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啥自學編程很難找到工作?

為啥自學編程很難找到工作?

無論在校大學生還是已經畢業的,還有已畢業很多年的想轉行做程序員的小夥伴,開始會嘗試自學編程,但嘗試幾次會發現自學編程太難了,折騰幾個回來基本上做出兩種選擇放棄或者參加培訓。能通過自學順利找到工作的鳳毛麟角。為什麼自學編程這麼難?筆者根據十幾年的編程經驗,嘗試著總結了以下幾點原因。

一. 沒有學習大綱,亂學一通,喪失繼續學習的勇氣

目前網路上學習資料多如牛毛,各種學習方法卷牙交錯,而且適合別人的方法不一定完全適合自己,所以從萬千信息中提煉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很多人開始的很著急,還沒落實好自己的學習大綱,就匆忙上戰場了,結果被撞的頭破血流大敗而歸。兵家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先制定學習大綱,然後收集好資料再去全力出擊。

如何定製自己的學習大綱,首先確立好自己未來的方向,有了方向就容易確定自己先學習什麼語言,確定了初學語言,就可以制定相對詳細的計划了。怎麼確定自己做的大綱是切合實際的,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技術群,或者找技術文章作者,一般做技術的溝通起來比較容易,當然也可以直接聯繫筆者。保持耐心總會找到,方向層面的東西含糊不得。

在這提醒下那些不是計算機專業的小夥伴,在學習之前買本計算機組成原理看下,做些鋪墊。盡量選擇直接翻譯國外的那種,相對來說質量高點。在這推薦一本給大家(計算機組成原理),方便大家學習使用。

閱讀計算機組成原理,盡量的短時間內補一下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了解計算機裡面的一些關鍵詞,了解下計算機的框架結構,為學習基本的編程語言打點基礎。

二. 不能專心學習一門語言,學到一半就開始切換到別的語言,這山看著那山高

很多自學的開始學的是Java,過了沒多長時間又切換到python,從編程語言本身來看,學到一定層次只是在語法細節上差別,真正掌握一門語言之後,再去學習別的語言只是熟悉語法的細節而已,能夠做到觸類旁通。這就開始解釋越是老手,學習新語言的入門時間越短。

在學的過程中不要覺得目前學的有這樣那樣的缺陷,耐住性子學好一門,然後再去學習下一門語言。每種編程語言都有自己適合的場景,編程語言到最後只是編程的工具而已,編程的核心點是編程思想,我們一遍遍打磨的看似是編程語法,其實修鍊的是編程邏輯思想。

常見的編程邏輯思想不會超過100個,隨著時間推移有個幾年的經驗,會掌握個20-30個模式,這個階段基本屬於信心比較強的階段,在意識形態上展示出,來個基本的功能或者模塊做起來不會那麼慌了,在編碼界基本上屬於標準工程師級別了,業內流行著這麼一句話三年培養一個工程師其實就這麼點事情。隨著編程年限的增加,越感到自己的掌握的匱乏。知道的多了,隨之不知道的也會變多。

三. 很難一直堅持學到底,耐不住寂寞,編程的學習細節繁多,標準的腦力力氣活

自學編程能否做到最後,第三點最關鍵,目標方向再明確,半途而廢還是會放棄。很多人經歷了從入門到放棄這個過程。考驗是不是具備編程能力,就是能不能坐住,標準的程序員能坐在電腦邊上一動不動持續8個小時,這在正常的編程工作中也是十分常見的事情,其實這也算是編程的基本功。

綜上三點能自學做到,想不成為技術高手都很難了,筆者當初也是在自學中苦逼的度過的,回顧來看也是一種財富。走向技術崗位的時候,幾乎是無縫對接,進入技術崗位在注重培養的單位還能安排好一點的師傅,基本上都是靠自己了,分配到任務首先自己要有一定的認知和理解力。這就為什麼培訓速成出來和自學的典型差異。同樣是兩個人一個自學,一個參加培訓幾句話就能很快的識別出來,培養的模式截然不同。加油吧,未來的程序員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序員互動聯盟 的精彩文章:

有三類人永遠做不了程序員

TAG:程序員互動聯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