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嘉陵江畔最後的碼頭古鎮 千年豆乾飄香老人家門後曬族譜

嘉陵江畔最後的碼頭古鎮 千年豆乾飄香老人家門後曬族譜

這裡是嘉陵江上最後的碼頭古鎮,興起於唐宋,綿延千年,沉澱著濃厚的碼頭文化和特有的桑梓風光,與漢代辭賦家司馬相如的故里隔江相望,畫聖吳道子在此作畫「嘉陵江攬勝圖」,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在此講學,並留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篇。懷著對古鎮深厚文化的嚮往,獨自啟程,去探訪這座古老寧靜的千年古鎮。

古鎮叫周子鎮,隸屬四川蓬安縣。鎮子不大,以上河街、下河街、鹽店街、順河街四條古街為主,街道兩旁古民居院落錯落有致,保持著明、清以來的原生狀態。站在古鎮旁邊的龍角山上俯瞰,古鎮、古院、古樹、嘉陵江水、嘉陵漫灘以及綿延不斷的翠綠群山盡收眼底,令人情思悠悠。

走在嘉陵江畔古碼頭斑駁的石階上,望著昔日船工勞動的銅像,似乎穿越到了那個年代的熱鬧碼頭。馬夫、漁夫、農夫和商販的吆喝、浣衣的婦人和頑皮的小孩以及延綿不絕的千年川江號子,回蕩在你的耳畔,再看看眼前的一排小舟,卻又給你一份從喧囂城市逃脫出來的寧靜。

拾級而上,街口矗立著古老的財神樓,這是昔日繁華商業景象的見證,同時也是川人勤勞樸實、艱苦奮鬥的寫照。這棟樓,不光表達先輩們對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興旺等美好生活的嚮往,也體現著昔日能工巧匠的創造智慧。

午後的老屋內,一位老漁人傍著門外的微光,一邊與端著茶杯的老友閑聊,一邊仔細梳理著細密的漁網。這漁網編織著千年的漁家生活:清晨到江中泛舟打魚,上午賣給商人,午後曬網。這是千年遺留的的習慣,也是先輩遺留的記憶。

另一位老者則趁著陽光將族譜放在門前晾曬。看得出來,他們是很久很久以前從外地遷到這裡的,故鄉可遷,祖訓不變,江州義門陳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放下「愛國,敬親」的家國情懷。老人將自己祖先的畫像掛在門前,就是將自己家族的記憶掛在門前,這份堅守,是一種驕傲,更是一種感動。

轉進一家小作坊,一片片豆乾無序地鋪在竹席上,而院子中飄蕩著誘人的豆乾香氣,讓你不由地收緊了鼻翼,「真香啊!」你會感嘆這一片片凝結著勞動智慧的豆乾,讓你回到了童年,和童年時母親味道。

古鎮的街頭,誰家的臘肉掛在屋檐下,紅紅的燈籠與之映襯著,彰顯著川人的富足與豁達,也張揚著古鎮的寧靜與浪漫。

餓了,坐在街頭等待新鮮的鍋盔出爐,然後買一份拌好的涼粉,六元一套。沒有商業宣傳,沒有精美的包裝,只有土爐子帶給你無限接近土地的芳香,感受著脆香的鍋盔與爽滑的涼粉在味蕾上交相綻放的舌尖之美。

一位老者獨坐江邊垂釣,愜意地享受著午後的冬日暖陽。我不知他釣了多少魚,但我想,他一定收穫了滿滿的安逸。(攝影:鮮嵐洋 )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河鄉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鄉土 的精彩文章:

這家店用一鍋百年老湯滷肉 城裡人開車來買 晚了就得站著吃

TAG:大河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