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遊覽昆明周邊,因一位「皇帝和尚」而出名的高山,山似「卧獅」!

遊覽昆明周邊,因一位「皇帝和尚」而出名的高山,山似「卧獅」!

都說雲南以秀麗的景色,濃郁的民族風情而出名,但是作為一個地道的雲南人,或許很多人對雲南的景色都還不是很了解。

都說人生是在不斷探尋與進步中前行,我認為旅行也應該如此,在旅途中存儲獨特的記憶,回憶過往,品味遺憾。

旅行的真諦一直都是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了解不同的事情,感悟不同的人生,或許你會學到一些不同的處事態度,抱著這樣的心態,我踏上了旅途。

果不其然,當我從這個景區離開的時候,我從建文帝身上學會了「放下」。

景區:武定獅子山景區

可玩性:★★★★★

綜合推薦度:★★★★★

門票:100元/人

餘下四千字,閱讀需要15分鐘

初知獅子山

+

武定獅子山景區,位於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境內,距離昆明74公里,駕車需要80分鐘,路況較好,交通方便。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3°,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風光以及文物古迹,是雲南省AAAA風景區。

武定獅子山因山形似一頭俯卧的雄獅而得名,獅子山山體呈南北走向,與烏蒙山遙遙相對,武定縣城位於獅子山的懷抱中靜靜的傳承了百年,因獅子山坡度較緩,由南向北緩緩斜下,從正面觀賞,獅子山氣勢磅礴。同理,從山頂俯視,整個武定縣城建築盡收眼底。

開篇說故事

+

武定獅子山被稱作「西南第一山」,但是中國山川何其多,西南山川又何其多,為什麼唯獨武定獅子山有此美譽呢?

此事說來話長,獅子山「西南第一山」的美譽,源於正續禪寺,而正續禪寺之名得益於建文皇帝。建文皇帝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後朱元璋避開兒子直接傳位於他,他便成為明朝第二位皇帝,但是這一位皇帝是一個「短命」皇帝。

在建文帝登基後不久,發生了一件顛覆皇權的事情,朱允炆也因此被趕下皇位,史稱「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的起源是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為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適逢幼主即位,提出消藩的決定,但是由於朱允炆的四叔,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兵力充足,不同意削藩,起兵反抗,這就是「靖難之變。

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自焚而死,或說聽從明太祖朱元璋的安排,換裝成為和尚由地道逃出皇宮,隱藏在雲南、貴州一代為僧。

而武定獅子山和建文帝有什麼淵源?我們走進景區,在觀賞美景的同時,你就能發現答案!

獅子山之行

+

乘車到景區入口,購票之後進入景區。還未進入景區,在門口我已經被長滿青苔的石門上「乾坤雙樹」四個黃色字吸引,讓人覺得神秘感十足,頓時引起了我的興趣。

【佛塔】

隨著石階逐級而上,進入視線之中的是兩座佛塔,據導遊介紹,這兩座佛塔和指空禪師、無窮大和尚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指空禪師,古印度摩竭提國人,法號「指空」。可以說獅子山佛教文化的發展和他密切相關。據佛教典籍記載,他公元1315年來到獅子山,採用化緣的方法修建了正續禪寺,後又到南韓弘揚佛法,在佛教界有很高的聲望,特別是在韓國佛教界。

無窮大和尚,他和獅子山的淵源也非常深厚,如果指空禪師是獅子山佛教文化的奠基人,那麼無窮大和尚則是武定獅子山的佛法的傳播人,獅子山佛教文化的繁榮離不開他,他是武定本土的佛法高僧,在武定獅子山弘揚佛法,培育出眾多佛法高深的高僧。

【正續禪寺山門】

沿著石階緩緩而上,「正續禪寺」四個醒目的大字出現在眼前,彩色的顏料把山門前面的建築裝飾得古樸而又神秘,梁材間彩畫絢麗,鮮艷悅目,藍黃兩色金龍相互嬉戲,龍的周圍還襯著流雲火焰。透過鏤空的窗子,看到裡面的佛像,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前觀賞。

緊接著,來到山門後的一幅壁畫前面,晃眼一看這幅壁畫沒什麼特別之處,但是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其實這幅壁畫在講述一個故事,一個和獅子山、建文帝密不可分的故事。

【壁畫】

這幅壁畫叫做「建文帝盲鞋徒步隱獅山」它講述的是建文帝由南京逃往獅子山的情景,壁畫中間年輕的僧人便是建文皇帝,跟隨在建文帝身邊的便是一路跟著他逃亡的隨從,在壁畫最左方的便是建文帝出家的正續禪寺。傳說中,他們後來也以「和尚」形象去打聽消息。

這幅壁畫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了建文帝一路逃難的景象,整幅畫採用對比的手法,動靜結合,金陵城戰火紛飛,而武定獅子山則是一派祥和之氣。

【「西南第一山」匾額】

觀賞完「建文帝盲鞋徒步隱獅山」壁畫之後,經過一小段台階,終於來到「西南第一山」—獅子山的牌匾前。院外粉牆環顧,四周古樹參天,石獅點綴,整個獅子山如一個遠離了塵世喧囂的清靜之地,隱身於山林之中,一塊牌匾把所有的紅塵之事隔絕在外。

繼續往前走,正式進入獅子山的腹地,寺院建築逐漸增多,獅子山風景優美,景點眾多,總共有73個景點,其中寺院景點以正續禪寺為主。

【翠柏亭】

在天王殿的左側邊,是建文帝在此修行時居住的地方,在院前的空地上,有兩株建文帝親自所植的龍鳳雙柏,至今已有600年,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龍鳳雙柏,一棵形狀似騰飛的巨龍,一棵形狀似鳳凰,一左一右的生長在翠柏亭的前面,見證了帝王僧的平靜時光。

【天王殿】

步入寺院,看到中軸線上的第一個佛殿,這就是天王殿。天王殿中供奉著四大天王像、彌勒佛像和韋陀佛像,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天神。

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天王殿就隱藏著眾多的故事,先從四大天王像開始講起。在佛教典籍中這樣記載:四大天王分別護衛東南西北一片天下,每個天王的造型都各不相同,其中一位手持琵琶,一位手持寶劍,一位手持雨傘,一位手臂上纏繞著一條蛇。

四大天王臉色鐵青,面目猙獰,圓睜雙眼,不怒自威,非常莊嚴。讓人從心底油然而生一種壓迫感。但是不必害怕,因為在佛教文化中,佛像的面目越猙獰,說明它的法力越高,非常值得信賴。

天王殿裡面裡面面孔最和善的一位佛像便是彌勒佛,彌勒佛肚大腰圓,常開笑口,彎彎的眉毛,讓人一看就心情舒暢。佛教云: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這也許就是彌勒佛教會世人的處事方法,做一個知足常樂的人。

彌勒佛在佛教典籍中被稱作「未來佛」,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接班人,相傳釋迦牟尼在圓寂之前交給大弟子迦葉尊者一個任務,讓他守衣入定,待彌勒降生,把釋迦牟尼的衣缽傳於彌勒,方得圓滿。

在彌勒佛像的背後供奉著一尊韋陀佛像,韋陀佛是佛教的護法神。而每個寺院的韋陀佛像不盡相同,這其中有很多學問。

進入寺院,從韋陀佛像就能辨別一個寺院的規模大小。韋陀佛像分為三種,雙手杵金剛杵、單手杵金剛杵,雙手合十杵金剛杵。一般寺院的韋陀佛像只是雙手杵金剛桿,而如正續禪寺的韋陀像則是雙手合十,將金剛杵橫放在雙臂中間。據民間傳說,寺院中韋陀佛像單手杵金剛杵,說明這個寺院並不富裕,過往僧人不能留宿。韋陀佛像是雙手杵金剛杵,來往的僧人,能在寺院吃住三天。韋陀佛像是橫托金剛杵的寺院,則說明這個寺院香火旺盛,過往僧人在此吃住的時間不限。而據史料記載,清朝期間,正續禪寺的寺產有千餘畝,這也和韋陀佛像所表達的一樣。

【乾坤雙樹、大雄寶殿】

遊覽完天王殿,我們來到寺院的中心,大雄寶殿前的空地,這時兩棵巨大的樹木瞬間吸引了我的目光,據導遊介紹,相傳這是建文帝在獅子山修習佛法期間所栽種的孔雀杉,名叫乾坤雙樹。

稍大的一棵樹高28.7米,已有五百年,原本兩棵一樣大,均為建文帝種植,但是其中有一棵被雷擊中,枯死了,後於民國18年補種,所以從植株上看,有一棵比較小。

大雄寶殿是一個寺院的核心,大雄寶殿的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一般的寺院大雄寶殿正中供奉的都是釋迦牟尼佛,而獅子山也不例外。

緊接著,我們從大雄寶殿左側的側門去到藏經閣,經過拱門之後,神態各異的佛像排列在一條長廊上,這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參。

【九星十八瓣茶花、五十三參】

在五十三參佛像的前面是一株建文帝栽種的茶花,開花時花大如盤,十分好看,是花中上品,可是在1974年,由於無人管理,被遊客攀爬攝影時壓斷,枯死,現在的是86年補種的。

所謂五十三參就是供奉神仙的長欄,五十三參在很多寺廟都有供奉,獅子山的五十三參特別之處在於佛像比較大,形態逼真,比別的寺院多了善財童子、文殊菩薩和德生佛,所以比其他寺院多了三尊佛像,五十三參的終點便是藏經閣,也稱作惠帝祠閣。

【藏經閣】

藏經閣是獅子山正續禪寺的最後一進院落,大殿供奉的是建文帝的雕像。整個藏經閣的布局結合了宮殿和寺院的建築風格,全國寺廟建築只此一處。

整個布局分成上下兩層,上層是藏經閣,下層為惠帝祠閣。從大殿正門向下看,中央的平台為點將台,文官道和武官道分立兩邊,僅允許一個人通過,這種布局風格是仿皇宮的"九龍口」。大小不一的石台階按照官覲見皇帝時的官職大小、品級高低排列,而兩邊石柱上的望天猴形象也是由皇宮建築的華表上的石猴雕刻演變而來。

在帝王衣缽牌匾後面的大殿中央,便是建文帝朱允炆出家為僧的塑像,在塑像的兩旁還有兩個侍從塑像。

仔細看建文帝的塑像,覺得他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不似以往的帝王像那麼莊嚴,不怒自威,給人壓迫感。

在帝王衣缽匾額的下邊,一副對聯吸引了我的目光,後經過導遊介紹,這幅對聯講述的便是建文帝的出家為僧的事情。

上聯: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

下聯: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

從帝王閣出來,沿著右邊的迴廊向下走,便來到了天王殿後面的長廊出,這裡的長廊主要講述的是關於獅子山的有趣傳說,來到這裡遊覽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看,非常有意思。

到這裡,獅子山寺院景觀已經全部遊覽完畢,由於是冬季【牡丹園】牡丹花沒開,但是這也不影響我對牡丹園的嚮往。

【牡丹園】

每年3月份是獅子山牡丹園最迷人的時候,各種品種的牡丹在這裡競相綻放,爭奇鬥豔,一陣微風拂過,牡丹花在風中搖擺,如一位風姿綽約的仙子在微風中向你招手示意。

按照遊覽路線,來到獅子山的山頂。原本我以為,見識過正續禪寺的宏偉以及清幽,我對山頂的風景並沒有太多的期待,但是當我看到直插雲霄的【萬佛塔】,神奇的【蛇石】,能俯覽武定縣城的【觀日亭】時,我覺得我之前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山頂景觀給我的震撼不亞於正續禪寺。

【萬佛塔】

萬佛塔,顧名思義,那是供奉著萬尊佛像的佛塔,總共有7層,取自佛語中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從正面看,巨大的佛塔被松樹遮擋,只剩下一點影子,但是走進一看,佛塔有一種欲與天公試比高的磅礴氣勢。

【蛇石】

蛇石,大自然的神奇景觀,在千百年的風吹雨淋之中,形成了一個形似蛇頭的石塊,彷彿蛇從石縫裡鑽出曬太陽。

【觀日亭】

蛇石旁邊便是觀日亭,這裡最吸引人的的景觀就是日出以及雲海。想像一下,清晨,東方泛出一點白色,金色的陽光慢慢從地平線散開,一點點一點點照射到每一個角落,這是的風景無疑是最迷人的。

在雲霧繚繞的季節,在雨後初晴的時間,爬上山頂,來到觀日亭,潔白的雲海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光,雲霧在翻滾、跳躍,這樣的奇觀,可遇不可求!

到此,獅子山一日游告一段落,可是獅子山獨特的風景,正續禪寺的雄偉,建文帝的神秘傳說都讓我印象深刻。

讓我不禁感嘆,不虛此行!

【編輯】閱雲南 一靜

【備註】轉載本文請註明出處,圖片未經允許禁止用作商業用途,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雲南 的精彩文章:

TAG:閱雲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