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蘇芬戰爭中,他們僅靠反坦步槍就擊退蘇軍的進攻

蘇芬戰爭中,他們僅靠反坦步槍就擊退蘇軍的進攻

責編:Southland

導讀

蘇芬戰爭中,芬蘭軍隊以弱勝強的例子並不少。本文將介紹芬蘭陸軍第14步兵團是如何依靠博伊斯反坦克槍擊退蘇軍的進攻的。

蘇芬戰爭期間,在塔肖拉梅特地區,芬蘭陸軍第14步兵團輕鬆擊退了蘇軍步兵第24師的所有進攻。該師是蘇聯紅軍富有光榮傳統的老部隊,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俄國內戰時期。然而,在冬季戰爭中,步兵第24師卻因為兵力過於分散及師長在1939年12月6日犧牲部分打擊了部隊的士氣而失敗。

整個1月,蘇軍步兵第24師都忙著準備第二次總攻擊。炮兵對蘇爾涅米地區的芬軍碉堡群實施抵近直瞄射擊。在蘇軍大口徑炮群轟擊下,芬軍4號碉堡和5號碉堡幾次中彈起火。可蘇軍炮兵在開闊地架起火炮開打不久,就會迅速遭到芬軍迫擊炮火力反制。蘇軍炮兵只得在蘇爾蘇奧沼澤地修建土木掩體工事,把火炮拉進工事里對芬軍碉堡開火。芬軍使用的81毫米迫擊炮彈無法摧毀這類堅固的炮兵掩體,只得調來榴彈炮壓制這些威脅甚大的炮兵。但糟糕的是蘇軍系統性地摧毀了芬軍的陣地防禦體系和障礙帶。戰壕每天都在蘇軍的炮擊下變得越來越淺,面對蘇軍幾乎是永無止盡的炮火轟擊,呆在戰壕里也變得越來越危險。

1月23日,芬蘭陸軍第14步兵團和芬蘭陸軍第2步兵旅換防。該旅3營(在作戰日記里)對蘇爾蘇奧沼澤地防禦地帶的陣地條件抱怨道:

1月22日,我們從14團手上接過的陣地可謂糟糕透了,完全不符合(標準)陣地體系。戰壕太淺,部分地段(L1據點)甚至只能匍匐爬過。K3和L1兩個據點之間的戰壕建在開闊的沼澤地表面上。交通壕要麼被炸得不翼而飛,要麼僅能供匍匐通過。每個據點只有一到兩個掩體。在8連的防禦地帶,將士們只能站在地表組織防禦,毫無防護地暴露在四散飛舞的彈片下。

1月23日到2月11日整整三個星期,芬軍竭盡全力地加固他們的陣地防禦體系:把戰壕挖得深深的,在沼澤地敷設了更多的地雷,修復了帶刺鐵絲網群。在沼澤地形修築土木掩體工事還是十分困難的——既沒有石頭加固防禦陣地,為了避免蘇軍的炮火打擊甚至運土到陣地都不得不選在夜間進行。

斧頭和鋸子發出的噪音也不斷從蘇爾蘇奧沼澤地南面傳來。蘇軍工兵在給步兵們修築攻擊前出發陣地,有時他們甚至會施放煙幕掩護其作業。芬軍只能儘力組織炮火和迫擊炮火襲擊,擾亂蘇軍的準備。在此期間,蘇軍炮兵繼續有計劃地轟擊芬軍防線,並摧毀了兩個土木掩體工事。在沼澤地南部邊緣,蘇軍每天都積極活動,一切跡象都表明蘇軍即將發動進攻。

2月10日傍晚,蘇軍各個迫擊炮連突然對芬軍防線前沿的障礙帶進行炮火突擊。2月11日09點30分,蘇軍一個步兵連隊對芬軍防線實施火力偵察。接著,蘇軍炮火連續命中處於主要突擊方向上的芬軍K3和L1據點。K3據點的芬軍排長薩維寧少尉慌忙轉移,在蘇軍炮擊前帶著全排沿著交通壕撤了下來,避免了無謂的傷亡。友鄰的K1據點缺乏通往後方的交通壕,結果裡面的芬軍蒙受了慘重的損失。

12點40分,蘇軍開始突擊。在裝甲防盾的掩護下,在獨立坦克第155營T26坦克群支援下,蘇軍步兵第274團2、3兩營緩緩前進。一門122毫米加農炮抵近實施直瞄射擊,支援步坦衝擊。很快,蘇軍就打下了K3和L1據點之間的戰壕線。芬軍記錄顯示,這次勝利很大程度依賴於蘇軍4輛坦克車組成員的英勇表現。

遭到蘇軍猛攻的芬軍第2步兵旅3營立即向旅部求援,2營匆忙趕來支援。13點10分,蘇軍開始沿著整個蘇爾蘇奧沼澤地正面攻擊,但芬軍很清楚,要守住防線關鍵還是看K3和L1據點的爭奪。16點30分,芬軍增援部隊趕到了K3據點,穩住了形勢。在芬軍的頑強抵抗下,蘇軍無法前進一步,只得在坦克和裝甲防盾的掩護下,在芬軍戰壕前沿修築工事,轉入防禦。當天,蘇軍一個步兵連越過了沼澤地。芬軍的迫擊炮群因彈藥不足,只打了幾個齊射就沉默了。蘇軍步兵第274團5、7、8連在K3據點和L1據點南梢轉入防禦。

一天激戰下來,芬蘭陸軍第2步兵旅3營損失為18人戰死、36人負傷。蘇軍步兵第274團報告在2月11日6人戰死、191人負傷。在4輛坦克駐足於芬軍防禦地帶跟前,以及蘇軍兩個步兵連在手榴彈投擲距離內以裝甲防盾為依託組織掘壕防禦的同時,芬蘭陸軍第2步兵旅3營營長請求旅長留住預備隊2營,以防萬一。當晚,雙方繼續展開激烈交火。芬蘭人趁夜將糧彈送上陣地,可迫擊炮僅僅收到60發炮彈而已。

2月12日清晨,蘇軍繼續展開攻擊。在短促炮火準備後,蘇軍步兵又一次開始衝擊。「(敵人的)前進速度很慢,動作十分嫻熟。在裝甲防盾的掩護下,他們一個彈坑接一個彈坑地慢慢向前挪動。我們面對的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一名芬蘭軍官在仔細觀察了蘇軍進攻戰術動作後如是評價道。幸運的是,K3據點的芬軍還有穿甲彈,對躲在雪橇裝甲防盾後面步步挪動的蘇軍步兵指戰員構成了一定的威脅。12點30分,10輛蘇軍坦克衝進了K3據點,大量步兵也在他們的掩護下,越過沼澤地。真正的危險是一輛蘇軍坦克一路衝進芬軍的後方。芬軍第2步兵旅各直屬部隊奉命做好戰鬥準備,芬軍反坦克獵殺小組也在後方佔領陣地。13點30分,蘇軍步坦協同打下了K3據點南部。芬軍缺乏遠程反坦克火炮,只能用炸藥包炸傷了幾輛坦克。

在蘇軍坦克群離開沼澤地,迂迴L1據點,迫使芬軍從L1據點周圍戰壕(實際上已不存在)撤退時,K3和L1據點有被蘇軍包圍的危險,芬軍趕緊在L1據點和L2據點邊上組織新的側翼陣地。14點05分,芬蘭陸軍第2步兵旅旅長通知3營,他已經從2營抽調了五個步兵排和一個機槍排組成一個臨時加強連,準備反擊。這個加強連裝備一門37毫米反坦克炮,但由於地形複雜,反坦克炮沒法拉上一線。結果,這門反坦克炮就一直留在3營營部。反擊後,加強連將歸建2營。

就在芬軍完成對L1據點反擊準備的時候,L2據點的芬軍卻驚訝地發現蘇軍一個步兵連在開闊地拉開兩條散兵線,開始衝擊。芬軍炮兵和迫擊炮兵什麼也做不了,因為他們的彈藥已經告罄了。芬軍試圖用從K3和K1據點緊急轉移出來的兩挺機槍猛烈射擊,阻止蘇軍的衝擊。就在這時,蘇軍步兵衝進了K3據點周圍戰壕,開始朝碉堡區域掃蕩,K3的芬軍防禦體系開始崩潰。2月12日一整個下午,雙方士兵在戰壕里爆發了慘烈的肉搏戰,他們使用手榴彈、手槍、衝鋒槍和刺刀進行生搏死斗。

17點00分,芬軍2營加強連對K3和L1據點之間實施反擊,雖然一度穩定了形勢,但卻很快被蘇軍致命的機槍火力擋住。30分鐘後,(加強連連長)休赫科寧中尉報告他已經沒有手榴彈了,無法繼續前進。糟糕的是,3營彈藥庫存里也沒有手榴彈了,因此3營參謀們不得不在3營營指收集所有手榴彈,給加強連送了上去。在此期間,薩維寧少尉也帶著他的步兵排對K3據點實施反擊,衝到據點南梢時被蘇軍坦克火力所阻。夜間,槍聲逐漸稀落。芬軍後勤人員最終把手榴彈和炸藥包送到一線各連手中。芬軍各位軍官仍然認為,形勢十分危急:各個據點仍是敵我犬牙交錯,(芬軍)損失很大,倖存的官兵也筋疲力盡。3營營長維爾庫寧上尉通知旅部,他要在夜間組織反擊奪回丟失的據點,但目前無法歸還2營的五個排。這意味著芬軍第2步兵旅已經沒多少預備隊了。作為妥協,維爾庫寧答應歸還反坦克炮,因為這門炮拉不上去,對即將展開的反擊沒什麼用。

在反擊戰鬥中,2營加強連也蒙受了慘重的損失,殘部不得不和3營合併。旅長乾脆決定除了留下一個步兵連和8挺機槍做預備隊外,把2營配屬給3營。儘管拚死奮戰,但芬軍還是沒能在夜間奪回丟失的K3據點南部。L1據點形勢也不明朗。雖然交戰雙方誰也沒有公布L1據點周圍戰鬥的損失,但這個據點的爭奪戰一刻也沒有停止。戰死的蘇軍戰士和芬蘭士兵的屍體交錯層疊,填滿了整個戰壕。

雙方激烈的交火持續了一整夜,但在2月13日清晨,芬軍收到了一挺英式搏伊斯反坦克槍——全旅僅有這一挺反坦克槍而已!2月13日清晨08點10分,蘇軍在沒有任何炮火準備的情況下,步兵和輕坦克協同開始新一輪衝擊。10點36分,芬軍撤回各個掩體和戰壕,雙方在各條戰壕的拼殺戰鬥始終未曾間斷,到處都是肉搏戰。正如蘇軍步兵第274團2營營長科熱夫尼科夫大尉報告中說的那樣,雙方在K3據點周圍進行了一整天的「激烈交火和慘烈肉搏」。

芬軍第2步兵旅旅部通知3營,最後剩下的100發迫擊炮彈也將送上前線:全旅已經沒有一發炮彈了。不過,芬軍重型榴彈炮兵還是以猛烈的炮火驅散了衝進沼澤地的蘇軍步兵第274團攻擊隊形,同時芬軍的博伊斯反坦克槍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L1據點擊毀了4輛蘇軍坦克。戰鬥中,蘇軍坦克手誤把博伊斯反坦克槍當成是大口徑機槍。受挫的蘇軍坦克手和步兵相互指責對方消極和畏縮不前。芬蘭人也不容易,他們在協調炮火支援下仍然遇到很大的麻煩。芬軍炮兵前進觀察員只能靠電話(和炮兵連)聯繫,儘管電話架線兵付出了超人的努力力求保障通信,可有線通信聯絡在戰鬥中還是每況愈下。在形勢危急的情況下,芬軍炮兵觀察員往往用對空發射信號彈的方式呼叫炮火支援。

芬軍認為形勢有所緩解。傍晚,他們設法把反坦克炮拉上一線,擊毀了3輛蘇軍坦克,但蘇軍很快又調上4輛坦克補充損失。另一方面,當蘇軍裝甲車和坦克搭載步兵穿過沼澤地往K3據點運動時,芬軍只能幹瞪眼而無可奈何。次日16點00分,形勢再次緊張起來。主要的危險是3營面對蘇軍撕開的突破口,已經沒有預備隊封堵和反擊。第2步兵旅得知情況後,旅長趕緊從1營抽調一個連趕往支援。該連在齊拉基烏斯少尉帶領下,頂著蘇聯空軍的襲擾,趕往前線。17點35分,和K3據點的電話聯繫重新恢復,薩維寧少尉報告敵我兵力對比懸殊,蘇軍坦克已經團團包圍了據點。與此同時,薩維寧少尉也承諾K3據點將再守30分鐘。齊拉基烏斯少尉奉命率1連立即趕赴K3據點救援。1連穿過蘇軍猛烈的炮火封鎖區,趕到了K3據點。他的1連幾乎是在最危險的時刻趕到K3據點,組織步槍速射擊退了蘇軍步兵第274團的又一次衝擊。受挫的蘇軍步兵指戰員撤進K3據點南部的戰壕群,然後停攻了一整天。齊拉基烏斯少尉仍留在一線,1連也和2、3兩營殘部合併。K3據點南部在蘇軍之手約72小時的時間裡,蘇軍工兵緊急修建了一個大型堅固的土木掩體。

在當天的戰鬥中,芬蘭陸軍第2步兵旅3營共有81人負傷,戰死數字不明。迫擊炮彈只剩88枚。上級承諾增援的90人始終沒有到來。

經過72小時不間斷戰鬥,雙方將士都筋疲力盡。2月14日清晨,氣溫下降到零下31攝氏度。芬軍的形勢依然吃緊,他們已經沒有預備隊了。(夜間)利用戰鬥間隙,芬軍各營營長清點了手下兵力,發現在3公里寬的正面上只有248人還能戰鬥。這已經是芬軍第2步兵旅2、3營全部殘兵和1營1連合起來的兵力數目!2營和3營營長都請求把他們殘破的部隊撤出戰場,但2月14日03點45分第1步兵師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2月14日清晨,蘇軍重新恢復進攻。當天,步兵第24師以步兵第274團和步兵第168團在從鐵路線到蘇爾蘇奧沼澤地東部邊緣之間寬大的正面展開攻擊,但衝擊全部受挫。

下午,芬軍決定摧毀K3據點南部的蘇軍大型土木掩體。17點30分,芬軍開始突擊,但計劃從一開始就泡湯了:由於極度嚴寒,迫擊炮彈引信頻頻失效,導致大部分迫擊炮彈炸不響。為了實施這次突擊,芬軍拼湊了三個步兵班和一個工兵班,可兵力遠遠不夠。蘇軍步兵第274團的指戰員們組織猛烈的機槍火力攔擊衝上來的芬軍突擊隊,被迫叫停了進攻。得手的蘇軍反手組織衝擊,但被芬軍擊退。

圍繞K3據點周圍陣地的肉搏戰又持續了一整夜。2月15日清晨,芬軍形勢再度吃緊。絕望的芬蘭陸軍第2步兵旅甚至把2營的25名馬夫也作為援軍頂了上去——3營所有的馬夫已經在一線連續戰鬥了幾天。11點49分,蘇軍步兵第274團的指戰員終於把芬軍從K3據點周圍掩體趕了出去。撤退前,芬軍組織了爆破,並用「莫洛托夫雞尾酒」燒了它。一分鐘後,幾乎是在排指揮部門口和衝上來的蘇軍戰鬥的薩維寧少尉向3營報告,他已經無法再守下去了。連長卡爾特圖寧立即派了四個機槍組合25名補充兵在K3據點背後建立新的防線。這些補充兵一上去就感到恐慌,試圖悄悄開小差(但沒能如願)。

最終,芬軍依靠大口徑榴彈炮的一陣炮火急襲擋住了蘇軍步兵第274團的衝擊。形勢再度穩住了。在一線的芬軍各營奉命在2月15日傍晚撤退。在撤離前,芬軍設法摧毀了所有的掩體。其中,薩維寧的步兵排,在K3據點堅持戰鬥了四天後,原本32人編製只剩11人。

蘇軍步兵第274團也損失了30%到40%的兵力,因3營未能提交進攻戰鬥期間的傷亡數字,而沒有全團的損失統計。

1940年2月11日到2月15日,蘇軍步兵第274團(欠3營)的傷亡為:

本文摘自

《蘇芬戰爭1939-194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薄皮大餡的日軍坦克卻要螳臂當車美蘇鐵甲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