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做這件事,是我們最難的自律

不做這件事,是我們最難的自律

不同的城市

相同的你

------

2018.1.12

GOODNIGHT

幾天前,在開眼Eyepetizer看過一個廣告:致25歲還一無是處的你。

廣告內容大概講的是,台灣104基金會發起了一項名為「Be A Giver」的社會運動,呼籲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他們請來了幾位執行長、總監、經理,對幾份匿名求職者進行評估,結果,他們給出的評價除了否定還是否定。

「這實在不是一份好履歷」

「他的學歷沒有競爭力」

一瞬間,好像所有人基本都被刷掉了。

然而,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否定了「33歲還沒有一份正職工作」的大導演李安。

否定了做過洗車員、麵包學徒、菜市場學徒,但只有中學學歷的世界麵包大師冠軍吳寶春。

否定了最好的朋友。

否定了從小看到大的隔壁家的孩子,以及自己的女兒。

當撕下遮住名字的貼紙時,他們被這些面試者嚇到了。

短片的最後說:沒有了偏見,留給年輕人的就是無限。

什麼是偏見?

百度詞條上,偏見是對某一個人或團體所持有的一種不公平、不合理的態度。

指的是受某種印象的影響,而產生的不公正的看法。

就好比如網上一個段子說的:

見過滿身紋身的青年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

見過衣冠楚楚的教授在酒吧,嗨的比誰都社會。

見過平日里光鮮亮麗的女人,在豪宅獨自等待著她們的情夫。

見過KTV裡面的女孩,用麥聲辛苦掙來的錢,都寄給了家裡的父母。

見過借別人錢買iPhoneX,卻要父母還錢的。

這個社會穿的靚麗不一定是高雅, 衣著暴露不一定是不檢點。

之前,知名台灣女作家,林奕含事件。

她在家中自縊身亡後,年幼時候被性侵的經歷也被媒體曝光了。

林奕含沒做錯什麼,卻在自傳中不停地道歉,覺得自己骯髒。

當她勇敢地撕開自己的傷口,向周圍人承認自己有抑鬱症時,得到的不是理解與關懷,而是嘲諷與被疏遠。

她說當她跟學校說自己的病情的時候,學校以為她裝病不想上學。

同學們都尖銳地諷刺她,反正家裡有錢,又不用工作什麼的。

這些都成了壓死林奕含的最後一根稻草。

講一個同圈子作者寫過的真實故事。

大學那年,「我」因為看上去穿得不邋遢破舊,而被取消了一整年的國家勵志助學金。

她們宿舍有一位來自閉塞農村很窮的女孩子,很窮,大概是那種第一次見到就忍不住流淚的窮。

報到那天,她穿著軍訓那種硬邦邦的鞋子,背著一個看上去用了幾十年縫縫補補的舊書包,穿著洗得快脫線的灰布衣。

女孩子上頭五個姐姐,三個在讀書,兩畝地,一條老狗。

父母務農,沒有文化,省城沒去過。

也許是真的太窮,她真的拼了命,放學後就去勤工助學掃地,倒垃圾,這樣一小時能掙六塊。

除了班級聚餐,永遠沒在食堂以外的其他地方吃過飯。

有時候,會從食堂買兩個饅頭,從家裡帶了鹹菜一起吃。

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段時間,她爸去除草,在田裡摔了跤,小腿骨折,在床上整整躺了兩個月。

她就咬著牙兼職了兩個月勤工助學,吃了整整一個月的鹹菜饅頭。

學校助學金申請的那天,所有人都願意把這份援助投給她,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班裡五個名額,第一個就給了她。

可是兩天後,她的助學金被班委通知取消了。

理由很簡單,有人看到她背了一個新書包,還換了髮型,出了校門。

她第一次哭,是那種倔強的,眼睛睜睜地砸下眼淚。

她說,書包是最疼她的大姐發第一個月工資給她買的,還是商場打了五折的老款。

至於頭髮,長這麼大了留了二十多年一個髮型,剪了頭髮變了樣子。

這難道都是犯罪嗎?

明明她比大家更需要那筆錢,卻因為一句流言,一句惡意的偏見,讓原本能稍微緩解的家庭變得雪上加霜。

後來,助學金的五個名額確定了,都是班委。

不是比窮嗎,說白了,沒人比她更窮。

當拿到助學金的那晚,五個班委大擺酒席,說大家有福同享,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沒窮過的人,大概,永遠不會懂,那是一種埋在骨子裡的自卑。

可能,在他們眼中,貧窮就該有貧窮的樣子。

沒有任何髮型,別說做頭髮,剪頭髮都不行,清湯掛麵,沒有好看的包,一個月生活費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不能穿得像個人樣,要在人群中永遠抬不起頭地走。

必須永遠吃食堂最廉價的飯,只能去食堂買一塊錢的白米飯,提個袋子滾回宿舍丟臉地吃。

而且,不能買任何新衣服、鞋子、包,你必須沒有任何娛樂,除了學習就該去打工。

一旦,你對自己好點了,你就應該失去勵志助學金。

因為你比那些沒飯吃的看上去好多了。

窮就該有窮人的樣子!

所以,要拿國家的援助,就活該窮死、餓死、醜死。

故事的結局是,那個冬天,女孩子不想讓她父親要拖著帶病的身體在寒風中賣力。

最後,放棄學業,出去打工了。

也許對於一個真正的貧困家庭出來的寒門學子來說,獎學金、助學金只是杯水車薪。

可就是這樣一個揣測的偏見,就把這唯一的命脈都給掐死了。

大多時候,人們都喜歡帶著極端的偏見,在不著邊際自由中使自己得到滿足。

再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前段時間回家,被幾個玩的好的朋友喊去唱歌,其中,有一個是我以前接觸過的女孩子,一起吃過飯,其她幾個都不認識。

這姑娘早在代購很火的時候,就趕上這個紅海,一直到現在,都是四海為家,靠代購賺錢。

雖然不是超級有錢,但也算很厲害的那種女孩子。

至少在和我同樣的年齡,她可以每個月給父母五千塊,我自問,想寫文章做到這一點,還是捉襟見肘的可怕。

但問題就在這兒了,有時候,真的是應了那句話,人怕出名,豬怕什麼來著。

這個女孩子吧,天生長得比較媚態,直白點講,就是擁有一張妖惑眾生的狐狸精臉。

愛美是女孩的天性,偏偏這姑娘代購的又是化妝品,所以相比其他女生,更是各種打扮。

然而,當這個女生出去上衛生間的時候,有好幾個女生則是一臉鄙夷的說,一看就是被包養的小三,說什麼代購,也不是正經職業。

背後的閑言碎語,更是不明覺厲。

要不是顧及其她兩個朋友的面子,真的想說一句:有本事,你也出去傍個富二代,當個小三看看,有沒有人願意包養你。

大概,只有熟絡的人都知道,姑娘其實內心很傳統,三觀端正,對待感情也很認真,和初戀在一起談了四年,最終以男生劈腿而告終。

說實話,有時候,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偏見太多了。

其實,常識與道理,大家都明白。

穿著打扮,僅能反應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與品味。

職業也從未有過高低貴賤。

80後沒有垮掉,90後也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00後也會成為中堅,時代文明一直在進步……

可大多數人,還是習慣性偏見,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有時候都不想要。

世上最大的惡意,大概就是生活在定性思維里,不能正確理性地去判斷周圍的人和事物。

世界上最大的善意,就是能夠摒棄偏見,理性真實地去發掘他人的本質。

亦舒說,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覺,自己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因為,人越成熟,偏見也會越來越少。

聚美優品的ceo陳歐寫過這樣一句話,從未年輕過的人,一定無法體會這個世界的偏見。

被世俗痛罵

被房價羞辱

被權威漠視

被平庸折磨

和生活交手這麼多年,無論你是否光彩依舊,興緻盎然。

無論你是否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但請收下所有好的,不好的,然後繼續赤誠善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丑兒姑娘 的精彩文章:

這樣的男朋友,請加一千分

TAG:丑兒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