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樂視第二?董事長股權被凍結 金立到底欠了多少錢?

樂視第二?董事長股權被凍結 金立到底欠了多少錢?

follow大摩財經,follow the money

東莞法院凍結劉立榮持有的金立41.4%股權。

金立要成為樂視第二了嗎?

日前,金立集團董事長、總裁劉立榮所持有的金立公司41.4%股權,被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執保凍結兩年。

金立方面回應稱,目前該事件已進入司法程序,將配合司法工作,儘快解決此事。

2017年7月,樂視網公告了公司實際控制人賈躍亭其持有的公司26.03%股份已被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等凍結,凍結因賈躍亭為樂視手機業務融資承擔個人連帶擔保引發的財產保全所致。

根據相關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此次凍結由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執保,凍結時間為2018年1月10日到2020年1月9日,凍結劉立榮持有金立公司41.4%股權,凍結期2年。

有媒體採訪金立集團手機業務相工作人員介紹稱,此次劉立榮所被凍結的股權可能與手機業務有關,早前媒體上已經爆出金立手機配件等供貨方存在貨款等問題,儘管金立集團對此進行澄清,但此次凍結股權不妨給人一種猜測。

此外,外界有傳聞劉立榮曾陷入澳門賭博欠債傳聞。

圍繞劉立榮的股權被凍結引發了外界的多種猜想。

2017年12月,手機觸摸屏、指紋識別模組等零部件供應商歐菲科技連續股價大跌,網路上有傳言稱,起因為金立高管澳門賭博欠債導致與歐菲科技的應收賬款出現風險,最終導致歐菲科技股價連續下跌。金立方面則發布聲明稱,經公司調查確認,該消息純屬謠傳,公司與歐菲科技的合作一切正常。

傳聞剛消停,劉立榮個人股份被凍結的消息就被披露。據悉,股權凍結是指人民法院通過限制股權所有者提取或轉移自己股權的一種強制措施。這種措施當中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股權的收益的不當流失,給上市公司 內部的利益造成的損失。在這種股權凍結的過程中,並沒有否定股權持有者的股東身份。股票持有者同樣享受股票的收益權以及其他的各項權益。

至於此次凍結是否涉及金立與歐菲科技的欠款相關,在網易科技的報道中採訪有關歐菲科技的人士得到的反饋稱,「也就是說對金立的部分資產進行了凍結,凍結的原因不一定是因為欠款,也有可能是到期沒有按時交付,法律上我們可以申請保全。目前還在有效期內。」

金立的欠款數額難道已經需要動用法律手段來處理了嗎?根據歐菲科技2017年三季報,其三季度期末應收賬款為87.76億元,占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44.57億元的35%。因此,歐菲科技在三季報中表示,因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和存貨跌價所致,資產減值損失7489.13萬元,比年初增長62.94%。

就市場最關心的是否會出現逾期賬款問題,歐菲科技於2017年12月14日午間即緊急召開了投資者電話會議。會議紀要中透露了金立與歐菲科技的欠款數額:「對金立手機的應收賬款約6億,並已經申請了財產保全,抵押物包括兩處深圳物業和微眾銀行3%股權,總體估值超過20億。」

很顯然,歐菲科技申請的財產保全的資產並非劉立榮的個人在金立的股權。同時今日披露的股權被保全的信息也為東莞,而東莞則是金立手機工廠的所在地。

早在2017年年初有媒體採訪劉立榮了解到,其為金立智能手機的大規模量產在東莞當地做好了提早的布局。總投資逾10億元人民幣的東莞手機工業園區已經於2011年8月完成一期工程並投產,年產能可達4000萬台/年;而整體項目全部完成後,年產能將達8000萬台/年。

2017年在另一篇報道中稱,金立在東莞松山湖畔投資23億元建有佔地面積300多畝、建築面積30多萬平方米的金立工業園,手機年產能1億台,是亞洲最大最好的智能單體製造中心。

到底在東莞投資總額為多少,目前並沒有準確的數據。

而在天眼查上顯示,劉立榮投資的東莞市金銘電子有限公司有動產處於抵押的狀況。

不知道這部分質押是否與此次劉立榮個人股權被凍結相關聯。

另外,針對金立的主營業務上來看,國產智能手機在2016年的大爆發,讓金立將更多重心投入了國內市場,金立公布的數據稱,2016年金立全球手機銷量超過了4500萬台。因此,在2017年年初,劉立榮立下目標,2017年金立國內的銷量保底銷售3000萬部,並挑戰3800萬部。

金立在2017年為何只提國內市場的銷量,這中間還有一個插曲,在2017年年底,有媒體報道稱,金立總裁盧偉冰已經從金立離職並創辦了自己的新公司誠壹科技,誠壹科技的投資人包括金立董事長劉立榮,但是由盧偉冰控股,如今這家公司正準備招一個CFO進行融資,未來希望打造一個全新的海外手機品牌。

在該報道中稱,盧偉冰從金立離職相當於分家,金立品牌劉立榮已經回來,以前的代工業務交給了盧偉冰做。

盧偉冰的離開也讓劉立榮更加孤注一擲將金立手機投入國內市場,為了完成2017年初的市場銷售目標,金立也跟OPPO、vivo、華為一樣大肆在媒體上燒錢砸廣告,市場預算更是達到了19億人民幣。

但是從目前市場的發展來看,瘋狂燒錢的金立想複製OPPO、vivo的神奇可能並不能如願。

根據Gartner公布的數據來看,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將達4.15億台,相比2016年出現了8%的下滑。同時Gartner還預測,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繼續下滑5%,出貨量降至3.94億台,直到2019年市場才會回暖,出現1%左右的增長。

有市場人士預測2018年將會是智能手機廠商的洗牌期,手機市場將向頭部品牌聚合,對於一心想要擠進國產品牌前列的金立來說必然要加大市場投入。

在2017年底,金立高調發布了面向2018年的數款主打全面屏概念的智能手機,價格從999元到4399元,覆蓋了高中低全部檔位。

行業人士稱,金立一口氣推出8款產品將直接考驗其供應鏈的把控能力,雖然此前在2017年底劉立榮在朋友圈曬出了跟供應鏈合影的照片,但是在實際欠款面前,歐菲科技已經採用了法律手段,而有關劉立榮個人持股的金立股權凍結的具體情況仍然懸而未決。

-------- the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摩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大摩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