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今傳說(六)作者:張.阿拉騰

古今傳說(六)作者:張.阿拉騰

古今傳說 (六)

作者:張.阿拉騰

(17) 朱 洪 武

朱元璋也是農民造反,成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年號為「洪武」,我們這裡山高皇帝遠,也說不清那麼多講究來由,就把「朱洪武」當做了人名,而且傳說中我們這裡還和朱洪武有些瓜葛,於是也流傳著一些朱洪武的故事。

朱洪武小時候家裡很窮,為掙口飯吃,在七八歲時就給財主家放牛。

放牛的小夥伴好幾個,他們把牛攏在一起吃草,自個就玩開了捉迷藏,鷹抓小雞、狼吃羊的把戲,也分兵打仗,殺得渾天黑地,小孩子嘛,也很快活。

有一天,小孩子們玩起了「拜朝廷」,就是把割草的籮筐壘起來,一個小孩爬到籮筐台上坐好,大夥朝拜,誰能坐好,誰就是皇帝,這也有趣。籮筐摞好了,有的小孩子搶著往上爬,想第一個當皇帝,可爬到一半,「嘩」,籮筐塌了,甭說爬上坐好,就連上都上不去。也有小孩有功底,能上到籮筐頂上坐好,可等朱洪武帶領眾小孩一拜,「嘩啦」,那籮筐就垮塌了,坐著的小孩也骨碌碌地滾下來。最後輪到朱洪武,人家穩穩地上去坐好,緩緩地接受眾小孩的朝拜,模仿著戲文里的皇帝,煞有介事。幾經實驗,還就是朱洪武能坐得上高台,受得起朝拜,你說奇也不奇?這朱洪武就成了眾夥伴心目中的皇帝,也有幾個小孩從此死心塌地地跟著朱洪武,後來就成了開國元勛。

這些放牛小孩玩得瘋了,就出了圈,就把財主家的一頭牛宰殺了,升起篝火,烤起牛肉大飽口福。夕陽西下,該回家了,眾小孩這才著了急,回去怎麼交代呀?朱洪武說:「不要急,就說牛鑽進山裡了!」於是把牛尾巴塞進山石縫裡,把牛頭安在山那邊的夾縫裡。回來和財主一說,財主根本不信,就打著燈籠來尋找,果然在石縫裡看到了牛尾巴,好像是牛鑽進山裡了,就露著尾巴,使勁一拽,拉不動牛尾巴,再使勁,聽山那邊牛在叫喚呢。過山這邊看,那牛頭藏在石縫中,「哞哞」地叫呢,可就是拉不出來。財主大奇,可就是沒辦法。據說是山神在幫忙呢。

後來朱洪武參加了紅巾軍,造了元朝的反。他們是怎麼起事的呢?相傳元朝統治者控制很嚴,不用說民間不準留有武器,就連菜刀都是幾家合用,監督使用。為了傳遞造反起事的信息,參與者就在七月十五大捏麵人,家家戶戶相送面人,其實在面人腹內夾了紙條,畫著八月十五菜刀切圓西瓜,意思是在中秋節元朝統治者歡度節日時起事,武器就是菜刀。後來果然成事。那八月中秋就成了元朝統治者的忌日,以後再也不過中秋節了。

這個故事是我的一位二表姨講的,她的父親,我的姑姥爺曾是蒙古八旗的一位小武官—「轉達」,我的這位二姨沒文化,但記性極好,口才也不錯,曾給我講過許多傳說、故事。她講述的朱洪武的這些故事也是有板有眼,也順便講述了他們家的漢姓為什麼姓朱的由來,這也是一般人不知情或者諱莫如深的,卻也反映了一般老百姓對統治者的畏懼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二姨的故事說:朱洪武反了,元朝的官府毀滅了,(這毀滅的官府是否就是突然消失的『集寧路』呢?也許是一條線索。)在元朝當官的叔侄倆人逃到了大青山深處(叫岱青),後來幾經抗爭無濟,復國無望,就『服軟姓水』——隱姓埋名了。後來朱洪武用懷柔政策,就賜姓了朱,表示是一家人啦,再不開仗了。這叔侄二人就在岱青生存繁衍了(就是以後的朱家),因為侄兒是嫡系,叔父是幫佐,所以侄兒一支成家立業一般都早,叔父一支較晚,久而久之,叔父所傳的一支就比侄兒所傳的一支年紀相仿的人而輩分會高出好幾輩。雖然後來兩支人都改天葬為土葬,並各自清墳立祖,相互之間早出五福之外,彼此也攀不清親族關係,但卻知道互相是同宗同族,是不會通婚的。當然隨著歷史的變遷,蒙八旗的人都採用了漢姓,像綏東四旗就有朱、馬、高、趙、吳、武、白、包等八大姓和傅、紀、張、王、喬、賀、何、潘等小姓,那是互相婚娶的,因而形成了表親連環,常有掰輩子的事,但那是允許的,各依各叫。筆者記錄這些,不是不敬先輩,歷史如此,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始終存在著殺戮、屈辱、痛苦、陰謀詭計,要達到和諧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過去的五胡十六國哪去了?都融合到一個大民族了,歷史也評價北魏的孝文帝在這民族大融合中是功不可沒的。過去有過大漢族主義,其實那是無知的、狹隘的"大",而歷史必然的,和諧的民族融合才是真正的大。還有一點,你有暇看看自己的腳趾甲,那小腳趾甲如果是重疊的,那就是民族融合中混血的印記鐵證。

(18)名 落 孫 山

孫山是一個飽讀秀才,十年寒窗,學得滿腹經綸,在家鄉一帶是大有名氣。這年適逢秋試大比,孫山經過充分的準備,也要上京趕考了。

這天閑暇,孫山出門溜達,碰到一位相士。這相士上下打量一番,然後讓路於旁,畢恭畢敬地說:「狀元公請了」。孫山聽了很高興,心想自己學富五車,確實該帽插金花,紅袍加身了,如今得這吉利話,自是順風順水。於是心情愉悅地遊玩了一天,碰上幾個好友,又在一起喝酒吃飯,日落西山才返回自家。

合該出事,在路旁的亭子間,遇上幾個賭徒,孫山醉眼朦朧之間覺得似曾相識,這幾個人就拉上孫山一起行賭,孫山一則酒醉,二則經不起誘惑,就和那幾人坐到亭子上賭開了。別看孫山酒醉,但心上明,拿著銀錢不給人;而且命相富貴,腦瓜也轉得靈,手氣極順,一夜贏了銀票三千兩。雞叫了,那些賭徒輸了錢走了,孫山這才發現自己坐的椅子竟然是爬著的一個小鬼,錢也贏了,酒也徹底醒了,原來這是真正碰到『賭鬼』了。但那銀票確實是貨真價實的銀票,那些賭鬼對孫山並不敢有半分欺瞞。

孫山在回家的路上又碰到了那個相士,那相士大驚失色,連呼:「完了,完了!」孫山莫名其妙,心說你昨天還奉承我是狀元公,今天怎麼又說完了,葫蘆里賣的什麼葯呢?那相士說:孫山本是文曲星下界,應該是新科狀元,他故意泄露天機是想沾一下狀元公的光,藉機出一下名,以求發展,不想這孫山辦了缺德事,已被革去狀元的名份,好事全泡湯了。

孫山猛醒,吃喝嫖賭,人生大戒,這一夜確實是損了德。怎麼辦呢?自己十年寒窗,就落得悲慘下場嗎?於是就苦求那相士破解。那相士喃喃自語了一番,對孫山說:「幸是初犯,尚未鑄成大錯,懸崖勒馬,倘或未晚。狀元是沒有了,看你造化吧。」又如此這般安頓一番。

於是孫山把贏得的銀票盡數散給街上的窮人,又到文廟深刻反省,懺悔禱告,以求得神明的諒解。以後在上京趕考的路上又廣做好事,積善行德。當然,孫山的文才畢竟是高的,就在考卷中出色發揮。發皇榜了,孫山眼巴巴地瞅著,終於看到自己也中了進士,只不過是最後一名而已。那些沒考中的,當然就榜上無名了,這就是後來老話『名落孫山』的由來。

經過這番波折,孫山也大徹大悟了,那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吃喝嫖賭,缺德損蔭。

(19)榜 眼 孫 承 祖

又是大比之年,全國的應試考生紛紛赴京,有單獨趕考的,也有結伴同行的,有邊走邊鑽研功課的,也有順道遊玩名山大川的,各具情態,不一而足。

這天從南方走來一隊人馬,人光馬鮮,一輛轎車上還插著一面錦旗,上書「今科狀元」。好大口氣,尚未考試就打出幌子,這是什麼人呢?原來考生是江南解元,文采高雅,風流倜儻,在江南是大有名氣,而他的母親精通六藝八卦,早已算定兒子必定高中,這不,這回老媽親自帶隊督戰,胸有成竹,大肆宣揚,提前誇官游「街」了。這天隊伍來到京郊,本來是晴空萬里,涼風習習的愜意天氣,突然來了陣怪風,颳得那狀元之旗東倒西歪。那考生的老母親從轎車內探頭一看,驚魂失魄,顧不得體面,急步跳近車轅上插的狀元旗,兩手把住那旗杆,使其穩定不動。怪風過去了,這老媽掐指一算,心中瞭然,就對兒子說:「兒啊,這回大比遇到絕頂高手了,務要小心。」

考試到了,考官緊張忙碌應酬,考生千方萬計應對,社會各界,洋相故事盡出,不必細說。

評卷審閱結束,進士名單確定,但還要經過殿試,由皇帝親自擬題考試,眾主考集體討論評價,最後由皇帝欽點前三甲,確定狀元,榜眼,探花。經過殿試,眾進士的順序很快落定,但第一,第二實難敲定,不光是大考試卷不分高低,就連殿試也難分伯仲,這大比,竟然是給皇帝和主考們出了難題。幾經斟酌,最後皇帝決定再出一題,一決高下。

發下考試題目,一聲令下,雙方同時拆閱。那北方的考生就是孫承祖,他文武雙全,所以手腳麻利,首先打開考卷,一看寫著:默寫三千字,先交卷為勝。這孫承祖文高八斗,馬上選定經典文句,雙手梅花小纂,左右交替,迅疾書寫。那對方呢,就是那大樹狀元之旗的南方考生,早聆聽了老母的教誨,今遇「強敵」,就心存了機敏,現在一看考題,就知憑功夫不是人家對手,靈機一動,直接書寫了「三千字」三字交卷!剛交上去,那北方考生孫承祖竟密密麻麻地寫好三千字也交了上去,就差這麼一步。

皇帝和主考們看孫承祖瞬時寫就三千字,且書寫流利,花團錦繡,筆跡高雅,大師遺風,不由心中稱奇,暗暗點頭。再看那南方考生只書寫「三千字」,也是書法大家,問其為何只寫三個字,那考生說,考題讓寫「三千字」並非讓寫「三千個字」,自己緊扣考題無錯。這機敏的回答也令皇帝和考官們無話可說。倆考生誰都不錯,那隻能是先交卷為勝了。於是,那南方考生雖經波折,還是欽點了狀元,而孫承祖呢,只好屈就了榜眼之位。那孫承祖雖是榜眼,但名聲卻是蓋過了狀元,迅速傳遍大江南北。這孫榜眼又是少有的文武全才,以後甚得皇帝的倚重,成了國家的棟樑。

那孫榜眼還有傳說呢。

一日午後,孫承祖正在內衙坐定,為民生計,書寫奏摺,忽聽外面疾雷閃電,風雨大作,呼啦啦地從門外滾進一團白光,淚盈盈地從地上跪起一個白衣女子,悲切切地口呼文曲公救命。孫承祖自知遇到了靈異,大喝道:「妖孽,你自已作惡,今遭天雷之譴,還不乖乖就範嗎?」那白衣女子說:「雖是異類,但修生養性,並無造次,今遇劫難,恐難破關,萬望文曲公救苦救難,網開一面,定當厚報。」孫承祖見那女子說得悲切真實,也確是修行良善之貌,就答應解救,於是拔起筆管上的塞子,那白衣女子化作一道白光鑽入毛筆管中,孫承祖緊握毛筆不動聲色,繼續書寫奏摺。外邊執行天條的天師呼風喚雨,驚雷猛炸,但就是不敢下手,唯恐傷及文曲公。過了天時,一聲炸雷,無奈離去。雨過天晴,孫承祖拔了筆塞,那女子一躍而出,含淚再拜。孫承祖令其潛入深山,不可殘害生靈,潛心養道,早成正果。那女子一一答允,又拜而去。後來那靈異女子果然得道,還在兩軍陣前救過孫承祖性命以報答再造之恩呢。

孫承祖文武全才,後來帶兵鎮守太原。

某日,某些商賈大戶因某事,要立一座牌樓,請求榜眼公書寫「太原」二字,孫承祖答允並一揮而就,在鼓樂聲中,眾人立起了牌樓。牌樓立就,眾人大跌眼鏡,原來榜眼公少寫了一點,「太原」寫成了「大原」。不改吧不對,改寫吧,費力巴氣立起來,再推倒費工夫不說,也不吉利,眾人都犯難了。孫承祖一看,說:「不怕,拿弓來。」命人取來鐵弓,把箭頭取下,包上棉團,飽蘸重墨,拉弓向牌樓射去。「啪」,箭頭射得恰到好處,棉團在那牌樓上留下一點墨跡,這下「大原」就變成了「太原」。而那一點氣勢恢宏,大有神韻,眾人不禁大鼓其掌,喝彩如雷。原來那是榜眼公故意賣弄手段呢!可惜那牌樓毀於戰火,我們後人無緣得見,不過故事可是流傳下來了。

顧問 :馬明奎、王永革、孫義、

熊林 、張 . 阿拉騰、王世金

總編 :賀永平

副總編 :杜有世、仇虎林

市場執行總監 :呂孟庭

編輯 :杜有世、仇虎林、侯雙元、

朗誦團隊:祝玉強、海納百川、樊銳 、九天,冰 瑤,曲曲、小丫頭、我心飛翔、山鷹、大魏哥、潤霖新、幽蘭、氣若幽蘭、純潔無暇、玫瑰伊人、百合、記憶、瑞芳、夏秋、毛媛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漠北勁草 的精彩文章:

長翅膀的彩虹魚 作者:謝榮霄

TAG:漠北勁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