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ES 2018之後的反思,為什麼VR還是沒火起來?

CES 2018之後的反思,為什麼VR還是沒火起來?

去年,虛擬現實成為CES展會的關鍵詞之一,似乎預示著VR時代即將來臨。然而直到現在,CES 2018已經結束,試問,我們有多少人擁有了自己的VR設備?我們為什麼不急於擁有一款VR設備呢?

今年新的VR產品將比去年更多,解析度更高,延遲更低,感測器也更好,這樣的發展趨勢有利於VR以更快的速度普及。人工智慧(AI)產品和增強現實技術愈發成熟,這也為虛擬現實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也許我們是時候改準備好面對一個「VR無處不在」的世界,無論是從培訓還是安全還是下一個殺手級應用的出現。

然而,我們每年都在面對一個情形,美好的未來,充足的信心,越發完善的技術和越來越低的價格,可事實是,VR就是一直沒有火起來!想一想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呢?

首先應該是感測器。VR頭顯會在人眼前勾畫一個虛擬環境,讓你沉浸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但人類的一個本能動作就是舉起自己的手,看看手是如何反應的。但如果沒有手部感測器,手不會在虛擬環境中顯示,這樣一來大腦就會醒悟過來,意識到眼前的一切是不真實的。然而頭顯配套的手部感測器大多為手柄,這總能給我們帶來跳出感。

此外,還有顯示問題。即使你有解析度再高的顯示器,它也不會模擬真實的環境。你在虛擬環境中看到的物體與現實環境中是不同的(當然,除了那些特定的大空間VR場所),你的視覺無法通過VR來檢測到真實環境中的障礙物。這將給大腦另一個暗示,你在VR中所看到的並不是現實世界,你要小心真實環境中的物體是否會影響到自己。這種疑慮會影響人們的沉浸感。當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公司正在計劃使用特殊的相機通過在VR中重建這些缺少的場景,使之與現實場景更吻合。

還有就是延遲了。如果你在一個VR環境中快速移動,渲染過程必須要足夠快,非常低的延遲才能使體驗者感覺更真實。好消息是,今年CES上的設備具有更強大的計算能力,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同時,技術的進步將降低產品的價格,這使得我們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買一款性能更好的設備。

虛擬現實內容開發商在開發應用程序上的投入一直很「保守」,虛擬現實應用程序的開發速度也比預期的要慢。VR內容和VR設備在這種雞與蛋的博弈中,生長趨於緩慢,很難有爆髮式的進展。

然而,由於人工智慧在過去一年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使得VR設備能夠「知道」或者可以推斷出更多關於環境變化的因素,使整體體驗更加真實,而且技術的商品化使得涉及AI的VR體驗成本越來越低。人工智慧近年來已經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特別是可以通過API(應用程序編程介面)等方式將其整合到其他環境中。

說到API,VR中涉及的許多模塊化技術已經在提供更加強大的API方面變得更好了,這些API更容易用於開發VR。無論是將LiDAR(激光雷達)整合到項目中,還是其他任何一種感測器中,將它們連接在一起,或者至少讓所有人都能使用同一種語言,這是非常有用的。

僅在LiDAR方面,我們就看到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在過去的幾年裡,成本急劇下降,使得各種建築商試圖以新的方式模擬環境。

我們希望虛擬現實技術不斷進步,不僅僅因為進入一個「真實的」虛擬環境很有趣,還可以使其他許多行業能從中受益匪淺。我們每一天都在期待VR火起來,但是也許它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向前走,緩慢加熱。說不定哪天我們回頭看看,發現它已經火了。

本文編譯自:welivesecurity

VR平台 | VR網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R平台 的精彩文章:

HTC終於升級了Vive頭顯 這對於Oculus意味著什麼

TAG:VR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