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關於文末那個問題,你怎麼看 | 穎兒臨摹奧杜邦偶見

關於文末那個問題,你怎麼看 | 穎兒臨摹奧杜邦偶見



穎兒 



博物繪畫愛好者


2014年

開始關注博物學,進行博物繪畫的創作和推廣


曾為以下博物書籍繪製插畫



√《呦呦有蒿-屠呦呦與青蒿素》


√《燕園草木補》


√《崀山草木情》


√《滇香四溢》等

2015年11月

赴北京大學


參加中國首屆博物學文化論壇做發言


2015年12月

赴武漢/北京/上海廣東


進行博物繪畫傳播活動


零基礎愛好者不知道怎麼起筆的時候,通常從臨摹開始,尤其有步驟教程的那種,一點一點,比葫蘆畫瓢,慢慢地熟悉,找到感覺就可以開始原創了。記得2013年我剛開始畫畫的時候,也是從臨摹開始的。四顆櫻桃、一簇毛豆,就這樣開始了原創之路。



PK



2013年臨摹的彩鉛習作:櫻桃、毛豆


有了一些實踐基礎,感覺自己的作品風格逐漸穩定之後,這時再去臨摹心儀的同題材作品,揣摩一下別人對自己熟悉主題的處理方法,也許會給自己以後的創作帶來新的靈感。2017年末,突然想多嘗試不同的風格,便又開始了臨摹。雷杜德的玫瑰之後,我又盯上了奧杜邦的鳥。



奧杜邦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出生於1785年,經歷了戲劇而傳奇的一生(此處省略n字,詳情可問度娘)。奧杜邦為什麼畫鳥畫得這麼好?源於他對鳥的狂熱愛戀,他說:「我一直在工作,我真希望自己有八隻手來畫鳥」。而她的妻子露西說:「每一隻鳥都是我的情敵。」



奧杜邦作品欣賞



興趣總是最好的老師。奧杜邦發明了他的獨門絕技,就是他並不現場寫生繪畫,也不對著那些死氣沉沉的填充標本繪畫,而是對著剛剛殺死的鳥類繪畫(聽上去超級血腥)。為了畫出最鮮活的形象,他將新鮮標本訂在特製的帶有方形網格的木板上,然後在同樣帶有格柵的畫布上繪畫,這樣他就很準確快速把握鳥類的形態比例,然後在鳥類的眼睛和腳褪色之前,拚命地將其描繪下來。



奧杜邦作品欣賞


後來很多評論家紛紛指責奧杜邦這種「樂於殺死他聲稱熱愛的鳥類」的行為。但是在奧杜邦的時代,在雙筒望遠鏡面世之前,

更不用說照相機和長焦鏡頭

,沒有敏銳有神的一雙眼睛,所有的鳥類畫家在觀察野生鳥類方面均處於劣勢,而這正是他們希望可以進行描繪的圖像。而填充標本的體色變化、形態僵硬,玻璃假眼也暗淡無光,實在算不得是最好的模特。



奧杜邦作品欣賞


另一方面,我們還能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奧杜邦作為獵人及畫家對獵殺的興趣慢慢減退,他開始關心對鳥類和其他野生生物的恣意殺害,他的作品中也開始批評對林地等棲息地的採伐,以及對鳥類及鳥卵的侵害。



奧杜邦作品欣賞


臨摹奧杜邦,首先是因為他的鳥類圖鑑太有名,被稱為「美國國寶」,僅僅一本印刷畫譜就賣出了世界第一高的天價

( 《約翰·詹姆斯·奧杜邦的美洲鳥類畫作》在2010年12月7日被一名英國富豪以730多萬英鎊的價格購入,刷新了全世界最昂貴印刷圖書的紀錄)

;其次是因為他的很多鳥類圖鑑,不僅鳥兒栩栩如生,作為配角的植物背景同樣也被精心刻畫得惟妙惟肖。


我在商務印書館的《畫筆下的鳥類學》的第164頁發現了一幅我很喜歡的奧杜邦的畫。


這幅畫中有兩隻稀樹草鵐

(wú)

。對於這個「鵐」字,我最近很是敏感,因為那個快被吃滅絕的禾花雀就是鵐科的黃胸鵐。鵐科共有73屬316種,是除大洋洲之外幾乎遍布全世界的小型鳴禽。


畫中的兩隻稀樹草鵐一隻朝左一隻朝右,有別於我們傳統國畫中鳥兒頭部呼應的常見布局。作為背景的植物疏密有致,兩種盛開的草花恰好位於鳥兒之間,視覺效果很是豐富。



版畫的花鳥細節圖


書中對此畫是這麼評價的:「北美各地有許多種稀樹草鵐,從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直至南美的瓜地馬拉,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在左頁這張圖中,奧杜邦別具特色地為鳥兒嚴謹的細節搭配了大膽的構圖設計,垂直的草莖與橫向的枝條產生了鮮明的對比。」


然後,我就用丙烯臨摹了一幅。


考慮到參考的是將近二百年前的版畫,相比原畫,必然細節的豐富和柔和會喪失一部分,色彩也會暗淡許多。所以,我在畫的過程中,柔化了一些細節,也提亮了整體的色調。



至於夾在兩隻稀樹草鵐之間的兩種花兒,由於是北美物種,沒辦法定到種,只能大致得出:左邊紅色的花兒屬於紫草科,右邊粉色的應該屬於唇形科的風輪菜屬。(此處感謝幫忙鑒定的阿蒙,就是寫《時蔬小話》的那個網紅帥哥植物達人)


本來,故事到這裡接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沒想到,偶然在某寶上發現了另一幅有趣的畫。


網上的奧杜邦的畫



注意到這幅畫,是因為我一眼看到花和鳥都特別熟悉!!!主要元素幾乎一摸一樣——稀樹草鵐、紅色花、粉色花。 兩幅畫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只是鳥兒變成了一隻,站在樹枝上變成了站在草叢裡,整幅畫的構圖簡單了許多。由於這幅畫並沒有標註名稱年代等詳細的信息。所以無從考證兩幅畫的關係。只能推斷出兩種可能性——


A是奧杜邦本人同一題材設計了不同的場景,畫了兩幅。


B是奧杜邦只畫了複雜背景的那幅畫,而到了印刷環節。某印刷商尊重了原作,而另一印刷商為了節約成本,讓熟練的雕版師臨時調整簡化了背景。(這種事情在當時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導致兩種似是而非的版畫同時流傳於世。


兩幅版畫對比


原畫和臨摹畫對比



這可真是個有趣的問題,你覺得AB哪個可能性更高一點?




畫材介紹:


紙:康頌丹楓葉


筆:秋宏齋 蒲公英、小染


顏料:泰倫斯丙烯


-END-



如果喜歡,請讚賞


如果愛我,請轉發



編輯|西遇   




重 拾 自 然




— 

讓科普更加科學  讓科學更接地氣 —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微信號:

zhiwufenleiqun


新浪微博:

重拾自然



新浪博客:

重拾自然



註:本公眾號由重拾自然工作室運營


重拾自然工作室長期承接以下業務:


野外科學考察,物種鑒定,科研材料採集,戶外拓展活動與博物旅行,家庭園藝,自然、文創課程分享,自然類自媒體運營與主題影展,基礎農產品推廣與自然農業傳承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重拾自然工作室

,了解更多活動和產品


聲明



1、本公眾號推文部分涉及觀賞、食用、藥用的介紹僅是根據作者生活經驗或文獻檢索的個人分享,未經任何科學考證,如需使用,請自行謹慎甄別或諮詢更專業人士,同時也絕不作為野外採挖的依據。


2、本公眾號頭條推文

均為原創內容,

歡迎閱讀者在個人網路媒介進行由原文鏈接轉發的全文轉載;

謝絕改編、摘錄、部分轉載,謝絕全文複製或重新編輯後自創新的鏈接發出。轉載時保留能夠跳轉至原文的鏈接,並保留本聲明。


3、超出上述許可的範圍如其他微信公眾號或印刷品等,如需轉載或使用,請先發函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聯繫。如有非法轉載,將追究一切侵權行為。公眾號長期接收自然類原創文章,投稿可發至郵箱zhiwufenleiqun@yeah.net,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拾自然 的精彩文章:

手機拍圖系列 | 關於螞蟻的三個問題

TAG:重拾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