。聯合清朝勢力對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進行打擊。竟然不知道誰是羊誰是狼。

雖然有有百萬軍隊,但是不聽詔令。甚至互相殘殺,就像百年大樹,已經腐朽了。其實小編感覺歷史上最大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莫過於清軍佔領全國。幾百萬人,將一億多人大敗,並且統治百年。任何的以少勝多,不是少的一方有多厲害,而是多的一方有多渣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咱們說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十大美女,情書,奸臣,名言,名醫,賢君,忠臣

TAG:歷史咱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