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泡溫泉還有這麼多禁忌和注意事項?難道我之前泡的都是假溫泉嗎?

泡溫泉還有這麼多禁忌和注意事項?難道我之前泡的都是假溫泉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養生也變得普及起來,在寒冷的冬季,泡一下溫泉,想想都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情。

冬季泡溫泉既能舒緩壓力又能凈化身心,好處不言而喻。冬泉療疾,冬季浴之,可溫經通絡、暢達氣血、祛寒舒筋,對慢性疾病也有很好療效。泡泉減壓,消除疲勞,減輕壓力。泡溫泉還能減肥,熱水能去油膩,溫泉去掉身體排出的毒素同時,也燃燒掉部分脂肪。

溫泉後不僅潤膚,溫泉後的皮膚光滑,還富有彈性。

儘管泡溫泉對健康有種種好處,但不是人人都適用,許多方面也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GIF

1、糖尿病人並不適宜泡溫泉

溫泉溫度較高,泡溫泉時血管舒張,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變化,出現頭暈乃至暈厥等情況。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變,手掌、腳掌感覺異常,易麻木,因此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容易因為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自己不知,進而發展成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蒸桑拿、泡溫泉,也不宜長時間泡洗熱水浴。

糖尿病人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可短時間泡溫泉,且水溫不宜超過40攝氏度,每15分鐘應起來休息一下。泡完溫泉後要儘快擦乾身上的水,並用清水沖洗,避免溫泉中的硫磺或鹼留在身上引發皮膚炎症。?

2、酒後不能泡溫泉

因為酒後浸高溫度的水易引起腦充血、中風、心臟病及其它併發症產生。溫泉的溫熱作用會使得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臟負荷過重,站立時大腦的血液較少,喝酒過多的易引起頭暈,發生摔倒的意外。

3、勞累疲憊的人不要馬上泡溫泉

其實太累了泡溫泉是不合適的,因為身體疲憊狀態下,身體自動調節體溫的能力下降,此時泡溫泉會出現中暑一樣的情況,有可能引起腦部缺血或休克

4、心腦血管疾病者泡溫泉要謹慎

一般來講,溫泉的溫度較高,容易使人體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同時,由於泡溫泉時人體溫度升高,出水後溫度下降,一熱一冷,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這些都是引起腦中風及心肌梗死的誘發因素,所以說心腦血管患者一定要慎重泡溫泉。

5急性疾病患者不宜浸浴,如急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扁桃腺發炎、急性中耳炎或發燒的急性感冒患者,最好不要浸浴。

6、癌症、白血病患者不宜浸浴,因會刺激新陳代謝,導致身體加速衰弱;同樣,營養不良或是病後身體極度衰弱時,切勿浸浴。

7、懷孕初期和後期,不宜浸溫泉。

8、女性生理特殊時期,不宜浸浴

當然,隔離性的急性傳染病及結核病患,如梅毒、淋病患者,嚴重濕疹、皮膚炎及皮膚有潰爛傷口者應先作治療降低傳染性後,再來浸浴。這種道德底線問題,就不在過多說明了。

那是否泡得越久,保健效果越佳?

並不是這樣的,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泡的時間能多長要看水的溫度。34℃~36℃是微溫浴,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能平緩情緒;37℃~38℃是溫浴,能緩解血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皮膚緊張;39℃~42℃是高溫浴,能改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泡溫泉的時間以每次10~20分鐘為宜,若是34℃~36℃的微溫浴時間可稍長些,高溫浴就絕對不宜超長。

除了以上說的不適宜,那泡溫泉還有哪些細節需注意呢?別著急,咱們往下看。

1、入池有序,先從低溫池開始浸泡

進入溫泉池,要循序漸進,讓身體慢慢適應。要從水溫較溫和的池水開始浸泡。在溫度高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要與較溫和的池水及時交替浸泡或身體及時露出水面歇息。

2、離池要慢 最好再洗個澡

離池時,動作也要慢。先緩緩站起,等身體慢慢適應後,再離開溫泉。溫泉水因地質區域不同有酸、鹼性之分,為避免皮膚受泉水中的酸性或鹼性物質刺激,事後最好還是洗個澡。

3、注意補充水分

在高溫環境下,身體很容易流失水分,建議你在泡溫泉的同時多喝水,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防止體液過度蒸發導致脫水。

當從溫泉上來之後,有些人希望蒸一下桑拿,出出汗,讓身體更加放鬆。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壞處,但對於體弱多病的人,還有一些老年人,就不那麼適合了。因此,桑拿蒸不蒸、蒸多長時間,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千萬不要存在著「反正花錢了,不用白不用」的心理不平衡。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划算不划算的事情,而是你的身體能不能承受的問題。

冬季泡溫泉的注意事項還有很多,大家在泡溫泉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了解清楚泡溫泉的相關事宜,這樣才能泡出安全,泡出健康。

萌健康,與你不見不散,關愛健康,更關心你,讓這個寒冬從此溫暖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禁忌 的精彩文章:

痔瘡的發病癥狀有哪些?痔瘡患者的七大禁忌你知道嗎?

TAG: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