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港式早茶:傳統香港文化掠影

港式早茶:傳統香港文化掠影

密密麻麻的高樓,匆匆忙忙的行人,熙熙攘攘的街市……這些代表了香港特色的元素,似乎都濃縮在一份港式早茶中了。

所以,吃一次地道的港式茶點,才算窺得傳統香港文化的一隅。已有近百年歷史的「蓮香樓」,無疑是體驗香港原生市井文化的不二選擇。

威靈頓街路口的綠色招牌,標誌著「蓮香樓」的位置。

一樓的糕點櫃檯,裝修古樸,帶有濃濃的時代氣息。

食客們沿門口的木質樓梯拾階而上,才是堂食所在。

二樓的畫風完全不一樣。嘈雜的環境讓我一時找不到頭緒,沒人招呼,沒人點單,沒人上菜……我呆立了一會,心中有點打退堂鼓,但又不甘,於是沉下心仔細觀察起周邊的食客。

觀察了一會,竟發現其中暗含秩序。

食客們大抵分為三類:一類是像我這種站著等位的,一類是邊吃邊東張西望的,一類是吃完看報紙的。

等位的多是外地遊客,他們根據桌上餐食的餘量判斷每桌的進度,從而決定排在哪桌之後。可這种放諸四海皆準的等位技巧,在這裡是行不通的。我眼看一位老人吃完盤中最後一隻燒賣,悠閑地喝起茶水。本以為這標誌著結束,她卻又從經過的餐車中端了一份鳳爪,慢悠悠的啃起來。

再看那些剛到的本地人,他們有的直接跟桌上的老熟人打個招呼,插縫就坐下了。有的會問一下就餐的人是不是吃完了,不一會也就找到位置了。

原來這裡要「找對人」,而不是「選對桌」。發現了這一原則的我,很快也坐了下來。

入座後,穿著白褂子的「跑堂」遞來一張點單卡,上了一壺茶和杯盤,自此再不過問。

這才明白,為什麼要邊吃邊東張西望——一切都要自助。各色茶點碼在餐車裡,由阿姨推到餐室某處。各路食客蜂擁而上,選好茶點後,阿姨在點單卡上蓋戳,再自己端回桌享用。所以餐室中總是人來人往,十分忙亂。

至於茶點,由於環境嘈雜,記得不是很全,但還是有幾樣印象深刻的。

蝦餃和腸粉感覺挺好的,蝦仁比較實在,麵皮的口感也都不錯。

鳳爪酥爛,下面墊的腐竹也很入味。

香菇雞肉扎和鴨腳扎比較推薦。香菇雞肉扎原味蒸熟,保持了原材料的鮮味,配上少許蚝油提味,鮮香十足。

鴨腳扎據說是香港很少能吃到的茶點了,做工複雜。鹵香的鴨掌鴨雜,配上叉燒,用腐竹包紮在一起,一口下去,香酥的鴨掌、軟彈的鴨雜、嫩滑的叉燒、夾裹著醬汁的腐皮,一股腦的在口中爆開,讓人回味無窮。

雞肉大包和糯米雞有異曲同工之妙。內陷基本都是由雞肉、叉燒、排骨、鹹蛋黃、冬菇等幾樣構成。

區別在於糯米雞的外皮是荷葉包裹糯米飯。糯米既能很好的吸收餡料的醬汁,又滲入了淡淡的荷香,更加誘人,也是當地人必選的茶點。

另外,叉燒包、咖喱魷魚、蒸蘿蔔糕等也都很有特色。

一起拼桌的阿姨非常熱心,先是跟我們介紹每樣點心的細節,再給我們介紹周邊的景點、交通……我恨不得扔下筷子,掏出紙筆做記錄了。而鄰桌的叔叔阿姨們吃完了點心,拿出一份報紙,邊喝茶邊看,周圍嘈雜的環境絲毫影響不到他們,似乎就要這樣消磨掉他們一上午的時光……

其實,如果你想要享受舒適的環境和熱情的服務,那「蓮香樓」一定不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你想見識一下傳統的香港文化,那「蓮香樓」可以提供一種「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將實木的桌椅、質樸的杯盤、老舊的吊扇當作布景的道具;將看報紙的叔叔阿姨們、推著餐車的阿婆們、寡言少語的跑堂們當作串場的演員;將自己和熙熙攘攘的遊客們當作步入場景中的參觀者……這才是打開「蓮香樓」早茶的正確姿勢。

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樓和匆匆忙忙的行人,絲毫掩蓋不住這個嘈雜的小樓中飄出的一縷茶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字尾巴 的精彩文章:

MacBoook Air 的第十年,聊聊你與它的故事

TAG:數字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