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畫里的白色

中國畫里的白色

在國畫中,特別是工筆畫中,白色使用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它並不是為了增加厚重感。白色可以用於畫領口、袖口;衣服上的圖案;土裙(就是仕女最下面穿的裙子);以及和其它顏色混合出的膚色等等……

▲《搗練圖》唐代 張萱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厚重感,是多層疊加出的效果,而不是簡單的通過加白達到的,國畫中的白要小心使用,鋅鈦白(錫管裝的)中的膠性很大,一旦畫上就不好去掉,所以要十分慎重。特別是蛤粉(粉末狀),這種顏色在使用中十分不穩定。在加膠時,只要蛤粉一濕立刻變得十分透明,但是在顏色完全乾透以後又顯得特別的白,在染時要全憑經驗十分不易。因為白色是覆蓋性色彩,所以在使用時多使用勾填法,留出墨線貼著線的邊緣完成塗色,要做到色不壓線、色不離線。在畫一些工筆的白花時,有時需要用薄塗法淡淡的罩幾遍白色,然後在用曙紅或豆綠分染,就形成了白花潔白、明亮的效果。用化學合成的顏色會有許多雜渣,大家可以先用少量水把色調開,過幾分後倒上面的顏色用,這樣顏料中的渣就沒有了。畫工筆時最好少調色,幾種色調在一起,顏色也會灰,盡量用原色。用花青色時最好加點墨,可以去火氣。畫白色時,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這樣的白色很白,有光澤。

▲《菊叢飛蝶圖》宋 朱紹宗,絹本設色,23.7×24.4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白色的運用與製作

傳統中國畫中白色分7種:鉛粉、錠粉、蛤粉、盧干石粉、硨磲粉、白土粉和銀白。

鉛 粉

鉛粉又叫胡粉、官粉,其化學成分是鹼式碳酸鉛。是用鉛溶成鉛片,捲成卷,放在木桶內。桶中放上瓶不加蓋的醋,再把捅蓋加封,7天後開蓋桶內生有白霜,在掃霜入缸。每掃白霜一斤,摻豆粉二兩,蛤粉四兩,既成鉛粉。使用鉛粉年久會反鉛,畫面變黑,用雙氧水洗之又可反白。

▲ 鉛粉

在古代主要用於女子化妝增白,因形狀似銀錠,也叫做錠粉。然而使用鉛粉作畫,日久氧化會變黑,在書畫術語中叫做「返鉛」。鉛粉有毒暫且不提,畫作中白色的部分變黑實為缺憾,好在一物降一物,在書畫修復中有一門技巧就是用雙氧水來清洗恢復鉛白原色。但這種以化學反應為代價的還原,對文物而言終是個不可逆轉的損傷。

錠粉是鉛粉經提煉過濾後加入香料,用雞蛋清調成糊,再用漏斗擠出形同銀錠的小粉團。婦女用之化妝。使用鉛粉要先去鉛,將鉛粉放在事先中間挖空的豆腐中蒸一小時,還可將鉛粉加濃膠製成小硬團,用手心搓揉用人體的溫度可去鉛氣。

蛤 粉

蛤粉是長用的白色,蛤粉又稱珍珠粉,或許是因白堊和鉛粉容易氧化,所以古人滿滿摸索出使用海中貝類文蛤的蛤殼製作顏料。挑選外殼堅厚的蛤殼,用微火煅燒,研磨至極細,就是蛤粉。因為在製作過程中經過強烈的氧化反應,蛤粉使用後不會氧化變色;而且蛤粉較白堊和鉛粉更為柔和,故而宋代繪畫中盛行蛤粉作畫。

▲ 蛤粉

使用蛤粉,因其沾水後透明,而且不易均勻塗抹,所以乍塗上去現的很白,再塗第二遍時會感覺前邊塗的色沒了,如此時回筆干後就會花或不勻。所以用蛤粉切忌回筆,還要做到每筆所含顏色保持一致。

尤其在創作工筆重彩時,兌膠調製手法繁瑣,多層渲染時也極其痛苦,需要長期反覆練習,方能掌握。但是,這並不妨礙蛤粉成為最佳的傳統白色顏料。宋畫的折枝花鳥、人物、山水中的白色能經得起千年時光而光亮依舊,就有蛤粉「不變色兼有光彩」之功。

現代日本的畫家有些人白色除蛤粉不用,它是一種比較厚的蛤蚌殼研成的粉,先找殼厚的文蛤蚌最好是埋入地下多年已氧化成鈣制的在中藥店可買到。現在顏料店也可買到制好的蛤粉,將其買來後調入膠水,用筆管攪成較硬的粉團,置於掌心,雙手相和用力搓成麵條狀,再搓成團反覆4到5次,再搓成團沾與烤熱的碗邊上。用時加入適量的輕膠水,用手指研磨出所用的量後到入另一盤中,再把碗扣放,用時再兌膠再研。

如今,化學工藝已臻純熟,加之傳統蛤粉製作繁瑣,管狀顏料中多使用鋅白、鈦白來代替蛤白。

盧干石粉、硨磲粉

硨磲白其色歷久不變早年五色墨中有此白,使用和製作與蛤粉同盧干石是一種比較好的白,有生、熟兩種,都可藥用。

▲ 硨磲殼

生者白熟者色微黃,用熟盧干石粉加入槐黃和朱膘調成肉色永不變色。古畫必用生盧干石於畫的背面托色用。

白土粉

白土粉又叫白堊土,是一種微細的碳酸鈣沉積物,主要來自海洋單細胞浮游生物的遺骸沉積。

▲ 白堊石

早在公元536年,白堊就被稱作「畫粉」。在古代,它曾廣泛地作為刷牆塗料使用。此外,漢魏以來的大幅壁畫,也都以白堊作為主要原料。如今我們看到的敦煌北魏壁畫,人物皮膚的肉色就是用白堊粉加銀硃(硫化汞)、漳丹(四氧化三鉛)調製而成。然而歷經千年時光,顏料發生氧化反應,壁畫中的人物就從小白人變成了小黑人,觀之別有異域風韻。古壁畫多用,白土粉產於河南、山西、山東敦煌千佛洞大部分是以白堊土為底色。

▲ 敦煌 263窟 北魏供養菩薩

銀 白

銀白是用雲母製成的,有金雲母、暗黑雲母、黑雲母、白雲母,其色發瑩白,唐朝時就用此繪畫了,使用雲母色時,畫好後在八成干時用乾淨的薄布輕輕擦之,將浮色擦去,其色才有光澤。

▲ 北京西郊法海寺壁畫

雲母色做為一種繪畫材料,在中國幾千年前就已使用。如敦煌壁畫、北京西郊法海寺等壁畫中都有使用。從世界繪畫來說也不乏採用雲母作為繪畫材料的作品,尤其是日本畫中更是廣泛使用,如喜多川歌磨的版畫背景大量使用了銀白色和銀灰色的雲母粉;加山又造繪畫中的雪山、月光等。它在現代繪畫中更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表現素材,用它表現遊動的銀畫,迷茫的霧靄,靜謐的雪景,閃爍的燈光…

聽說剁手黨

和長得好看的人

都撩她了

(文章圖片素材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北京國際畫材中心立場,此處僅做學習交流使用,轉載請註明出處。)

- END -

歡迎無條件轉發至盆友圈

如需轉載請在後台呼喚小白

CONTACT US

原創投稿 | 商務合作 | 意見反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國際畫材中心 的精彩文章:

版畫貴族—銅版直刻

TAG:北京國際畫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