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決疑難危重症,讓患者不再痛苦

解決疑難危重症,讓患者不再痛苦

本報記者 趙越

「大夫,我的肚子反反覆復疼了有5年了,去過好多醫院,也做了各種檢查,都沒查出來。你們醫院是朋友介紹我來的,趕緊給我看看吧,我每天靠止痛藥度日,受不了啊……」來自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楊宇(化名)5年前開始出現反覆腹痛,就診於多家醫院,進行了多次胃鏡和腸鏡檢查後,均未明確診斷。每天服用止痛藥物治療,讓他對生活感到絕望和無助。去年9月,在朋友的介紹下,楊宇來到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

醫生進行超聲胃鏡檢查後,發現他的胃壁有一處約4cm×4cm大小佔位病變,隨後為其實施了胃鏡下胃壁全層切開微創手術。術中發現胃壁和大網膜之間有一質地堅硬、有包膜的病灶,給予完整切除,術後病理證實為腹腔結石。內鏡下微創手術不僅解除了楊宇的病痛之苦,而且他的身體恢復很快,住院時間也大大縮短。出院後不久,楊宇和他的家人專門送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承擔著食管、胃腸、肝膽、胰腺等消化系統疾病的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多年來診治了大量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在疑難危重症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和開拓進取,科室已發展為診治高原消化系統疾病的專業臨床學科,是青海大學醫學院消化系病學碩士研究生培養點,青海省臨床醫學生規範化培訓基地,國家衛計委消化內鏡專業技術培養基地,國家消化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科室擁有醫護人員42名,其中50%以上人員為碩士研究生學歷。

科室擁有消化內鏡中心、幽門螺桿菌實驗室、胃腸動力和肝臟瞬時彈力成像實驗室,設有胃腸、肝膽、Hp與潰瘍病、消化內鏡、炎症性腸病、消化心身、功能性胃腸病等亞專業學組。科室對診治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各類肝病、膽胰疾病、肝硬化併發症、消化性潰瘍、胃腸動力性疾病、炎症性腸病等頗有特色,對Hp相關疾病、慢性肝病、消化心身疾病的診治,已形成規模效應。

除此之外,科室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的技術有放大染色內鏡對消化道早癌篩查、超聲內鏡對消化道黏膜下腫瘤診治、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診治。在省內率先開展的技術有脂肪肝無創性診斷技術和功能性胃腸病動力檢測。

近10年來,科室承擔了大量對口幫扶和下鄉支援任務。多次派出社會責任心強和業務能力過硬的醫護人員前往西寧市周邊地區村鎮,格爾木市,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縣、祁連縣,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樹藏族自治州,寧夏省中衛市周邊地區村鎮等地義診和宣教。累計受幫扶群眾2萬餘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近年來,消化內科團隊及個人多次榮獲部級、省廳級、院校級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及獎勵。近10年來,科室主持青海省衛生計生委「三新」項目25項,參與部級合作項目5項,主持省級項目2項,校級及院級科研課題8項,發表醫學論文105篇,SCI論文4篇,藥物相關論文20餘篇;獲青海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參編專著10本,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教材2部。有多人擔任《中華消化雜誌》《胃腸病學雜誌中文版》等7本雜誌的編委及審稿工作。

學科帶頭人

王學紅 教授 於2005年接任青海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青海省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學科帶頭人、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全國委員、中華消化心身聯盟青海省委員會主任委員、消化身心協作組副組長、HP學組委員、微生態組委員、食管疾病協作組委員。對高原消化道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對高原食管癌、胃癌的發病機制有一定研究,擅長各種肝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的診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海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習慣隱藏情緒的星座

TAG:西海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