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射程1200公里,巡航高度不足5米:中國殺手鐧憑啥腳踩美俄導彈?

射程1200公里,巡航高度不足5米:中國殺手鐧憑啥腳踩美俄導彈?

射程1200公里,巡航高度不足5米:中國殺手鐧憑啥腳踩美俄導彈?

1月15日,中國《科技日報》刊發了題為《屢敗屢戰成就「一代宗師」》的通訊,報道了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朱坤的事迹。其中首次提到朱坤作為總師研製某型潛艦武器系統的性能,完全超越美俄同類武器。

1月8日據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微信號消息稱,該院「某潛艦導彈武器系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型號總指揮李立新,三院院長、型號副總師張紅文,型號總師朱坤代表該型號系統上台領獎。很快中國《環球時報》就猜測稱本次獲獎的為「鷹擊-18」亞超結合反艦巡航導彈的潛射型號。

而15日的《科技日報》報道稱,朱坤在國內首次提出亞超結合潛射反艦導彈總體方案,解決大射程與超聲速突防雙重難題,比俄羅斯「克拉布」導彈(即「俱樂部」導彈,編者注)更短更靈巧,射程是其3倍;比美國「戰斧」射程多100公里。這是首次明確中國最新的潛射反艦導彈領先美俄同類產品,而且等於公布了其強悍的射程。

潛射型俱樂部導彈

因為「戰斧」導彈和「俱樂部」導彈的射程是已知的。例如美軍潛射型戰斧射程為1127公里,而俄羅斯「俱樂部」3M54K潛射亞超結合潛射反艦導彈,射程為440公里左右,因此通過中國媒體的報道,可以推測中國潛射型「鷹擊-18」亞超結合反艦巡航導彈的射程為1200公里左右。

此外,報道還稱朱坤擔任總師的該型號,創造了國內水下發射深度最深、適應浪高最高的記錄。此外,該型號在國際上首創隨海況自適應超低空掠海飛行技術,創造世界上掠海飛行高度新紀錄,比美國「海麻雀」「標準」導彈攔截低界還低。目前主流的掠海導彈高度為50米,而有些導彈甚至還能低到5米。看來中國最新的潛射導彈,巡航高度比5米還要低,可以說是貼著海面飛行,攔截難度更高。

很多軍迷了解所謂的「鷹擊-18」反艦導彈,都是從一些艦艇上發射的照片來獲知這一武器的存在,但為什麼這次是「某潛艦導彈武器系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原來朱坤總師早在16年前,就已經闡述了中國新一代巡航導彈的發展思路,其中特別指出要考慮導彈潛射的需要。

朱坤總師在2002發表在《飛航導彈》雜誌上的《淺議我國巡航導彈發展思路》一文中,就特別指出,考慮通用型巡航導彈在裝備潛艇時能在水下從魚雷管發射 , 其約束要求最嚴, 故通用化巡航導彈只能以魚雷管發射的潛射型為導彈總體基本方案。基本型可直接裝艦或上岸實現傾斜發射;基本型去掉助推器, 適當改進即可發展為空射巡航導彈。因此,「鷹擊-18」反艦導彈,從一開始就是從潛射武器為需要開始發展的。

中國潛射武器之所以能夠力壓美俄同類型號,創造新的記錄,和朱坤打造了的不墨守成規、不迷信權威的創新團隊是分不開的。例如在一次零部件改進工作中,老同志提出的方案與年輕同志的方案存在巨大差異,老同志方案強調穩定性,而年輕同志方案卻能將性能提升120%,最終通過實驗使年輕人的方案入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跑的鱷龜 的精彩文章:

美俄武器送上門都不要,這個中亞小國為何只愛中國武器?

TAG:奔跑的鱷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