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為即將到來的馬拉松賽季做好準備,LSD訓練方案

為即將到來的馬拉松賽季做好準備,LSD訓練方案

LSD實際上是三個英文字母的縮寫,即「Long Slow Distance」就是長距離慢跑。這種訓練方法在長跑業餘愛好者中很受歡迎,而專業運動員實際上也會使用此方法進行訓練。在介紹這種方法之前,我們先需要了解一下馬拉松項目的能量供應特點。

馬拉松運動是保持較高平均速度並在公路上完成42.195km跑的運動,持續時間數小時。因此屬於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全程跑能量消耗高達1500-2500kcal,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的供能比例約為95%:5%,主要由糖原和脂肪的有氧代謝供給能量。各能源物質供能比例見下表:

ATP(簡稱三磷酸腺苷)是肌肉運動的直接能源,而肌肉內的ATP儲量有限,約5-6毫克/公斤肌肉,而我們運動時所需要的ATP遠遠大於這個值,因此需要其他能源物質合成ATP。其合成途徑就是三大供能系統。其中根據供能的由快到慢,供能持續時間的由長到短依次是磷酸原供能系統,糖酵解供能系統,有氧氧化供能系統。一般來說10秒左右的運動為磷酸原供能,如100m跑,耗能約35-40千卡;1分鐘的運動由糖酵解供能,產生乳酸,會使腿發酸,如400m跑,耗能約100千卡;而馬拉松則是典型的高度依賴有氧氧化系統供能的運動。

那麼身體中的什麼物質進行有氧氧化來供給能量呢?

一個是糖,另一個就是脂肪。一分子葡萄糖或糖原完全氧化分解產生38-39分子的ATP,是糖酵解產生ATP的13倍。一分子脂肪完全氧化分解可合成130分子ATP。由此可見脂肪是良好的能源物質,但是由於脂肪氧化需氧量較多,且產物酮體有較強的酸性,堆積過多不利於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態,因此對於專業馬拉松運動員來說,如何較好的動員脂肪供能,節省糖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關鍵。據文獻報道,在馬拉松運動開始階段的很短的一段時間內,糖和脂肪同時分解供能,但脂肪供能佔比例較多。隨後糖原氧化分解供能比例逐漸增大,可達90%以上,能維持肌肉較長時間工作。在運動後程中,由於糖原儲量衰竭,供能能力下降,此時則主要由脂肪氧化分解供能,並逐漸增大比例,也可高達90%以上,直到運動終止。在這個階段的機體代謝效率高低與脂肪酶、轉運體、線粒體數量等都有一定關係,跑者的個體差異十分大,屬於所謂「天賦」的範疇,並不是運動訓練或營養膳食能夠解決的。篇幅所限,在此不作深入介紹。綜上所述,各個優秀馬拉松運動員的糖儲備差別不大,成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脂肪動員能力。

LSD訓練可以有效的訓練到脂肪的供能能力,同時提高有氧耐力,尤其適用於賽前訓練,每周一次。原因是真正動員脂肪供能的時間是運動後約30-40分鐘,所以想要讓你的脂肪參與供能,就不能只是進行譬如30分鐘的4公里跑之類。而且脂肪供能有一個特點,就是是運動強度越低越能激發其動員,因此長距離的低強度慢跑(LSD)恰好是為動員脂肪參與運動供能而生的訓練方式。除此之外,LSD訓練還能夠模擬比賽距離,使長跑愛好者適應馬拉松比賽距離,因為有時長跑愛好者可能只跑過半程馬拉松或者更少,10公里,5公里等,而準備要參加全程馬拉松的比賽。這種情況可以採用LSD的方法循序漸進每周一次,進行賽前訓練。

那麼接下來就要說一下如何使用LSD訓練了

1

關於配速問題

LSD訓練中的S(slow)並不是說要多慢有多慢,因為畢竟有去多跑友還是想要在馬拉松的比賽中取得成績的,而不只是跑下來就行,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慢」的意義是強度不宜過高,達到動員脂肪供能的運動強度即可。(當然,如果你對成績並不在意,也可以毫無限制的慢跑)。從生理學角度來講,這個運動強度是達到最大攝氧量或最大心率的70%-85%,最大攝氧量需要有專門的呼吸設備來測試,最大心率可以使用(220-年齡)的方法簡單估算。如果不方便測試自己在運動中的心率,還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行配速:參考跑5公里,8公里,10公里這樣3-4個距離,記錄下你比較舒服的速度跑下來的時間,比較下各個距離的平均配速(分鐘/公里),如果最大值跟最小值誤差在半分鐘內的,那這個基本上就是你適應的合理配速。通過後期不斷的練習,穩定並強化配速跑,能讓自己的按照這個配速跑的距離更長。

2

關於距離問題

LSD訓練中的L(long)也並不是越長越好,這個長距離是相對於你自己的身體情況和鍛煉情況來說的,比如你在平時的跑步中每次都只是跑5公里左右,最長也就跑過8-10公里,那麼不能為了備戰上海馬拉松的比賽一下子就跑到42公里。運動訓練是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的。對於剛開始接觸跑步的人,跑步減肥的人來說可以以跑動時間的長短來衡量跑步距離,這些人可以選擇慢跑1小時。若是接觸過跑步一段時間,可以參考這樣一簡易的評價標準:以35-40分鐘的速度跑完5公里並且次日未出現不適感。可以嘗試每周的訓練兩天更長距離的跑步(如第一周加一次6公里跑,第二周加一次8公里跑,第三周加一次10公里跑)。每周訓練結束時嘗試逐漸接近半馬到全馬的距離,一來測試自己的運動能力,二來使自己逐漸適應全程馬拉松的比賽強度。要注意每次跑完這種長距離第二天需要積極性休息,如按摩,牽拉,鍛煉結束冷敷等,以便肌肉狀態恢復。

3

訓練安排(周訓練計劃)

推出一個為期6周的訓練計劃,希望能夠幫到今後打算連續參加馬拉松的跑友。

基本原則:每周保證4-5天的訓練,最好是5天,基礎就是5公里跑,其中每周增加次長距離跑和一次測試跑,依據循序漸進原則,每周增加強度和距離,最後一周減量。例如:

如果你是準備參加的賽事還剩2周時間,而前幾個星期的訓練你都沒有嘗試過半馬,或是30公里的跑步,那麼剩下的這兩周時間嘗試跑下20km(半馬),放鬆心態就好。

以上訓練均用LSD的方式進行。

4

注意事項

LSD訓練時間過長,對身體能源物質的消耗大,注意運動前,中,後的補水補糖,以及電解質的補充;

在進行LSD的訓練中可以使用走跑交叉相互結合的方式,不要硬撐非得一步不走,要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切忌與人攀比和急於求成,LSD訓練需要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

保證休息,利於肌肉的恢復。

最後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點擊你感興趣的標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跑說 的精彩文章:

技術冬天運動瘦得快!看這一篇就夠!

TAG:悅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