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未來20年,什麼樣的孩子最容易被淘汰? | 精選

未來20年,什麼樣的孩子最容易被淘汰? | 精選

關注成長樹


每天讀點有用、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雨霏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




之前看過一個演講的視頻,主題是關於如何帶孩子參觀博物館,主講人是一位擁有十幾年講解經驗的講解員,他提到了一個蠻有趣的現象。



他見過很多家長,每次帶孩子參觀完博物館,都會問孩子:

「今天都學到什麼了?你記住幾點了?唐朝是916年滅亡的,還是961年滅亡的?」




也有孩子會興高采烈的說「我記住了,唐朝是618年建立起來的,900多年滅亡的,916年契丹建立,960年陳橋兵變……」




後來有一次,他給一個學前班的孩子用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大概講了一下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史,問孩子「你想一下,一個東西想作為錢幣,它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孩子在紙上把所有錢幣的樣子畫了一遍,從貝殼到現在的紙幣,最後孩子畫了一個小長方形。




他不明白小長方形是什麼,孩子特別自豪的告訴他,這是一張信用卡。




講完這兩個故事後,他提出了一個問題:




「同樣兩個孩子,一個孩子有發現、有觀察、有思考,而另一個孩子只是記住了唐朝是618年建立起來的,我們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




這位講解員勸說各位家長朋友,「和孩子走進博物館,知識永遠排在第二位,培養我們走進博物館學習的習慣和傳統永遠排在第一位。」




其實這句話不僅限於去參觀一個博物館,因為歷史和現實已經在證明:只會死學的人會逐漸被未來淘汰,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是求知慾、思考力、創新力和整合知識的能力。





孩子屬於明天


屬於我們無法預知的明天




我的一位遠房姑姑上個月給我打電話,想讓我幫忙找一個比較好考,又比較「好找工作」的學校和「好找工作」的專業。




姑姑家的兒子小超今年讀大三,本科學的是英語,但是因為學的不太好,想通過考研來增加一些找工作的砝碼。



小超從小就一直想學插畫,他有天賦也熱愛繪畫,夢想是做一名插畫師。但是不知道算好事還是壞事,小超的成績一直是中等。




姑姑一家認為如果成績太差,也就放任不管了,中等的話,沖一衝可以考一個「正經」的本科,何必做一個「畫畫的」。




在父母的強烈反對下,小超刻苦又痛苦的準備高考。高考成績尚可,姑姑姑父以及家裡其他幾位長輩便開始坐在一起研究專業。



有的說學金融,有錢賺;有的說學會計,不失業;有的說學法律,將來可以當律師;學英語是姑父的建議,理由是小超數學不好,英語專業不開高數課程。




最後小超去了一所理工類的學校學習了英語。可是雖然沒有高數課,專業英語的課程依然不容易,再加上小超自己不喜歡,掛了幾科。




更讓人憂心的是,小超從小被父母嚴格要求,把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人際交往能力不夠強,總是存在感很弱,自己也沒什麼主見,姑姑說他「在外面吃不開,還是考研緩一緩吧」。




但是可以預見,如果小超不改變無主見的性格、對人際關係冷漠的態度,只是想通過混個文憑避免就業壓力是不可能的,無論小超再死記硬背住了多少單詞語法、政治概念,專業知識,考上研究生之後,剩下的路,還是會很艱難。




父母千算萬算,煞費苦心,把孩子推進大學的校門,卻終有無能為力的一天。沒辦法,

孩子們屬於明天,屬於我們無法預知,甚至無法到達的明天。




當我們無法對孩子耳提面命的時候,孩子是不是依然熱愛學習,孩子能不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會不會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敢不敢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付出行動……這些,都打敗了枯燥死板的知識點,成為孩子少走彎路的關鍵因素。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唯一需要的是適應變化




就在前幾天,微博上有一個很熱門的新聞:




「全國中職文秘技能大賽速錄項目的比賽中,冠軍選手用13分鐘完成4756個字看打,打破了國賽記錄。在極速看打項目中,該選手以每分鐘646字的速度,突破了高職組569字的現有記錄。」




如果是在幾年前,一定是被網友們羨慕和膜拜的。但現在,幾千條評論中,被大家討論最多的是,速記員這個職業,未來會消失嗎?




在今年十月,微軟就已經宣布,他們讓自動化系統與專業速記員進行了比賽。結果顯示,自動化系統的錯誤率首次低於人工。




我的一位在做公關的朋友也告訴我,現在快速識別語音軟體已經是各大公司開發布會的標配了,很少有人用速記,速記公司收費高,給材料也不及時。軟體則基本不會有什麼問題,他賭速記這個職業會消失。




就在十年前,誰說諾基亞會瀕臨破產,別人肯定會說他瘋了。誰說可以通過在家直播吃吃東西,玩玩遊戲,甚至唱唱歌,就能月入過萬,別人肯定會說是天方夜譚。那時候說到速記,還是新生事物,現在,卻已經岌岌可危。




現實就是這樣,沒人能預知所謂的「好找工作」的專業,讀下來會不會真的好找工作。也沒人能知道那些「學這個有什麼用」的專業,讀下來會不會突然「搶手」。




但只有一件事情是已知的,那就是,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孩子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快速適應變化,並具備適應變化的能力。






與其給孩子灌輸死知識


不如給孩子這筆財富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叫《神鞭》。故事是說清末一個叫傻二的人,他能用自己的辮子做武器,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後來他參加了義和團,想靠著辮子神功來打洋人。




最後當然是被洋人的火槍大炮打敗,頭髮也沒了。傻二認識到自己必須做出改變,果斷學起了槍,槍法同樣出神入化。




他說:「辮剪了,神留著,祖宗留的東西,該割的就割,一變又是個絕活」。




我們要給孩子留下的,就是這種「神」。




當「死知識」陷入落伍和尷尬的時候,我們在孩子們身上播種下的習慣,留下的精神,給孩子培養出來的幾種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能力,才會成為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變出屬於自己的「絕活」。




留給孩子良好的個性,讓孩子擁有幸福的能力




良好的個性能讓孩子的人生中,交到真心的朋友,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能走上金字塔頂峰的,永遠是少數。幸福指數與金錢相關,但是同樣與心態相關,

良好的個性,就是獲取幸福的重要條件。




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波折,總會有知識解決不了的棘手問題,

朋友的相助,貴人的扶持,良好的心態,

能幫他打開局面,

讓孩子收穫對這個世界的希望和熱愛。說到底,父母希望的不就是孩子能夠身心快樂嗎?




留給孩子求知的熱情,讓孩子擁有自學的能力




無論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再好,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都是有限的。每一個行業中,8小時以外不學習的人,都將瀕臨淘汰。




畢業後多數時候,是需要孩子自己能夠尋找獲取知識的渠道,並通過高度的自律和求知熱情進行自學。




誰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誰就快人一步,佔得先機。




留給孩子閱讀寫作的習慣,讓孩子擁有表達自我的能力




未來社會,需要的肯定不是流水線上,通過「填鴨式」教育製造出來一樣的螺絲釘。個性化正在被前所未有的重視。




無論是應聘面試,還是日常討論,或者競選演講,

孩子們想要脫穎而出,就需要有足夠的能力去表達自我。社會發展的越快速,這項能力就越重要。




也許我們預知孩子以後會在何種情況下有一次重要的發言,但是我們可以在現在就培養孩子的閱讀和寫作習慣。




有閱讀和寫作習慣的孩子,在自我表達能力上,遠遠比沒有這些習慣的孩子更優秀。他們更會講故事,更有同理心,更知道怎樣的表達自我,能夠讓自己被周圍的人信任。




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讓孩子擁有整合規劃的能力




知識正在爆炸,信息每天都在更新迭代,孩子們窮盡一生,也無法把這些全部掌握。所以通過思考,去粗取精,再把知識整合規劃,變成自己的財富,尤為重要。




同時,孩子也必須學會審視自己的現狀、規劃自己的時間,尋找自己的優勢,並解決自己的短板。




這些都需要充分的思考。事事都幫孩子規劃好,是有害無益的,短時間內可能幫助孩子更有條理更充實,但是實際上,也扼殺了孩子自主思考的空間,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英國作家狄更斯有一段話經常被引用: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各種各樣的事,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變化會一直都在。對於能夠快速適應變化,並善於思考敢於創新的人,從未有一個時代提供過如此多的機遇。對於墨守成規,只願意躲在心裡舒適區域偷懶的人,也從未有一個時代會如此殘酷。




我們能做的,不再是幫孩子規劃好未來,只能是傾盡所能,幫孩子擁有適應未來的能力而已。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即可獲取


點擊即可查看




1120.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1127

.親愛的,你的孩子跟誰睡?


1028

.晚一年上學,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1033.

小學生1-5年級好習慣養成要點一覽表,總結的很好!


1036.

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媽媽,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1021.

小學不抓緊,初中徒傷悲!1-6年級怎樣「陪讀」?


1131.

我為什麼不阻止孩子玩手機看電視?


1146.

做「零吼叫媽媽「一年來 ,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1154.

生二胎,你還得過道坎


1157.

孩子的那些「痛」,當媽的知道多少?


1160.

越吼孩子越差勁!這樣管他才有效


1169.

培養要趁早,孩子到十八歲時必須擁有這八種能力

 


1170.

晚上三小時,陪伴孩子的最實用方案!


1172.

你的言行影響孩子一生,高情商的父母這樣說話


1174.

孩子智商和情商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母親


1175.

為什麼老二比老大精?


1178.

為什麼我堅決不給兒子報學前班


1185.

不發怒的孩子,更容易長成脾氣暴躁的大人


1193.

媽媽,我是從哪來的啊?看看這位家長的機智回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長樹 的精彩文章:

TAG:成長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