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養的八十萬禁軍,呵,當逃兵都不是好逃兵!

宋朝養的八十萬禁軍,呵,當逃兵都不是好逃兵!

童年記憶

看《水滸傳》,總覺得「豹子頭」林沖當年在東京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角色,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武藝當然是看家本事,人也正派,感覺像是八十萬禁軍的副總指揮一樣牛叉。但實際上說出來讓人泄氣,林沖其實只是個不入流不入品的下級武術教官,槍棒使得再好也沒用,碰上高俅那樣正二品大員的公子當街調戲自己的娘子,林沖當時都軟蛋了。這是相當於三軍最高長官高俅的兒子,豈是林沖一個小小的教頭能惹得起的?

這是一段引子,一段讓人氣短的閑話而已。今天要說的正題是,宋代的這八十萬禁軍養著是幹什麼吃的?如果說是皇帝的親軍衛戍部隊,那當年的唐太宗,他的「左右羽林軍」後來正式升格為北衙禁軍,定額兵士也只有六千人。宋代皇帝膽小到需要這麼多的人來保衛自己嗎?

非也。這支禁軍人數龐大,還真不是皇帝的羽林軍,而是一支常規部隊。怎麼來的呢?是宋太祖建國之後,覺得這五代確實亂得夠嗆,亂的根源就是一個字:兵。他就想了一個轍:「收天下甲兵,悉萃京師,名曰禁軍。」開始的時候禁軍編製是十九萬三千,後來就越來越多,而仁宗朝慶曆年間達到了峰值,八十二萬六千。人們的習慣都是就高不就低,後來的八十萬禁軍就是從這裡叫起來的。

再後來國家也覺得養不起這麼些人,禁軍經過王安石變法已經刪減了不少,但還留了大約六十萬的編製。

靖康恥

到了林沖生活的那個徽宗朝,真正國難當頭金兵打到汴梁城的時候,徽宗「將一童貫,而禁軍闕額二十四萬」。實際上,據記載:當時的禁軍「按籍止存三萬人而已」。

那這三萬來人是鐵軍嗎?是虎豹熊羆也行呀!悲哀地是,「無一夫可驅之戰者」!將熊熊一窩,這支部隊混在京城裡,常年無仗可打,於是軍紀鬆懈、訓練敷衍,根本不像個樣子了。難怪歐陽修簡直看不過眼,他曾上疏批評京師禁軍「衛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侍之;禁兵給糧,不自荷,僱人荷之」。

想想看,這樣一支連值班都要人給代背鋪蓋的老爺兵部隊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所以到了國家危亡時刻,金兵攻破外城,禁軍「班直衛士與官兵雖排布如織,而無一人死敵,於是皆下城遁走。」

就是大部分禁軍都可恥地當了逃兵。可笑的是,能當逃兵的都算不錯的,有些老爺兵連馬都爬不起去,就是好不容易爬上去也抱著馬脖子不敢鬆手。這樣的兵估計連逃命都不會,只有伸著脖子挨刀。

羽林軍

資料參考:宋歐陽修《原弊》、清法式善撰《陶廬雜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朝的皇宮為什麼規模比較小?|史太 Long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