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時期重耳忍辱而逃

中華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時期重耳忍辱而逃

▲點擊可聽|每晚9點達巴路口心靈驛站在這裡等你

重耳忍辱而逃

文/符文桾

晉獻公為了和秦國聯姻,把大女兒伯姬嫁給秦穆公。而夷吾也就是晉惠公,是晉獻公的兒子,伯姬比晉惠公年長几歲,所以按輩分排,秦穆公還是晉惠公的姐夫呢。可晉惠公的所作所為讓秦穆公氣得不得了,恨不得親手殺了他。可是他念及夫人的情面,只好把晉惠公囚禁起來。

秦穆公的夫人伯姬為人賢惠,而且深明大義,但是聽說弟弟做了秦穆公的俘虜,也覺得臉上過不去,認為是父母之邦的奇恥大辱,想讓秦穆公放了晉惠公。

一天,伯姬為秦穆公擺了一桌酒席。秦穆公累了一天,一回到後宮,見夫人為自己擺酒設宴很感動。伯姬一邊給秦穆公斟酒,一邊和秦穆公說話。秦穆公本來就很喜歡伯姬,今日一見伯姬特意化妝打扮了一下,顯得無比嬌艷,所以更是滿心歡喜,多喝了幾杯。伯姬趴到秦穆公耳邊說:「夫君,你知道我爹爹是誰嗎?」「當然知道了,是晉獻公啊!」「那你知道被你囚禁的晉惠公的爹爹是誰嗎?」「知道啊,也是晉獻公啊!」「那我們倆可是一父所生啊,我這個做姐姐的真沒有用啊!」說著說著,她就哭了起來,越哭越傷心。秦穆公趕緊相勸道:「夫人為何這麼傷心啊?」伯姬邊哭邊說道:「夫君你想一想,我在後宮享盡榮華富貴,而弟弟卻被囚禁,沒有一點自由,別人不恥笑我這個做姐姐的嗎?」秦穆公忙說道:「晉惠公自討苦吃,沒有人恥笑夫人的。」伯姬哭得更傷心,說道:「看在我與他同父的分上,放過他這一次吧!」

一下子,秦穆公酒醒了,他十分不高興地說道:「晉惠公答應割給我五座城池至今沒有給我,你們晉國鬧了災荒,我念及百姓的困苦,沒有與晉惠公計較,給他送去了很多糧食。可他沒有良心,我大秦鬧了災荒,他不但沒有相助,而且乘人之危攻打我秦國,要不是那群山民捨身相救,恐怕我秦穆公早已死在他手下了。這樣不仁不義、不講信用的晉惠公我豈能放了他。我沒有殺他,就是看在你與他是一父所養的分上。」

伯姬哭得更傷心了,哭著哭著,猛地一下從牆上取下了寶劍,按在自己脖子上,對秦穆公說:「我無力去救弟弟,我不想被天下人恥笑,只有一死了之。」

秦穆公嚇了一跳,看見自己的夫人真要自殺,趕緊去搶寶劍。秦穆公說道:「夫人有話好好說,別這樣,放下寶劍,我答應你就是了。」伯姬聽到這裡才放下寶劍,說道:「夫君,此話當真?」秦穆公嘆了口氣道:「我秦穆公說話從來都講信用!」

晉惠公在秦國待了三個月,他知道有姐姐在,命是保住了,可是卻擔心重耳乘他不在之際會殺回來繼承王位。

秦穆公答應了夫人,心想,一國之君被擒,對晉惠公來講也是極沒有面子了,應該給夫人一個台階下。於是他打開囚車,放了晉惠公。

晉惠公獲得自由,便立即想回國,他擔心他的王位被重耳搶走,於是命人去殺重耳,越快越好。

由於秦穆公不相信晉惠公,所以晉惠公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監視。正當晉惠公和勃鞮商議要殺重耳,自以為很嚴密的晉惠公沒料到早就被別人偷聽到,並立即報告了秦穆公。

秦穆公覺得此事沒有涉及自己的利益,所以也不想干涉。可他又轉念一想,重耳為人仁義厚道,而晉惠公不守信用,還是救重耳一命吧。於是秦穆公找人速去報告晉國老臣狐突。

狐突是一位老臣,他忠心保晉國,與秦穆公關係也很好。聽說秦穆公派人送信:晉惠公派人來殺重耳,讓重耳速速逃跑。狐突一看,大吃一驚,立即寫信給兩個兒子:狐毛、狐偃。當年驪姬為排除異己,讓狐毛、狐偃去輔佐重耳、夷吾去守蒲地、屈地。後來夷吾回都城做了國君,而狐毛、狐偃仍留原地,輔佐重耳。狐毛、狐偃看過信後,也大吃一驚,立即報告給了重耳。重耳本不想做國君,也沒有提防晉惠公會暗害自己,一時間不知所措,召集眾臣共同商議。臣子們說:「我們現在兵力不足,沒法與晉惠公抗衡,但又不能在這裡等死,只能逃跑。」至於逃到哪國,大家又眾說紛紜。最後他們決定逃往齊國,因為齊桓公為人正直,而且仁義,一定會收納他們。

重耳非常重感情,捨不得妻兒,但自己此行吉凶難料,不能帶妻兒一起走,只好含淚而別。臨行前他對妻子說:「我走了,你要多多保重,兩個孩子都還小,你要把他們撫養成人,我此行吉凶難卜,如果25年後我還不回來,你就忘了我,我不會怪你的。」妻子季隗非常賢惠,早已哭成了一個淚人,對重耳說:「我會等你一輩子,兩個孩子我一定會撫養成人,讓他們有一番作為。要走你就趕快走吧,一路之上也要多多保重,將來安定下來之後,別忘了我們。」夫妻淚別。

正在這時,狐毛、狐偃又來報告。狐毛說:「我父親又派人捎口信,說刺客提前行動,公子必須馬上離開這是非之地,另外他們還說要殺趙衰。」

趙衰是重耳妻子的姐夫,為人忠義,而且很有智謀,輔佐重耳,忠心不二。晉惠公看在眼裡,恨在心上,所以想一起殺掉趙衰。

趙衰也匆匆收拾了一下,來不及備馬,只好跑到了城外約定的地點。同行的人很快都到齊了,可是管理錢財的頭領卻遲遲不到,原來頭領帶著錢財逃跑了。再命人去城裡取些錢財怕是來不及了,他們只好身無分文地前進了。

一路之上,他們歷盡千辛萬苦,沒有馬匹車輛,只好步行。

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來到了衛國,過了衛國都城再往前行,就是奔齊國的路。

重耳一行人來到了衛國城外,衛國卻下令緊閉城門,不得放進一個人。按當時的禮節,重耳乃晉獻公之子,與晉惠公又是兄弟,衛國國君應親自款待,而且還要贈送禮物。可是衛國國君生性膽小怕事,他知道晉惠公要追殺重耳,怕他接見了重耳,晉惠公會怪罪於他,所以他下令緊閉城門。

這可把魏武子讎氣壞了,他本來脾氣就暴躁,又見衛國國君如此無禮,心想:「既然你這昏君不仁,我魏武子讎也就不義了。」他想到衛國的郊外去搶些吃的,可被重耳制止了。重耳說:「他不仁,我們不能不義,如果我們去搶吃的,那不也是不仁不義了嗎?會遭天下人恥笑的。」大家只好餓著肚子繞著衛國都城轉了大半個圈才走了過去。魏武子讎心裡還在罵著衛國國君。

一行人只好餓著肚子繼續趕路,從清晨走到中午,又餓又渴,還又累。正好遇上一座山,他們滿心盼望可以從山上找到些野果子,可是到山上一看,發現野果子早已被摘得一乾二淨,眾人沒有辦法,只好接了一點泉水解解渴。沒想到喝了點水,大家又覺得肚子餓得厲害了。

他們爬過了山,看見幾個農夫在田間吃飯,重耳餓得也是渾身無力,讓狐偃去要點吃的。狐偃走了過去,很有禮貌地對一位老農夫說:「老人家,我們幾個人從遠處而來,一天沒有吃飯了,請施捨給我們一點,我們好有氣力繼續趕路。」勞累了半天的農夫一見到狐偃身強力壯而又向他前來討飯,很不高興,對他說道:「年輕人,我也沒有辦法,飯不夠吃,你能不能施捨給我點,我好有氣力繼續耕田啊!」狐偃很是生氣,但又不便發作。而另一個農夫更是戲弄狐偃,說道:「壯漢,我們依靠它才吃得飽!」說著舉起了一個土塊,「你們拿去吃吧!」說完竟朝狐偃扔了過來。狐偃強壓心頭怒火,只好低頭回來了,和重耳一說,重耳沒有說什麼。而早已憋了一肚子氣的魏武子讎再也忍不住了,心想:你們衛國國君如此無禮,你一個小小的村夫也如此放肆,竟敢戲弄我們,看我不教訓你們才怪呢。他悄悄地溜向那群農夫。狐偃眼尖,看到了魏武子讎想去動武,趕緊跑上前去攔住了他,說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沒有土地,就不會有一切,百姓送給我們,我們應該高興才對啊!」

又走了將近一天的路,大家餓得實在受不了了。正走著走著,狐偃看見了一片野菜,高興得跳了起來。大家以為他發現什麼了呢,順著他手指的方向,除了野菜什麼也沒有。魏武子讎說:「你到底發現什麼了,除了野菜什麼也沒有嗎?」狐偃不慌不忙地說:「就是野菜。」眾人一聽,都像泄了氣的皮球。狐偃說:「野菜照樣能充饑。」於是狐偃等人前去採摘野菜,回來之後,狐偃把嫩的交給了重耳。重耳看著野菜發愣,其他人也是手拿野菜,只看不吃。狐偃心想,他們是看著自己呢。於是他拿過一把野菜,狼吞虎咽地放在嘴裡。野菜又苦又澀,但是狐偃裝出很好吃的樣子,又拿過了一把野菜,放在嘴裡津津有味地嚼著。大家都很餓,於是都把野菜放在了嘴裡,一放進去,才知道上了當,但沒有辦法,只好勉強咽了下去。重耳哪裡吃過這樣的苦啊,他只勉強吃了幾口。大家多少吃了一點,覺得有了點力氣,便繼續趕路。

然而,趙衰在走山路時,腳又受傷了,走得很慢。沒有辦法,他來到了一農家。那個老農夫很好,給趙衰用熱水燙了燙腳,又用布裹了一下,臨走時還給趙衰一小竹筒粥。

大家等了一會兒趙衰,趙衰很興奮地趕了上來,將農夫送的一小竹筒粥給了重耳,重耳讓趙衰吃。趙衰說:「我已經在農夫家吃飽了。」重耳知道趙衰一點也沒有吃,便說道:「我吃了野菜,也吃飽了。」於是一小竹筒粥傳來傳去,就是沒有人喝,重耳深受感動。最後粥又傳到了趙衰手裡。趙衰將粥里又加了一些水,給大家每人分了幾口,想給重耳多吃幾口,可重耳說什麼也不多吃。

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遇上好的人家,就能討一點飯吃。那年月,農民自身還吃不飽呢,哪有剩餘的給他們呢?所以他們經常挨餓,餓極了,就采一些野菜充饑。轉眼一年已經過去了,一路上,他們受盡了折磨,一個個都變得又黑又瘦。這一天,他們終於來到了齊國。

重耳對大家說:「看,齊國到了,我們有救了。」魏武子讎說:「那齊桓公不收留我們,怎麼辦呢?」重耳忙說道:「齊桓公乃一明君,不會那樣做的。」

那時,齊桓公年歲已大,但他聽說重耳已來到城外,便親自出城迎接,並且設宴款待。

重耳等人在齊國暫時安定了下來,齊桓公覺得重耳有才有德,便把本家女子齊姜嫁給了重耳。

重耳忍辱而逃,歷盡千辛萬苦,後來他做了國君,卻始終牢記逃亡之苦,勵精圖治,把晉國治理得井井有條。

在這個喧囂的城市裡,你有多久沒有靜靜地聆聽了?這裡是達巴路口心靈驛站,帶您「回味鄉情,記住鄉愁」的微信公眾平台。不管您是一腔熱血、滿懷希望出發去外地,還是從外地事業有成、衣錦還鄉或一事無成、傷痕纍纍地歸來,抑或是您一直堅守在川東老家,根本就沒有出歸過達巴路口,達巴路口心靈驛站都希望您能把自己和自己身邊人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講述出來……

作者簡介

符文桾:筆名文桾、伍心銘、聞君等。男,1968年11月出生於四川,現定居北京。資深圖書出版策劃人,業餘詩人、作家。中國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世界漢詩協會會員。現為中國財富出版社學術著作編輯室副主任、《文學新視界》期刊策划出品人、《達巴路口心靈驛站》誦讀微刊主編。

作品散見於全國各大網站及各類報刊,被收錄多種文學選本,並多次獲獎。曾策劃主編原創並出版圖書百餘種。

《達巴路口心靈驛站》投稿須知:

1、反映川東地區在外遊子、學子,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心聲的故事類散文或故事、微型小說。字數限定在1000至2000字以內。

2、作品須原創,未在其他微信公眾平台刊發過。

3、作品須積極向上,講正氣,充滿正能量。

4、附200字以內作者簡介和1-2張生活照以及詳細通聯方式。

監製:十二萌 主編:文 桾

顧問:劉輝(文軍) 許慶勝

李治 彭殿基 譚波 蔡詩華

(以姓氏筆畫為序)

- The End -

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作品授權發布(公眾號轉載需授權)

達巴路口心靈驛站面向川東地區文學愛好者、朗誦愛好者長期徵稿

歡迎置頂達巴路口心靈驛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巴路口心靈驛站 的精彩文章:

童年的家鄉宛若蜻蜓戲水一般在記憶里晃來晃去。參賽入圍作品展播

TAG:達巴路口心靈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