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為啥要說:隆裕太后如果年輕可考慮納之為妾?

袁世凱為啥要說:隆裕太后如果年輕可考慮納之為妾?

【原創/首發】

袁世凱曾經對人說:隆裕太后如果年輕,我還可以考慮納之為妾。

袁共有1妻9妾,有10個老婆,妻妾夠多的了,為什麼還說這樣的話。

是貪婪,是褻瀆,還是譏諷,仰或是尊重,或者是好感呢?

而且,是不是隆裕太后很美呢?

影視上的隆裕太后

現代的影視,雖然將隆裕刻畫得很美,范冰冰也扮演過。

但是,隆裕太后的美貌不是真的美,而是後世的粉飾。

要說從外表上來看,隆裕太后的長相,不但不美,樣子還有點丑。

現代的人從她留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這一點。

真實的隆裕太后

是不是攝影師技術不好?也不是。當時親眼見過隆裕太后的人,也有敘述。美國傳教士赫德蘭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里寫道:「隆裕皇后長得一點都不好看。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

背微駝,體乾瘦,馬長臉,色灰黃,膚無澤,開口說話時一口爛牙發黑……

這活脫脫的一副黃臉婆的醜婦形象。

這樣的女人,單從外表上瞧,很難讓男人動心的。

所以,袁世凱未必能夠喜歡她外表。

不過,隆裕雖然丑,但卻給人留下良好之印象。

赫德蘭繼續寫道:「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她十分和善,毫無傲慢之舉。我們覲見時向她問候致意,她總是以禮相待,卻從不多說一句話……」

丑。但彬彬有禮,沒有傲慢的神情;一點也不讓人討厭,反而讓人親近。

這一點最是難得。因為此時的隆裕,她是當時中國最有權勢的女人,其取代的是慈禧太后的尊榮地位,在這個地位之上,至少可以在皇宮中作威作福,讓他人景仰。她的身份是正兒八經的太后,她是光緒皇帝的正妃,也是最尊貴的皇后;光緒死之後,她成為宣統帝名譽上的母親,也就成為垂簾聽政的天下第一女人。

垂簾聽政(影視)

慈禧太后在74歲去世前,將她選做了接班人。

不是因為她強勢,不是因為她心機深,而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正統思想,她畢竟是光緒皇帝的正妃皇后;第二個原因她是慈禧娘家人。慈禧將她嫁給光緒,是不讓皇后的位子落到別的家族,只能夠攥在葉赫那拉氏手中。這是一種政治考量。

所以,造成了隆裕一生的不幸,雖然貴為皇后,但卻從來沒有幸福過。

隆裕,1868年2月3日出生,姓葉赫那拉,名「靜芬」,小名「喜子」。滿洲鑲黃旗人,父親葉赫那拉·桂祥,慈禧的弟弟。慈禧是靜芬的姑媽。光緒十四年(1888年),她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光緒比她小3歲,是她的表弟。

葉赫那拉·桂祥

靜芬家中,兄弟姐妹一共有5個,2個男孩,3個女孩。她在女孩中排行第二,算「次女」。她姐姐「靜榮」,嫁給輔國公載澤,她妹妹「靜芳」,嫁給貝勒載澍。三個女孩都是正妻,地位顯赫。這跟她們是慈禧太后的侄女肯定是有關係的。

那時婚姻都是包辦婚姻,這三個女孩的包辦婚姻,特別是靜芬還擔負了政治考量。

所以,喜子靜芬嫁給光緒皇帝並不幸福。不幸福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她長得的確丑,第二個,她的身份容易讓光緒猜測,特別是光緒後來與慈禧的關係緊張之後,這樣的猜測會更嚴重。從歷史記載看,光緒一點也不喜歡皇后靜芬,他喜歡的是「瑾妃」和「珍妃」,特別是年僅14歲,玲瓏俏麗,又「工翰墨、善棋」的珍妃,夜夜承歡,殆無虛日。皇后靜芬有苦說不出,對太后也難啟齒。太后也不便明言,對光緒只能旁敲側擊。皇帝諾諾連聲,但回去後依然故我。所以,靜芬沒孩子。

在一些作品之中,皇后靜芬被描繪成弄權的惡婦人。不過,事實上,珍妃聰明過頭,暗中賣官,慈禧在珍妃寢宮密室發現賣官小賬本,敦促光緒處理。光緒不得不下一道聖旨,將瑾妃、珍妃降為貴人。但是,慈禧仍然寬宥,一年後重新晉陞珍妃瑾妃為貴妃。按宮庭規矩,犯事嬪妃交皇后管束,隆裕只能夠處理,幽閉宮中,命嚴加看守。這讓隆裕皇后做了惡人。

珍妃

珍妃雖然在影視作品中討人喜歡,但在現實之中卻很難讓當時的人說好。比如,珍妃仗著光緒對她的愛,不但賣官賺錢,還肆無忌憚要求光緒把龍袍脫給她穿上。這在封建社會絕對不允許。慈禧知道後當然要管。光緒和珍妃把責任和氣推到皇后身上,對隆裕惡語相加。戊戌政變後,光緒被囚禁瀛台,煩躁時多拿隆裕出氣,還如同市井漢子痛打隆裕,抓頭髮往地上磕得頭破血流,搞血腥家暴。

這樣的家暴,平常女人難以忍受,更何況作為皇后的隆裕,但她默默忍受了。

在一些人的筆下,隆裕皇后被描述成是一個昏庸而愚蠢的婦人。

這也不是事實。

曾任慈禧御前女官並擅長英文寫作的德齡郡主,在她描繪的宮內女子聊天的記錄之中,記錄了隆裕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我知道每一個國家都有一個最高統治者,而有些國家是共和政體,像美國就是,美國對我們很友好。不過遺憾的是現在到美國去的都是些平民,沒準人家美國人以為我們中國都是這樣的人,我倒真希望能夠有幾個滿洲貴族去,好讓他們知道我們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隆裕在深宮之中,能夠有這樣的見識,說明她平時是讀書的。果然,德齡郡主了解到,隆裕正在讀一些不同國家的歷史書籍。

隆裕與慈禧合影

慈禧太后死後,隆裕的地位是萬人之上,但是,她在清王朝的最後3年,沒有在朝堂弄權,沒有掌握軍國大事,掌握朝廷大權的是載灃。載灃思想頑固僵化,又沒有慈禧的統治術,因為組建皇族內閣最後激化國內矛盾,發生各省脫離清廷,引起清王朝最後滅亡的革命。最後,將一個女人,推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

在南北和談的整個過程之中,隆裕雖然有過一些幻想,但她卻堅持了幾點:1、沒有以血腥的手段對付革命黨人(比有的革命黨人善良),2、沒有耍過任何政治手段和搞過任何陰謀阻擋清廷退位,更多的是擔心宣統小兒性命安危(完全是悲天憐人),3、對周圍的人從來沒有怪罪和責罰或者殺滅,甚至是通過各種手段讓她退位的袁世凱,她不但沒責怪,反而強調「你看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無論大局如何變化,我也不會怪你。將來皇帝大了,有我在,也不會怪你。」

說實話,作為皇后,在宮中20多年,慈禧太后所使用的手段,她不可能不知道。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兒跑?可是,隆裕從來沒有耍過兩面派,沒有給袁世凱與南方的和談施加什麼壓力和亂子,或者玩弄過什麼見不得人的花招。她也沒有支持過皇親國戚中的抵抗派,沒有支持他們遷移熱河繼續分治天下、作最後垂死掙扎。如果她是個膽大妄為的婦人,權力欲強的婦人,手握有清廷大權,怎麼也會弄些事情出來。

清廷最後和平退出政治舞台,沒有釀成鎮壓和垂死掙扎的血案,無不與隆裕有關,因為她手中握有最後的權柄,可是,她的性格和心性的善良,在最後的政治風暴中表現出來的只是和平且平靜,寧願自己流淚到天明,也不給天下添亂。這不是多數人能夠做到的。

從史料記錄中,後人看到的是一位心底善良、寬仁忠厚、能識大體、能夠體諒別人的女人。

隆裕的生活照

她是個值得同情的悲劇人物。無論是婚姻還是尊榮的失去。

善良,識大體,性格溫和;自責,尊重生命。

所以,一代梟雄袁世凱對她頗有好感。也算具有正常人之心。

對於這樣的女人,多半是同情心,還夾雜著微妙的好感。

只是後世不尊重歷史的狗血電視劇把她寫成壞人了。

其實,當時的人,對這位悲劇的中國第一女人的評價很高。

蓋棺定論的評價是這些——

《大公報》:既非依附於帝王,亦未嘗有垂簾之政績,而獨以讓德高懷,召億兆人之謳恩,曾不以國體之變遷,而稍馳其愛敬者,伊古以來,實惟前清隆裕太后。

《中國日報》:己丑年嫁光緒帝為嫡後,秉性柔懦,失西後歡;尤與光緒感情不洽,抑鬱深宮二十餘年。既無可譽,亦無可譏。惟清廷退位,後力居多,將來共和史中亦不失有價值之人物也。

《亞細亞日報》:隆裕太后去歲,不為親貴浮言所動,力主共和,實為有造民國。今一日崩御,我五族國民,當同情哀悼。

退位詔書

孫中山:孝定景皇后(隆裕)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

黃興:全賴隆裕皇后、皇帝及諸親貴以國家為前提,不以皇位為私產,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遂使全國早日統一,以與法、美共和相比並。

黎元洪: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閻錫山:皇太后賢明淑慎,洞達時機,垂憫蒼生,主持遜位。視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吳景濂:隆裕太后以堯舜禪讓之心,贊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開東亞民主之基。順天應人,超今邁古。僉謂美利堅之獨立,受戰禍者或七八年;法蘭西之革命,演慘劇者將數十載,雖伸民氣,實苦生靈。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審潮流,深鑒大勢,見機獨早,宸斷無疑。詔書一下,化干戈為壇坫,合五族為一家,大道為公,紛爭立解。蓋寧可以敝屣天下,斷不忍塗炭生民,所謂能以私讓國。

隆裕去世靈棚

各國公使:隆裕太后英武明斷主共和,下詔贊成。致使糜亂之局由此大定,民國秩序得以保全。一切商場、金融均受無形之保護,中外同聲感恩!外人之生命財產尤賴隆裕之力得以安全。

赫德蘭:她十分和善,毫無傲慢之舉。我們覲見時向她問候致意,她總是以禮相待,卻從不多說一句話。太后、皇上接見外國使節夫人時,皇后總是在場,但她坐的位置卻與太后、皇上有一點距離。有時候她從外面走進太后、皇上所在的大殿,便站在後面一個不顯眼的地方,侍女站在她左右。在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她就會退出大殿或者到其他房中。每到夏天,我們有時候會看見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在宮中漫無目的地散步。她臉上常常帶著和藹安詳的表情,她總是怕打擾別人,也從不插手任何事情。

信修明:因為她性質仁懦,不僅未受光緒的恩寵,就是慈禧太后也對她沒有特恩。在宮廷里名有六宮之權,其實上既受制於太后和皇帝,對下不能管制二妃,尤不敢多言,就是對太監,也不敢驕傲自尊。每日必至兩宮,早晚請安。請安完畢,只有閉宮自守,心中惴惴,惟憂鬱而已。後只率二妃在太后面前奉侍。太后對他們雖無特別管束,但禮儀之縛人,有較平民更為嚴重。每日在太后面前,提心弔膽,只有與太監為伍。

隆裕太后畫像,表現了畫家的尊崇

她在錯誤的時間成為中國第一女人,但她做了正確的選擇:和平的放棄!

正是這樣一位悲劇女性,親手結束了清朝統治,也結束了兩千多年封建統治。

而且,是用和平的方式,沒有一絲血腥和暴力。

她的善良美德,不應該被掩埋和踐踏……

【原創/首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緒 的精彩文章:

光緒也是個普通人,渴望遠離內心的孤獨與寂寞

TAG:光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