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空中航線是中國的生命線,它挽救民族危亡,支撐起了抗日戰爭!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日本人就憑藉其壓倒性的海軍優勢封鎖了中國沿海地區,導致中國無法通過東部沿海港口運輸從外國購買的軍事裝備。此時中國尚能通過西北國際交通線從蘇聯獲得軍事援助,通過雲南廣西的陸上交通線運輸西方軍火。然而到了1941年6月蘇德戰爭全面爆發之後,處在大潰敗中已經自顧不暇的蘇聯人隨即關閉了西北國際交通線。到了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之後,隨著日軍東南亞攻略的順利進行加上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的慘敗,中國的最後一條生命線——滇緬公路也被日本人切斷,此時的中國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
駝峰航線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迫切地需要重新打通一條物資通道,而此時節節敗退的美國人同樣需要中國繼續抵抗下去以牽制住日本的陸軍主力,然而陸地上的各個方向已經沒有向中國輸血的任何途徑,那隻能以高昂的代價開闢一條空中運輸線,於是著名的「駝峰航線」應運而生。
「駝峰航線」於1942年4月正式開始使用,它的起點為印度阿薩姆邦,終點為雲南省首府昆明,中間需要經過氣象條件複雜的喜馬拉雅山脈,地形起伏不定的高黎貢山、橫斷山脈,橫跨怒江、瀾滄江等多條大江。在這條長達800公里的航線上,飛行條件極為惡劣,此外飛行員們還飽受不時出沒的日軍戰鬥機攔截,其所經地區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最高山峰可以達到7000米!而「駝峰航線」的名字正式源於此——從飛機上看,下方巍峨的山脈宛如駱駝的駝峰!
飛躍駝峰航線
在航線剛剛投入運營的時期,由於沒有多少飛行員執行過這種難度高的驚人的運輸任務,再加上日軍此時在雲南航空力量還相當之強,故其運輸水平遠遠達不到中國所需要的每個月7500噸物資的要求,這個運量甚至在日軍攔截行動最猖狂的1942年年底低到每月只有幾十噸!後來隨著美國將大量靠譜的C-46型運輸機投入空運工作,加上中國駐印軍此時已經在緬北對日軍展開了全面反攻,巨量的營養開始源源不斷地注入到中國災難深重的肌體中。到1943年12月,單月運量高達近13000噸,1944年11月,中國遠征軍強渡怒江開始反攻滇西,駝峰航線的運量在這個月創下了34914噸的記錄!
喜馬拉雅山脈
後來隨著日軍在滇西緬北的力量損失殆盡,駝峰航線便不需要再穿越過危險的喜馬拉雅山脈,其安全係數大大提高,但在幾年的運輸工作當中,無數飛行員在執行運輸任務前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有一些月份,損失飛機的數量比例甚至佔到了執行任務飛機總數的50%以上!
墜毀的盟軍飛機
有的老駝峰航線飛行員甚至把它叫做「鋁谷」,因為在此飛行時根本不需要導航,順著墜毀飛機殘骸的閃光就能夠飛到目的地。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十多年,再回想起那段心酸的血淚史,不禁感嘆和平是何其來之不易!


※曾被質疑不是戰鬥機的飛機為何能成為二戰時德國空軍最強力量?
TAG:戰略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