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人被朱棣祭旗,一個屍首分葬兩地,一個掘墳焚屍揚灰

二人被朱棣祭旗,一個屍首分葬兩地,一個掘墳焚屍揚灰

朱棣起兵,其標誌性事件就是殺掉謝貴、張昺,用這二人的鮮血祭了「靖難之役」的大旗。謝貴、張昺死得都很慘烈,二人的事迹很值得一書。

謝貴(1355年—1399年),今浙江湖州人,洪武末年官至河南衛指揮僉事,加廣威將軍。張昺(1358年—1399年),今山西晉城人,洪武末年官至工部右侍郎。朱元璋死後,謝貴、張昺效忠於建文帝朱允炆。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在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的政治鬥爭中,謝貴、張昺同時丟掉了性命。

撤藩不成,就在北平安插親信,就調動軍馬合圍北平,這是建文帝對付朱棣的手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一月,張昺調任北平布政使,謝貴調任北平擔任都指揮使,同行的還有張信,其職位亦為北平布政使。三人不僅在朱棣眼皮底下任職,還伺機刺探朱棣的一舉一動,並伺機組織刺殺行動。

不料,朱棣更勝一籌,來了個無間道。

張信悄悄歸附了朱棣,「密以情輸成祖」(《明史·張信傳》);張昺下屬也暗地裡向朱棣通風報信,「昺庫吏李友直預知其謀,密以告王,王遂得為備」(《明史·張昺傳》);謝貴管教屬下不嚴也出了問題,「有醉卒磨刀於市者,鄰媼問曰:『磨刀欲何斮?』卒勵聲曰:『殺王府人!』媼竊以告」(《明太宗實錄》)。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癸酉(初五日),是謝貴、張昺等人下手的日子,「謝貴等伏兵,約守城軍昏夜俱發,入王府為變」(《明太宗實錄》)。朱棣因為提早得知,提前準備,故有恃無恐。這天下午,朱棣以朝廷使臣的名義突然召見謝貴、張昺,二人明知其中有詐,但又不敢不從,遂率領護衛入城。

護衛被攔在外面,僅謝貴、張昺二人入端禮門。謝貴、張昺剛一進門,「壯士出擒之,……勇士盡捕貴等所伏兵將士,……時圍王城軍及列陣於市者惟聽貴、昺指揮,及聞與貴、昺被擒,皆散走」(《明太宗實錄》)。對此,《明史·成祖本紀》有載,「秋七月癸酉,匿壯士端禮門,紿貴、昺入,殺之,遂奪九門」。《明史·張昺傳》也記載,「紿昺、貴 入,至端禮門,為伏兵所執,俱不屈死」。

「靖難之役」由此打響,而謝貴、張昺的人頭無疑成為朱棣祭旗的供品。

事後,張昺被家人偷偷收葬,但後來仍被朱棣報復,被掘墳焚屍揚灰,「初,昺被殺,喪得還。靖難後,出昺屍焚之」(《明史·張昺》)。

相比而言,謝貴的歸宿好一些,畢竟還留有屍骨。

長子謝公楮只收得謝貴首級,倉皇逃到謝貴曾任職過的河南,藏身內鄉縣余關鄉將子村,後將首級葬於內鄉縣余關鄉謝寨村東北小山坡下,「謝寨村有明代都督指揮使謝貴墓」(《內鄉縣誌》)。謝公楮成為當地的謝氏始祖。

三子謝公權得到謝貴的軀幹,逃回浙江湖州府歸安縣老家。將父親軀幹埋葬後,謝公權入贅小湖王姓舅家,襲舅之王姓,稱小湖王氏始祖。

二百餘年後,南明弘光政權為抵抗淸軍入侵,激勵國人,振奮民族精神,為張昺、謝貴等人平反,其中,張昺贈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謚「節愍」;謝貴贈英山伯,謚「勇愍」。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追謚謝貴、張昺曰「忠烈」。(劉秉光)

二人被朱棣祭旗,一個屍首分葬兩地,一個掘墳焚屍揚灰

二人被朱棣祭旗,一個屍首分葬兩地,一個掘墳焚屍揚灰

二人被朱棣祭旗,一個屍首分葬兩地,一個掘墳焚屍揚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秉光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之子自焚身亡,朱允炆送他一個字,朱棣改一個字

TAG:劉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