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藥准入制度,向誰學習,向誰借鑒,是一個大問題

中藥准入制度,向誰學習,向誰借鑒,是一個大問題

現在某些醫學自媒體,某些健康大V,不斷帶節奏,言必稱美國標準,言必稱FDA。搞得很多人覺得美國的醫療體制很牛逼,美國的藥品准入體制最先進。

實際上,在主要發達國家中,美國的醫療消耗最多,但是慢性病的控制率,人均壽命卻幾乎墊底。

美國對於植物葯有非常嚴苛的准入標準,這與美國沒有漫長的歷史有關係,美國的醫療體系是全世界對植物葯最排斥的國家,美國FDA已批准上市的植物葯僅有兩個。第一個是在2006年10月30日,FDA批准了綠茶提取物Veregen。而直到2012年12月31日,FDA才批准第二個植物葯,巴豆提取物Fulyzaq。

但是在德國,批准的植物葯有900種以上,其中處方藥物230種以上;日本漢方製劑多達2000多種,其中處方藥物210種以上;韓國韓醫製作的中藥製劑,更是琳琅滿目,難以計算。

如果按照中國健康大V的標準,對這些國家的植物葯,中藥一一清理,也來一個「反韓醫,「反德國傳統植物葯」,「反漢方」,進行「破四舊」,這些國家的藥品市場必然面目全非。

美國的藥物准入制度,由於耗時長,耗資巨大,導致話語權被大企業、大公司所壟斷和左右,往往上市時,各大指南,各學會會長均來背書,但是下市後,又紛紛言及醫學的局限性。

以著名的治療嘔吐的藥物Bendectin為例,其上市時,得到了各大指南的背書,在退市前至少造成1800例先天畸形兒病例,在有專家呼籲此葯退市時,美國婦產科學會副主席還堅決反對。

曲伐沙星1997年被美國FDA批准上市後,結果上市後的不良反應監測及病例報告發現其具有嚴重肝毒性,卻依然上市了十年才退市。

通過FDA臨床三期試驗並不意味著這個藥物就安全了,通過三期又退市的產品太多。

事實上相對靠譜的,是長世紀,跨世紀的臨床觀察,例如德國傳統植物葯,中國經方組方(在日本叫漢方)等等,因為這些藥物經歷了歷史嚴酷的考驗。

而日本漢方,從上個世紀中葉至今,在日本嚴格的藥物監管下,無一組方退市,只是更換了組方中的部分藥物。

當然,這不是說,經過跨世紀,長時間觀察過的傳統藥物就至善至美,完全沒有問題了,有確鑿的嚴重副作用,並且難以規避的,須權衡利弊後,予以再評估。

當然,無論是像德國,日本,韓國一樣准入,還是像美國那樣准入,都需要在嚴格的、規範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監管系統下進行長期監控。

對於中藥的准入,究竟是學習日本,韓國,德國模式,還是學習美國模式,究竟根據長期歷史觀察准入,還是必須按照FDA的方式准入,是一個亟待抉擇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師黃繼斌 的精彩文章:

假設孕婦遇到了危險的子癇前期,該怎麼處理,怎麼用藥?

TAG:醫師黃繼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