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聽蟬鳴,冬看白雪黛瓦
夏聽蟬鳴,冬看白雪黛瓦
圖文|不二藝術
編輯|易向
衚衕是北京的靈魂元素之一,協作衚衕40號自如驛則為探索老北京魅力而生。這是自如聯合建築師青山周平設計的、北京第一個對外開放參觀的四合院。這個項目位於北京東二環核心老城區,臨近張自忠路的段祺瑞執政府,古老韻味與現代風貌交相輝映,別具趣味。它為北京衚衕帶來新的機會,創造屬於這個時代人與人的聯繫。
驛棧由兩間院子相連而成,以四合院為主軸開展,外觀是充滿韻味的青磚、灰瓦,質感斑駁的女兒牆,室內則是現代風味濃厚的無印感木作旅店。
踏入中國風的硃紅色大門,就可見到寬廣的接待大廳,左側為前台,右側為室內影音閱讀區,一看就是年輕人喜歡的樣子。
北歐簡約風格的木作傢具和純白牆面與屋頂的木結構非常相稱。
影音閱讀區正對前院,前院影壁中暗藏玻璃磚,為房間帶來柔和採光。暮色時分,暖黃光影從玻璃磚映出,交錯出現代感的光影矩陣。
前院東側通道為可供休憩的共享廊道空間,這條公共走廊使城市和衚衕的街道得以延長,形成「半戶外街道」式的全新空間,灰磚與公共傢具既成為連接著過去的橋樑,也將膠囊空間變成一個真正的「家」。
設計師充分利用四合院特有的良好天井採光,在四周設置長廊,規劃休憩與閱讀座位,與日本建築特色之一的「緣廊」有異曲同工之妙。兩間四合院中央都立有一棵樹齡百年的古木,茂密的翠綠枝葉延伸至屋頂的星光露台,陽光燦爛時成為最佳的納涼處,下雨時從室內望去則充滿清新綠意。
整條廊道貫穿前、後院,利用落地窗,隔而不斷,框取庭院風光。遊走長廊時仿若置身悠長的衚衕,原本陌生的遊客、住客、鄰里不自覺停駐於此邂逅交流。更能以具有流動性的書本為媒介,通過公共傢具的引導帶來別具趣味的「交流」。
院子是「四合院」建築的居住樂趣所在。順著廊道來到後院,東側角落坐落著一處被青磚包圍的景觀空間,再小的地方都值得花費心思。
穿過後院,通過南側樓梯上到二層。
二層的露台由一層廊道屋頂連通而成,形成坐於屋瓦之間、樹蔭之下的典型北京衚衕文化體驗:夏聽蟬鳴,冬看白雪黛瓦。
會議室、客房區都十分簡潔,沒有過多的裝飾,而是把更多注意力轉向了窗外。青磚材料沿用到室內,強調了「衚衕文化」的主題性。
後院的地面鋪上了木條,四周用上了落地大玻璃,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
北京衚衕的保護和利用,一直都是爭論不休的話題。如果只是修繕成歷史建築景點,那建築就成了真正的古董,衚衕文化也就一同消失了。在某種意義來看,改造衚衕的建築師們,改造的不只是空間、功能、材料,而是給社區引入人氣、建立新聯繫。
青山周平對衚衕的喜愛,讓他覺得看什麼都是可愛的。鄰居偶爾幫他掃的地,院子里孩子的吵鬧聲,甚至是鄰居偶爾的爭吵聲,都讓他覺得很有意思。
衚衕給予青山周平親近感,他覺得北京衚衕的生活,最接近於他心裡對家的理解。「未來的家應該和衚衕一樣,和自然有關,延伸到城市中,是一種更開放的存在。」
衚衕中常見的共享的生活狀態,也給了青山周平靈感。「衚衕里的板凳、桌椅、晾衣架、掃帚等原本屬於家庭的物品出現在了衚衕的巷子里,供鄰里使用,於是鄰居們可以一起乘涼,做飯,下棋,這種生活使得人們能夠更多交流,我覺得這是未來居住空間的一種可能性。」
小編微信:bnftftj
投稿郵箱:768240301@qq.com
點下方「閱讀原文」
可登錄「易向微站」
▽▽▽▽▽▽▽▽


TAG:易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