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西情感 | 適不適合結婚,就看這個了!
原標題:要西情感 | 適不適合結婚,就看這個了!
錢鍾書所著《圍城》里的人物趙辛楣說:
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
應先共同旅行一個月,舟車僕僕後,
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
還沒吵嘴翻臉,還維持原來婚約,
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很多人都說,結婚前應該來一次旅行,它可以讓你們彼此更了解對方,旅行中遇見的種種,都是考驗,只有經得起考驗,才算真感情。
為什麼建議在婚前旅行,在這裡,小編收集了眾多看上去好有道理的大神回復,但篇幅有限,小編就隨機抽取供給大家作參考:
@Ricci:
和男朋友婚前試了一次長途旅行,回來我們就結婚了,也是那次旅行,讓我覺得,這輩子就是他了。怎麼說呢,面對柴米油鹽我們沒有問題,沒想到旅行時也很讓我意外,飛機晚點、游泳晒傷、上山路險、餐館坑爹、旅行中的各種突髮狀況我老公不僅沒抱怨,很多事情都是他默默處理的,安全感爆棚啊!
@嘎嘣跳
我一直很贊同婚前旅行的,一是費用方面,兩個人快結婚了應該都知道對方的經濟實力,旅行中可以看出兩個人的消費觀念相差多少。二是對於行程的規劃,如果自由行,計劃路線是對二人生活累計的考驗,就像類似以後的生活規劃。三則是相互的照顧,在跋山涉水或其他緊急問題處理的方面都能看出兩人是否能互相照顧,姑娘們此時也能看出你的郎君到底有沒有時刻把你放心上啦。
@Shero.:
說說我的旅行吧,都是好不容易調出的年假,我們兩個計划了半個月,懷著美美的心情去了一趟普吉島,本來一路上有說有笑,可一到目的地,碰到種種事情,男朋友總是苦口婆心地給我講道理,包括很多我有興趣的各種極限挑戰,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嘗試的,或許,最難過的是,這個人可以共患難,卻無法與你共同分享快樂吧。
@UP:
和她出去玩,一到制定行程的時候就沉默,總是說我都可以啊,隨便啊聽你的,可當我定出行程的時候,又會說,那裡很無聊啊......之類的話。我仔細想了想,貌似平時生活中她就經常會這樣,出去吃飯的時候什麼都隨便,最後又挑三揀四,真的很讓人受不了。幸好有了這次婚前旅行,我得好好和她談談了......
為了大家能夠直截了當的了解婚前旅行的好處,小編自己整理了3點繼續供大家參考(為了你們的幸福,小編真是操碎了心呀!):
一、旅行中可看出誰做主導
在旅行中,究竟誰做主導,誰照顧誰多一些呢?一般都是從籌備旅行攻略開始,如果一方喜歡做主導,另一方剛好很隨意,就像小編我一樣,男友什麼都聽我的,那這將會是場比較和諧的旅行。如果二人都各執己見,那肯定是爭吵不斷。第三種情況,若二人都想著對方來準備,想必這場旅行應該去不成了吧。所以說在籌備中,可以看出在生活中是誰更照顧誰一些,也能在此發現一些情感問題。
二、把錢花在哪裡?
大家都知道旅行中,處處都要花錢,有人想把錢花在住宿上,有人喜歡把錢花在吃上,在花錢上更可以看出兩個人的消費觀念,如果雙方都對彼此的消費觀不可容忍,那可能就得考慮下,平時你們生活是不是也常常因為金錢的事情而爭吵,這對於以後結婚是很不利的。
三、是驚喜的旅行還是驚嚇?
一場旅行,是需要兩個人彼此配合的,就像生活中互相謙讓,彼此關心一樣。旅行是兩個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共同生活一段時間,拋開以往的茶米油鹽,面對不一樣的人、事物、甚至飲食習慣的差異,對方能給自己帶來的是生活中的驚喜,還是不斷埋怨呢?原本旅行是開心的,但如果整個旅途讓你覺得對方不可容忍,無法和諧相處,那也應該想想,以後的婚姻生活能否做到和諧相處了。
現實生活中的旅行,時時在考驗戀愛中的雙方,對還沒柴米油鹽過的小情侶來說,平時生活中的「馬桶蓋應該翻上還是放下」的問題,在旅行中就會被放大為「你我的世界觀是否契合」。
所以,建議情侶們進行一次或多次旅遊,目的不在於遊山玩水,而在於發現自己的另一半更加真實的一面,這才是真正的「婚前試愛」的最好方法。


TAG:堯西情感外掛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