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中的中國空軍:那些飛赴國難的的青年才俊

抗戰中的中國空軍:那些飛赴國難的的青年才俊

原標題:抗戰中的中國空軍:那些飛赴國難的的青年才俊


近日,眾人期待已久的電影《無問西東》終於上映!史詩級催淚大片!這部電影差點消失,雖是清華百年校慶片,卻時隔7年才上映!


電影中除了黃曉明與章子怡演繹的那段純粹執著的愛情感人淚下,王力宏飾演的主角沈光耀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昨日,王力宏曝光了自己所飾演的沈光耀的原型,並表示自己很榮幸。




沈光耀出身豪門,在面臨民族存亡危機時,不顧母親的反對,不惜背棄家訓,毅然投筆從戎加入空軍,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


他明知道自己選擇的道路很艱險,卻以「赴一場盛宴」的態度去「赴一場劫難」,自願參與了對日戰爭,只問敢勇,無問西東。「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



而這名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湖北武昌人沈崇誨,也是清華大學土木系校友沈崇誨。


1932年在清華大學畢業不久,他放棄了在綏遠優渥的工作,毅然冒著大雪趕到杭州投考航校,被錄取入轟炸科,畢業後留校任教官。而沈崇誨生前一直心中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效死」國家。戰前,他曾透露過:必要時,將駕機和敵人同歸於盡。1937年在杭州灣上空,沈崇誨與后座的陳錫純,連人帶機沖向敵艦,與敵人同歸於盡。



抗戰期間,我國犧牲的遠遠不止沈崇誨一位航空先烈......


在一次次激戰中,中國空軍共擊落敵機599架、擊傷敵機110架、炸毀敵機627架、炸傷敵機120架。共犧牲了6164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


陳懷民犧牲前曾說:「每次飛機起飛的時候,我都當作是最後的飛行。與日本人作戰,從來沒想著回來!」1938年武漢空戰,陳懷民擊落一架日機後被五架敵機圍攻,飛機油箱著火,沒有跳傘,而是加足油門,撞向日機同歸於盡。


高志航犧牲前曾說:「身為中國空軍,怎麼能讓敵人的飛機飛在頭上?」1937年11月28日清晨,數十架日軍轟炸機飛臨周口機場上空,對新到的中國飛機施行轟炸。高志航率先衝進機艙準備升空迎敵,但一連發動兩次飛機都失敗了。這時,炸彈已經在機場爆炸,身邊的軍械長勸他先找地方避一避。就在第三次發動的時候,密集的炸彈落在了他的座機周圍,高志航連同14 架飛機,淹沒在一片火海中。殉國時,高志航的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桿,時年30歲。



當時,包括高志航在內,中國空軍有「四大天王」。

樂以琴,曾被稱作「空中趙子龍」,一人擊落過8架日機。在南京保衛戰中,與戰友董明德駕駛僅存的兩架飛機升空迎戰數十架日機,飛機被擊中後,跳傘落地身亡。時年23歲。


李桂丹,「八一四空戰」中擊落第二架日機的王牌飛行員。1938年武漢保衛戰中,以寡敵眾,在擊落3架敵機後,在空中被日機擊中油箱,機毀人亡。時年24歲。


劉粹剛,一人擊落過敵機11架。南京保衛戰中,日機欺負中國空軍已無力量,在南京上空做特技表演,劉粹剛單獨駕駛飛機升空,在數萬南京市民眼前擊落日機一架。 1937年10月,在支援山西戰場夜航時,為了保全珍貴的飛機而不肯跳傘,最終飛機撞上高平縣魁星樓,機毀人亡,時年24歲。


除了這些英雄,還有一批名字值得銘記。



在當時的空軍里,有張伯苓的兒子張錫祜、林徽因的弟弟林恆、王光美的弟弟王光復、俞大維的兒子俞揚和……當年成為空軍飛行員的年輕人大多出身良好,接受過很好的教育。當時,抗日戰場上的中國空軍飛行員風華正茂。無論體能、頭腦、反應,教育水平,他們都是當時中國最優秀的一批青年。


這些年輕人生長在那個時代,原本可以成為優秀的工程師、傑出的物理學家,或者高官顯貴,但他們眼看國家被日寇侵略,同胞被人欺凌,毅然放棄了所有,抱著「誓死報國不生還」的信念飛赴國難。


就是這麼一群年輕人,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永別,每一次落地都必須感謝上蒼。他們戰鬥在雲霄,勝敗一瞬間。他們在人類最大的戰爭中成長,別無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飛行二次元 的精彩文章:

想辨識波音747,看它的駝峰就知道了!

TAG:飛行二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