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核潛艇被日本反潛機圍追堵截,卻從未裝防空導彈對抗

中國核潛艇被日本反潛機圍追堵截,卻從未裝防空導彈對抗

原標題:中國核潛艇被日本反潛機圍追堵截,卻從未裝防空導彈對抗



在潛艇和空中反潛力量的對抗中,潛艇一直處於絕對劣勢中。無論是機動性、探測鎖定還是攻擊能力,潛艇面對反潛飛機都只能躲、只能跑,沒有還手的能力。

比如以中國的093B潛艇為例,為什麼不裝防空導彈對抗反潛飛機呢?在歷史上,確實有一些國家都試圖給潛艇安裝防空導彈,以緩解這一逆境。但這類改裝試驗,最終無一例外都被證明得不償失。


因為潛艇難以及時準確的為導彈提供反潛飛機的方向、距離、高度、速度等一系列火控數據信息;而且在對空探測的過程中,極高的概率會先行被反潛飛機發現,招致致命的攻擊。



反潛飛機

造成這一困局的根源,實際上也正是潛艇隱蔽性的來源——利用厚重的海水遮蔽和掩護自身。


大厚度的海水能夠有效的吸收和隔絕電磁波——無論是可見光波段還是不可見光波段。即使是被賦予厚望的藍綠激光,搞了幾十年,現在使用局限性(比如深度等)依然極大。



作為防空導彈發射的先決條件,潛艇要擊落反潛飛機,必須要通過雷達或者紅外觀瞄等感測器,捕捉到目標。而另一方面,導彈水下發射的潛深本身也有很大的限制;過大的深度會使導彈成本急劇升高,乃至於設計上根本無法實現。


這兩個方面的因素,都決定了潛艇如果要能有效的探測和攻擊反潛飛機;那麼必須處於水上航行狀態、或者至少是通氣管航行狀態。

而對於反潛飛機來說,這兩種狀態下的潛艇,就和夜裡打著火把的人一樣顯眼。本來反潛飛機最難、最惱火的問題就是找出潛艇到底躲在哪;潛艇為了攻擊反潛機而主動上浮的話,其行為無異於自投羅網。



潛艇防空導彈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實際上真正安裝過防空導彈的,主要是極少數沒有安裝AIP系統的常規潛艇。因為這些潛艇為了開啟柴油機帶動發電機給主蓄電池組充電,本身就必須頻繁的上浮,因此被反潛飛機發現的概率已經特別高了,有個導彈至少能拚死博上一把。


但即使是對於這些舊式常規潛艇,安裝的導彈也並不強力——多數是由陸地上的單兵防空導彈系統進行適應性改進的產物,安裝在指揮室圍殼的小型耐壓筒體中。在發射時,潛艇需要處於半潛狀態,耐壓筒體打開,升降裝置升起導彈,並捕捉目標發射導彈。


潛射防空目前仍無法實現


而對於AIP系統常規潛艇、特別是核動力潛艇來說;面對反潛飛機,持續保持水下運動,藉助海水擺脫對方的搜索和跟蹤,在生存概率上遠遠高於上浮後實施武力反擊。給它們安裝實際作戰效能很差的簡易防空導彈,不僅沒有什麼實戰意義,反而很可能誘使潛艇指揮人員做出不理智的衝動決策,還不如不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中國搞不得六百噸大飛機:全球最大也最賠,歐洲已要放棄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