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史志輝:潤物細無聲—20年影像記錄中國最後的鐵匠

史志輝:潤物細無聲—20年影像記錄中國最後的鐵匠

鐵器的使用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一次飛躍,也是先民貢獻給後世子孫的傑作,不論是農作的犁鏵還是征戰的刀劍,無不鐫刻著鐵匠們的辛勞和付出,鐵匠這個行當,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喜怒哀樂,綿延至今。

我對於「鐵匠」專題的拍攝,實屬自然而然。兒時,鐵匠爐帶給我的記憶不僅僅是四濺的鐵花還有烤熱的饅頭和紅薯,每每想起這些總是無比的溫暖。不知從何時起,鐵匠行當還有和許多其他的老行當都與離我們漸行漸遠,我想,我應該成為歷史的傳承記錄者,用筆去記錄那傳統工藝的光榮,用鏡頭去定格這些漸成絕響的老行當,為後人留下傳神的史料,讓它們它能有聲有色的停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先後走訪了陝、甘、寧、川、豫、瓊、閩、蒙、貴、黑、藏、新等多個省(區),足跡遠抵台灣,多方位的採訪了100多名鐵匠,拍攝了萬餘幅圖片,拍攝的過程是艱辛的,也是快樂的。享受,是艱辛的附加值,但它很純粹,我喜歡這樣的付出。拍攝中,飛濺的鐵花燒壞過我的鏡頭,也燒破過我的衣裳,然而,能將祖輩世代的遺產的情景最大限度全方位的保存,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時啊。

打鐵的工藝流程大致是:選鐵—生火—打鐵—再加熱—再鍛造……直至成型—淬火—打磨拋光—檢驗—成品。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要打造出好的鐵器經驗很重要,材料的可鍛性、打鐵的「火候」、起鍛、打鐵位置都有著講究。然而在經驗豐富的老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也能如變戲法般的變得方、圓、長、扁、尖。攝影也一樣,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沒有走心的體會和感受,拍好照片,絕不容易。

一種傳統手工技藝,或許總有走向終點的那一天,然而,它留人類留給世間的貢獻,不應被遺忘,它應該在人類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我常常想,時過境遷,唯有鐵匠圍著鐵匠爐依然堅持、堅守著這一爐「熱火」。這就是歷史,歷史似乎無情,中華五千年的鐵匠瑰寶工藝,在歷史的長河也似乎在正被湮沒,鐵匠和鐵匠爐,似乎要在無聲地漠視中趨以末路,悲愴地踽踽而行……但是,我堅定的認為,打鐵及就是成為「消失了的行當」,它對歷史的貢獻,對人們生產、生活所提供的方便,永遠會被人們提及,後人會記住鐵匠這個行當,會記住鐵匠們往日的輝煌和他們現時的苦楚,因為這就是歷史。而我能做的,就是繼續拍攝。

史志輝

史志輝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美國攝影學會(PSA)會員;陝西現代攝影協會副主席;咸陽市攝影家協會顧問等。擅長民俗題材攝影創作,作品先後在《大眾攝影》、《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解放軍報》、《中國攝影年鑒》、《中國攝影圖片社》、《中國攝影家協會網》、《新華網》、《國家地理中文網暨華夏地理網》、《陝西畫報社》等多家媒體發表或被收藏並獲獎。參加了第15、16、17屆「中國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第1、2屆「中國(三門峽)白天鵝·野生動物國際攝影大展」;「多彩貴州?第十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2017麗水攝影節」;「烏克蘭國家攝影家協會影展」; 「第七屆大理國際影會」;「美國紐約國際攝影大展」,出版發行了《最後的鐵匠》等攝影著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國際 的精彩文章:

2018東莞市民攝影周開幕開幕,《鳥顏色》新書首發

TAG:影像國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