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司馬懿臨終留下一個計策,讓人至今找不到他的墓地

司馬懿臨終留下一個計策,讓人至今找不到他的墓地

去年熱播電視劇有許多,《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便是位列其中的佼佼者。一部以司馬懿為主角的電視劇點燃了許多觀眾的激情,以往那種奸詐小人、狼顧之相的西晉奠基人變得心愛、溫順了起來。很多人以至以為司馬懿在歷史中遭到了不公平待遇,其實他能夠跟諸葛亮不分伯仲。然則這樣的觀念真實會讓人貽笑大方了,司馬懿一篡位之人,除了短命沒什麼中央比諸葛亮更兇猛,忠臣比之奸臣,這樣的比擬太彆扭了。

當然,司馬懿歷來都不是等閑之輩,在處置本人的身後事上,他倒是和諸葛亮一樣深思熟慮。

公元266年,西晉司馬炎逼迫魏帝禪讓,僭位稱帝,最終完成滅吳大業,一統天下。但西晉相傳不過24年便迸發八王之亂,皇帝的昏庸加之諸侯王權力尾大不掉,故而令中原混戰再起,天下重歸團結。漢族政權的自相殘殺,讓北伐游牧民族找到可乘之機。匈奴貴族劉淵起兵發難,建興四年(公元316年)長安失守,西晉淪亡。而匈奴控制了簡直整個中原,長達一百多年的大騷動開端。然後,各族陸續在北方樹立國度,史稱「五胡十六國」。西晉王朝只得渡過長江,以南京為都城樹立東晉政權。

兩晉好歹相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這些皇帝的陵墓大多葬於歷史中常見的北邙山,分別有武帝司馬炎(峻陽陵)、惠帝司馬衷(太陽陵),還有追封的宣帝司馬懿(高原陵)、景帝司馬師(峻平陵)、文帝司馬昭(崇陽陵)。這些陵墓離都城都很近,其中峻陽陵離洛陽僅20多里。要說這兩晉的墓葬習俗也是奇異,這樣的布置真的不怕會毀壞首都的風水嗎?縱使祖先們從旁庇佑,對逝世的人幾也有些畏懼之心吧。

晉王陵墓

其實,兩晉的墓葬是得到了司馬懿的指示:想當初司馬懿彌留之際,特意留下了「三不」遺言警示後人。哪三不呢?「不墳」、「不樹」、「不謁」。什麼意義?就是說不立墳,不栽樹,不祭奠。簡單來講就是要消滅一切陵墓存在的痕迹,請求依照國度秘密的水平來下葬他們司馬家的人。因此我們今天固然可以看到北邙山的西晉皇帝墓,可這東晉帝陵卻是極難找到。

司馬懿有此三不,自然和他的所作所為離不開關係。在他的一手操作下,曹爽於政治鬥爭中失敗,曹魏政權旁落司馬氏一家。可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從此萬事大吉了,事實上司馬懿的謀權讓許多忠於曹魏的臣子看在眼裡,恨在心裡。總有一天他們會結合在一同,像大漢忠臣來一個清君側,還政於魏帝。司馬懿深知這一點,所以他不敢貿然稱帝,更要將本人的墳墓躲藏起來。加之曹操當年盜墓充作軍資的行為讓社會上盜墓成風,兩漢帝王陵、王公墓屢遭毀壞,司馬懿更可以感遭到本人屍骨的風險。

事實果真如司馬懿所料,在司馬師、司馬昭兩代指導人的統治時期,曹魏便迸發了屢次的叛亂軍事行動,司馬師因戰負傷最終病逝,司馬昭費盡心機才安撫住天下,給司馬炎奠定了上位的根底。若非司馬家這幾個後人才幹出眾,這兩晉是不太可能樹立起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屌絲煙灰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一小兵,劉備諸葛亮為何對他厚愛有加?

TAG:屌絲煙灰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