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時世界上有兩大巨頭,實力都很強悍,為何德國還敢發動戰爭?

二戰時世界上有兩大巨頭,實力都很強悍,為何德國還敢發動戰爭?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二戰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德國在世界級別的戰爭博弈當中,一直以來都有著強大的底氣,即便在面對一些比自己強的國家也絲毫不會畏懼。德國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這一種勇往直前的敢死隊的勇氣,讓當時世界各國都汗顏。

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在全球格局當中,英國和法國都是兩個實力相當強大的國家,他們分別囊括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陸軍戰隊。其他國家見了都是聞風喪膽,避而逃之,但是唯獨德國,好像天生不怕死一般,竟然直衝這兩大強國去。

在戰爭觸發之前,德國這股勇氣到底來源於哪裡?德國又有什麼底氣去觸碰這兩個國家的底線?根據資料顯示,當時德國的大無畏很有可能來自於三點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源自於德國強大的工業體系。儘管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但是德國的工業體系還是保持得比較完整的,因為有了工業作為龐大的後盾,在軍事武器的生產上面,也有了一個更強大的背景,要知道發動戰爭,光有錢還不夠,還得有強大的工業背景作為支撐。縱觀世界上那些強國,儘管他們經濟很發達,但是也許工業體系還沒德國的成熟。

第二個原因是德國的老謀深算。當時在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某些國家對德國的經濟恢復有同情之心,甚至還給予了他們支持,比如說美國,英國等。終於有了外界的支持,德國經濟發展可以說是恢復的比較好的,但是經濟發展只是一個幌子,背地裡德國還是在搞軍事行動,一支新的軍隊又被建立起來,而且在希特勒的老謀深算之下,一直蠢蠢欲動的侵略之軍已經昭然若揭。但是可笑的是,德國還是向外界聲稱他們不會發動戰爭,他們是喜愛和平的國家,可以說德國忽悠了全世界。

第三個原因是來自於全國民眾的強烈支持。德國選擇進攻英國和法國,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源自於民眾的心聲。因為早在之前的戰爭中,德國民眾就已經受到了英國和法國的強烈壓榨,甚至還被無辜傷害了許多民眾,這一次能夠有復仇的機會,民眾的呼聲當然更加高。

因此內外因素加起來,再加上本身德國已經有了一個比較長遠的軍事侵略計劃,而且還有比較強大的群眾根基,這樣一來,德國會去打英國和法國,也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中都遵守日內瓦公約,唯有喪心病狂的日本,打死救命恩人!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