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闕|龍門石窟:武則天、蔣介石、白居易留下的痕迹

伊闕|龍門石窟:武則天、蔣介石、白居易留下的痕迹

伊闕龍門石窟所在的這個地方,古稱伊闕。這裡的形勢是西面的龍門山和東面的香山,夾著一條伊河:兩山夾一河,形如闕門,故稱伊闕。這個闕門正對著隋唐洛陽城的南門,是天子的南大門。因為皇帝是真龍天子,所以伊闕後來得名「龍門」。

靜靜的伊河洛陽所在的這片土地,古為「三川郡」。「川」即是河,三川,指的是伊、洛、河。伊是伊水,就是這條伊河;洛是洛河,流過洛陽城,洛陽即因此得名;河是河水,就是黃河。古代「河」是黃河的專稱。

龍門大橋一座大橋橫跨伊河,連通龍門山和對岸的香山。

龍門石窟路線圖

石窟所謂石窟,就是在山壁上的大大小小的佛龕。小的就是小佛龕,大的相當於寺廟了。

石窟馬蜂窩一樣密密麻麻。

石窟、棧道

站在石窟外的棧道上回望龍門大橋

護法金剛

佛龕和金剛這樣形制的小佛龕有很多,裡面的佛像有很多已經被毀壞。

看我剪刀手!是不是萌萌噠?

佛龕

盧舍那大佛到龍門石窟來,都是奔著這座大佛來的。只看這一座盧舍那大佛,就值回了票價!據說這尊盧舍那大佛是照著武則天的容貌雕刻的。原來一代女皇長這樣!

龍門石窟全景圖

龍門山對面的香山寺這座寺廟當年可是大詩人白居易捐建的。白居易萬年居於此山,所以他自號「香山居士」。

蔣宋別墅洛陽當地官員為蔣介石五十大壽建的別墅,就在香山寺內。1936年,蔣號稱「躲壽」,實則駐洛陽督促西北「剿共」,就住在這裡。

白居易幕大詩人白居易埋骨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為了「面基」偶像,古代人的做法也是蠻拼的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