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國居功至偉的五大名將!沒有他們秦國可能很難統一和穩定

秦國居功至偉的五大名將!沒有他們秦國可能很難統一和穩定

司馬錯,史學家司馬遷八世祖,戰國時期秦國著名將領,歷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馬錯屬縱橫家,曾跟張儀有過爭論,張儀主張應先攻打韓國,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認為攻打韓國將導致諸侯聯合對抗秦國,攻打蜀國則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實軍備,還可佔據有利地勢順水而下攻打楚國。秦惠文王採納司馬錯的建議,決定出兵攻打蜀國。後司馬錯率軍滅亡蜀國。而秦國吞併蜀國以後,更加富庶和強盛而輕視周圍各國。

白起(?—前257年),嬴姓白氏,名起。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他是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長平之戰,白起率秦軍先後斬殺和俘獲趙軍共四十五萬人,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從此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而長平之戰也是戰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自此戰之後東方六國已無力對抗強秦,可以說白起當居秦一統之首功。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他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而其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得他可以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公元前226年,王賁大敗楚軍,奪取楚國十幾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賁水淹大梁,滅亡魏國。公元前222年,王賁奪取遼東,滅亡燕國,繼而消滅趙國殘餘勢力。公元前221年,滅亡齊國,自此秦國統一六國,王賁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賁隨秦始皇東巡。其後事迹不詳。

蒙恬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漢朝通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才使得匈奴歸降,其中的代價可以說是窮兵黷武,相較之下可見蒙恬有多厲害。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為了過個年,有多少溫嶺人干過這件事?

TAG:春秋戰國 |