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17年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年度書目

2017年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年度書目

原標題:2017年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年度書目


以下匯總了各出版社於2017年出版的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相關著作(排名不分先後),歡迎補充~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2017年相關出版物


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

01


瞿林東


《瞿林東文集》(10卷)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9月



本文集是瞿林東教授關於中國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領域代表性論著的集結,內容既涵蓋史學理論、史學批評、史學功用、史學史綱、史學史志等基礎性理論著作,也包括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20世紀中國史學、中國史學重要人物與20世紀中國史學關係等專題性著述,全面反映了作者四十餘年的治學歷程、研究路徑,對於了解作者的史學觀點及中國史學的發展脈絡、理論內容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02


《史學月刊》編輯部編


《大數據時代的史料與史學》

人民出版社


2017年12月



本書議題廣泛,既有以大數據時代史學為主題的史學理論與方法、資料庫建設等方面的思考,也有藉助於大數據時代理論、技術和方法所做的專題研究。它體現了當代中國歷史學者面對新的潮流,基於本學科的發展做出的思考和探索。


03


周良發、韓劍塵


《梁漱溟歷史哲學研究》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本書是在作者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梁漱溟歷史哲學以儒家傳統生命意蘊為本,援引柏格森生命哲學構建新的形上本體,並由此衍生出來的意欲動力論、文化形態論、倫理本位論、天才聖賢觀、直覺認識論等構成的系統的歷史哲學體系。全書對梁漱溟歷史哲學形成背景、理論淵源及主要內容作了系統闡釋,並就相關議題與湯因比、斯賓格勒等西方歷史哲學家展開橫向對比,材料翔實、內容豐富、思想深邃。


04


陳勇


《錢穆與二十世紀中國史學》


九州出版社


2017年8月



本書主要就錢穆的史學思想、治史成就與方法,以及在20世紀中國史學中的地位等問題展開研究和討論。作者把錢穆的史學思想置放到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變遷的大背景中進行動態考察,釐清其史學體系的形成、發展過程及其與近現代其他史學思潮、流派之間的學術關聯,探討了史家與社會、史家與時代的互動關係。


05


彭衛

《走進歷史原野:史學續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7年7月



此書選錄了作者彭衛在1987-2016年間撰寫的史學理論和史學史領域的論文二十餘篇,內容涉及歷史認識論、歷史方法論、史學史和學術評論諸方面。作者提出的一些學術觀點,如對歷史研究主體謬誤的分析、歷史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建設的設想、歷史學實踐性的必然存在、學術評論的意義和規則等,在學界均有反響。


06


周一平


《20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史》(上下冊)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7年7月


本書為20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的研究著作,對史學理論、史學史、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史學團體、史學學科建設等學科和領域,政治史、法制史、思想史、民族史、社會史、文化史、科技史、災荒史等專史的發展歷程、規律、現狀、趨勢和前景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總結和探索。


07


王晴佳


《台灣史學史:從戰後到當代》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年7月



本書以過去五十年台灣的歷史研究為主要研究對象,但其重點則在描述和分析歷史意識的變化。一方面,本書敘述了歷史研究在台灣的發展和變化,同時也涉及其它與史學相關的領域,特別是台灣文學界在構造台灣歷史意識上所表現出的努力。另一方面,本書雖然是一本台灣史學史,以在台灣工作的史家的作品為基本分析素材,但作者並無意對台灣史學在各個方面的成就,作一總體評述。作者的寫作宗旨,只是想對台灣史學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變化發展,從一個外部觀察者的角度,作一鳥瞰,希望能指出其發展的淵源、變化之原因和未來之趨向。


08

張越


《近現代中國史學史論略》


商務印書館


2017年5月



該書稿以研究、討論中國近現代史學發展和史學家為主要內容。其中,專題研究包括社會史大論戰、「五朵金花」問題、近代以來民族精神與歷史文化認同問題等,人物研究包括郭沫若、顧頡剛以及新中國建立後「十七年時期」史家群體等。本書還收入了民國史學史和新中國史學史兩個專題,以及若干與當代中國史學研究的發展趨向直接相關的訪談、評論等。


09


高希中


《反省與重建:


新中國成立後歷史人物評價問題的理論考察》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7年1月



歷史人物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歷史人物評價是史學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該書按照歷史人物評價標準的邏輯分類方式,系統敘述了新中國成立後在歷史人物評價理論與實踐方面的主要成果及存在問題,並對其中不同學術觀點進行了比較或進一步探究。該書的顯著特點是主張重視歷史人物評價的道德標準,並冀望引起學界對這一問題的重視。


史學理論與外國史學史


01


何兆武


《可能與現實:對歷史學的若干反思》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年3月


此書是何兆武文集之一種,收入作者有關史學理論的原創性論文十餘篇,代表了國內學者在這一領域的前沿水平。何兆武先生畢業於西南聯大,學貫中西,先後在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清華大學從事研究與教學,研究涉及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思想史、歷史哲學等領域,有學術專論數十篇,均卓有創見,先後結集成書;此外還有大量學術隨筆文字。此次經系統整理,將其著述文字編訂成書,分專題五種出版,為其一生學術精華的總結。


02


彭剛


《敘事的轉向: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考察》


(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年7月



20世紀70年代,西方史學理論領域發生了學術範式的轉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興盛一時的分析的歷史哲學逐漸被敘事主義的歷史哲學所取代,後者至今仍是當代西方史學理論中主要的理論形態。這一轉型通常被稱之為敘事的轉向。本書集中考察了這一轉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海登·懷特和安克斯密特的理論取向,由劍橋學派主將斯金納的個案出發分析了思想史研究領域所呈現的理論問題,並結合20世紀史學理論的發展史,探討了在史學理論新前沿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歷史事實與歷史解釋、歷史學的客觀性等問題的思路。新版擬增補《對敘事主義史學理論的幾點辨析》、《被漫畫化的後現代史學》等文章。

03


張雲飛


《歷史認識的真實性問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7年3月



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在對歷史認識的真實性概念進行界定的基礎上,進一步考察歷史認識過程中歷史學家能否達到真實性的目標。歷史認識過程主要包括三個要素,即:歷史認識主體、歷史認識對象以及歷史研究方法。作者分別從歷史認識主體方面分析歷史解釋;從歷史認識對象方面分析歷史事實與歷史文本;最後審視各種具體方法在歷史認識過程中的真實性問題。


04


張廣智


《徜徉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商務印書館


2017年4月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的學術和文化領域方面成果的結集,收錄了作者與中外史學相關的一些學術隨筆、散文、書評、序文等,分為「守望」、「無花果樹下」、「最是長相憶」、「讓克麗奧走向坊間」四部分,全書內容歸屬史學與文學類,落墨於「文史之間」,以深入淺出,明白曉暢為特色。


05


王晴佳、李隆國


《外國史學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年7月



這是一部高水平的教材,系統敘述了自古希臘以來的西方史學傳統。相對於已有的同類教材來說,討論更為深入全面,力圖突破「西方中心主義」的窠臼,將內容擴展到中國之外的西方以外的地區,突破中西比較的二元對立思維,引導中國學者擴展視野,以更新的視角考察歷史和歷史學的變化。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翻譯作品


01


喬·古爾迪、大衛·阿米蒂奇


孫岳 譯


《歷史學宣言》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5月



歷史學家該如何向當權者講述真理?這一點為何至關重要?就規劃未來而言,為什麼500年的視野要優於5個月或者5年?為何歷史——尤其是長時段的歷史——對理解造成當今社會種種矛盾的多重過去如此不可或缺?撰寫《歷史學宣言》一書的目的就是向歷史學家及任何有感歷史在當今社會該如何發揮作用的讀者吹響戰鬥的號角。作者深刻洞悉了歷史學近年來出現的向長時段敘事回歸的大趨勢,而這種趨勢對未來的史學學術及史學向公眾的傳播而言至關重要。


02


南希·帕特納、薩拉·富特 主編


余偉、何立民譯


《史學理論手冊》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本書介紹了現代史學理論的基礎以及將如何這些理論運用於歷史研究中的幾乎所有次領域。通過展現各種學術論爭和當下理論的發展,儘可能將前沿的研究成果呈送給讀者。全書分為以下三部分:「根基:了解過去的理論依據」、「應用:史學中理論密集的領域」、「結語:後-後現代主義:方向與質疑」。在當下這個史學研究步入後-後現代主義的時期,歷史學科正在不斷演化,本書通過較大的篇幅,探討了史學研究中的現代主義、經驗主義(形而上學)、解構主義、敘述和後現代主義。


03


林恩·亨特


趙輝兵 譯


《全球時代的史學寫作》


大象出版社


2017年4月



在本書中,作者彙報了史學界的新進展,回顧了歷史學科演進歷程,指出了全球化、氣候變遷以及心理學領域對自我的新理解之於史學寫作的意義。作者汲取了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與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發人深省地梳理了今日史學家所處的位置以及未來可能的形成。


04


斯台凡·摩西


梁展 譯


《歷史的天使》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4月



自啟蒙運動以來,西方主流的歷史觀以黑格爾的歷史觀為代表,歷史樂觀地被視為一條線形的、不斷走向人類最終完善之路。歷史的每一個環節都為下一個環節服務。本書所討論的弗蘭茲·羅森茨維格,瓦爾特·本雅明,格爾紹·肖勒姆這三位二十世紀初的德語世界的思想家,各自提出了打破範式的新的歷史觀。歷史的天使象徵著一種時間觀念,每一時刻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品質和無法替代的色彩,不斷創造、毀滅和再造,卻不能被描述為一條連續的直線。


05


雅克·朗西埃


魏驥德、楊淳嫻 譯


《歷史之名:論知識的詩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1月



何為歷史?歷史是如何被書寫的?看朗西埃如何解讀「字詞」與「歷史論述」之間的糾葛。《歷史之名》標誌著朗西埃政治哲學的重要轉折與哲學知識新型態的成形,展現了作者的感性詩學企圖對歷史知識進行批判的策略。作者以此種詩學批判逐一拆解了新史學的科學、敘事、政治的三重結構,使我們察覺出其中字詞運用所塑造出來的合情合理的「場所」。


06


阿萊達·阿斯曼


袁斯喬 譯


《記憶中的歷史:從個人經歷到公共演示》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7年1月



書中探討了德國人不斷變化著的歷史興趣、不同形式的歷史傾向、歷史提供的各種經歷,以及當今對於歷史的消費。本書研究的對象除了德國各代人、家族和城市形象中的個人歷史經驗以外,還有作為記憶承載者的歷史建築,以及當今的各種消費歷史記憶的商品。


07


唐納德·里奇 編


宋平明、左玉河 譯


《牛津口述史手冊》


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口述歷史的整理與研究目前在國內外方興未艾,本書詳盡介紹口述歷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論,作者唐納德?里奇,現任美國參議院歷史室特邀歷史學家。他畢業於紐約城市學院,在馬里蘭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主編過「特威恩口述歷史系列」叢書,出版了幾部美國歷史教科書及多部學術著作。他曾提作畫美國口述歷史協會會長,也曾在美國歷史學會等研究機構任職,並以其20多年的訪談經驗於美國各地主持各種口述歷史計劃及研修營。


08


劉小楓 選編


《從普遍歷史到歷史主義》


華夏出版社


2017年12月



現代世界並非一朝而成,西方對世界歷史的理解也經歷了較長歲月的演變,其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核心觀念是:「普遍歷史」「世界史」「歷史主義」。這些概念及其之間的關聯,遠非三言兩語所能窮盡。本書針對我國學界認識上的一些薄弱環節,選譯一些具有代表性但尚無中譯的重要原典作家(博丹、波舒哀、杜爾哥、赫爾德、席勒、蘭克),同時注重相關研究文獻。這些不同時代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展現出現代世界生成的內在機理,從而將有助於回答我們所面臨的如下迫切的理論問題:當中國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戰略地位不斷上升之際,我們應如何從中國文明自身的立場和角度理解世界歷史?


09


利奧波德·馮·蘭


陳笑天 譯


《世界史》(1-3卷)


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3月



《世界史》(1-3)(全名《世界史:從古老的種族到前現代過渡時期的西方歷史》)是「現代史學奠基人」蘭克的嘔心瀝血之作,全書從早期人類歷史開始,一直寫到12世紀初,蘭克身後其門生根據蘭克生前講稿,將這段歷史一直敘述到1453年為止。這部書是蘭克對自己多年思想演變的一次大總結,他在這部書中提出了「歷史與哲學的關係」以及歷史中的一般與個別等重要觀念。中譯本共計三冊,第一冊是原書的前三卷,講述從古老的種族、希臘人到羅馬帝國形成的歷史;第二冊是原書的第四卷,講述古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的帝國和羅曼-日耳曼王國起源的歷史;第三冊是原書的後五卷,從阿拉伯人的世界霸權、查理大帝的帝國到前現代過渡時期的歷史。


10


費爾南·布羅代爾


顧良、施康強譯


《十五至十八世紀的


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1-3卷)


商務印書館


2017年7月



這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經典巨著,書寫了15至18世紀的資本主義發達史,第一卷為《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第二卷為《形形色色的交換》,第三卷為《世界的時間》。作者認為,資本主義並不是一朝一夕出現的,其基礎只能在長時段的日常物質生活中去尋找。因此他以「總體史」為目標,以長達四百年的時段為整體對象,從特定角度描述了世界物質文明和經濟發展的歷史。


11


馬立博


夏繼果 譯


《現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環境的述說,


15-21世紀》


商務印書館


2017年9月



本書是全球史研究領域獨樹一幟的經典。它打破了關於現代世界歷史的歐洲中心論敘事,用清晰而又簡明的語言建構出一套全球的、環境的現代歷史敘事。第三版更把亞洲和環境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對於我們現今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見解。作者突出印度洋在現代早期的全球貿易中所處的中心地位;強調舊生物體制的危機、在本土開採煤礦之便利以及發現新大陸等諸因素的偶合,共同促成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還闡發了全球氮循環對現代世界歷史發展的制約與影響。


轉自「歷史與史學批評」,特別感謝。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史教學與研究 的精彩文章:

【前沿】柴鶴湉:世界史研究前景廣闊

TAG:美國史教學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